欢迎光临

刀锋英雄变守护者:陶勇弃刀换法,依旧救死扶伤

  “如果世界无纪律、无原则地用榴莲吻我,那我会有组织、有纪律地将它做成披萨,希望我们都能接受亲吻我们的榴莲,并有勇气与实力将它们都化为披萨。”

  世界以痛吻他,他却对世界报之以歌。

  他是陶勇,国内顶尖眼科专家之一,也是一位心怀大爱的妙手仁医。

  主刀过上万台手术,他用精湛细致的医术,帮助成千上万的患者重获光明。

  一起恶劣的暴力伤医事件,却让他身患残疾,执起手术刀都成奢望。

  究竟是继续坚持到底,还是另择良木而栖。

  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陶勇又该何去何从?

  陶勇

  2020年1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医院上演着惊悚的一幕。

  一男子手持菜刀在医院走廊大喊大叫,状若疯狂,连安保都难以阻止。

刀锋英雄变守护者:陶勇弃刀换法,依旧救死扶伤  鲜血沿着菜刀纹路蜿蜒滴落,很快集聚成一小滩赤红色的血洼。

  显然,他已经得逞。

  就在眼科诊室不远处,39岁的陶勇躺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眼神平静而绝望。

  他的脑袋正在源源不断涌出鲜血,左手小臂至手掌也有一条深可见骨的伤口。

  陶勇受伤现场资料

  众人见此都十分胆寒,要知道,手对一名外科医生来说重要程度无可比拟。

  男子被制服之后,昏迷的陶勇被众人送入手术室,经过7个小时的抢救,才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

  他左手臂和头部多处被砍断的肌肉、血管和神经通过显微手术缝合,伤口可怖。术后颅内血肿,整个脑袋都被纱布缠着,整个人因为水肿看起来比平时大了一圈。

  陶勇苏醒的时候,他的手没有任何知觉,头也被固定不能动,只能艰难地转动眼珠,他看见病床旁围满了人,床头摆着各式各样的花篮。

  神经外科的主任对他说就差一点点,他头上共有三刀,其中一刀差一点就砍碎枕骨骨头,一旦骨头碎了,脑浆流出来,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刀砍在脖子上,差半公分,脊髓就会受到损伤,将导致高位截瘫。

  最后一刀差一公分就碰到颈动脉,极容易造成大出血。

  但凡出现一点差池,对他都是致命的伤害。

  陶俑回忆受伤时的情况

  昏迷前的回忆随着这段话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里回放,他明白过来那并不是一场噩梦,而是残酷的现实。

  他心中已有不好的预感,自己怕是很难再执刀了。

  看着泪眼婆娑的妻子,他调侃道:“幸好被砍的是我,我年轻,跑得快!”

  怕大家为他担心,总是为人着想的陶勇习惯于故作坚强,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一个人睁眼望着天花板,在黑夜中默默流泪。

  全麻手术不可怕,可怕的是术后的恢复期,那是一个痛苦又漫长的过程。

  “就像是掉到冰窟里,然后时不时串一下,串的时候就像有人伸到你手里去揪肉一样疼。”

  康复训练的疼痛一度让这个坚强的男人落泪,敢于直面死亡的他在康复器械面前扭过头,咬紧牙,不敢直视。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直到现在,陶勇的手依旧需要长期的训练。

  陶勇接受术后康复治疗

  陶勇有一同门师妹老梁,博士毕业后,她在人民医院工作了一年,正好碰上耳鼻喉科室的老师被伤害,她虽没有亲历,但血淋淋的现场让她崩溃,最终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好转后的她选择了出国,进入美国的一家私人诊所工作。

  在知道陶勇受伤之后,她也劝陶勇另谋出路,出现这种情况对医生心理始终是个巨大的考验。与此同时,其他同事基于为陶勇考虑的角度,也跟着一起劝说他。

  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种退缩,更是一个抉择。

  众人都以为历经此劫的陶勇会性情大变,或者他至少会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陶勇在接诊患者

  可是,陶勇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2020年5月13,也就是陶勇出事的114天后,北京朝阳医院的人都知道那个被砍伤的医生又恢复出诊了!地点都没变,依旧是那间熟悉的703诊室。

  也许很多人都会不解,为什么陶勇受到如此大的伤害还坚持回归岗位。

  殊不知他本身就是一个离经叛道、对眼科救治如痴如醉的医迷。

  1980年,陶勇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一个沙眼重镇。

  7岁时,他亲眼目睹医生用细针从母亲的眼睛里挑出一颗颗白色的结石,饱受沙眼折磨的母亲因此缓解了疼痛。

  幼年的陶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在那一刻明白了医生的价值——帮助患者解决痛苦。

  通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埋头苦读,陶勇在1997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他选择医学作为专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把它当作理想和事业。

  陶勇

  在校内学习的陶勇没有丝毫懈怠,他废寝忘食、勤于思考,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屡次获得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赞扬。

  本科毕业之后,陶勇顺利保研,并在三年之后继续攻读博士。

  深造阶段,陶勇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葡萄膜炎。

  用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副院长魏文斌的话说:“这是一个没多少眼科医生愿意关注的冷门领域。”

  因为这个病不止和眼睛本身,和全身都有很大关系,一般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得的并发症。比如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做过骨髓移植的白血病人、艾滋病人等。

  陶勇和患者合影

  正是由于病因复杂,所以很多同门都对此望而却步,全国范围内研究葡萄膜炎的医生都屈指可数。

  只有陶勇迎难而上,在他眼中,患者的身体健康是重中之重,如果能通过眼睛的治疗辐射其他病症,那更是一举两得。

  多年的学习研究让他收获颇丰。

  在专业上,陶勇达到了国内同年龄段医生的最高水平。28岁北医博士毕业,35岁成为主任医师,37岁担任三甲医院科室副主任和博士生导师。

  在学术上,他在SCI《科学引文索引》发表的论文有98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有26篇,还主持着多项国内外科研基金。

  这份光鲜亮丽的履历不仅是陶勇的人生标签,更是他行医路上的重要基石。

  陶勇

  2009年刚从德国交流回来的陶勇,参加了公益医疗队“健康列车”前往江西。

  在旅途之前,他的老师反复叮嘱他不要冒险挑战复杂的病例,因为一旦失败就会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在那里,他遇到一位身患白内障的王阿婆。

  因为王阿婆的病因十分复杂,就算是北京大医院的成熟医生也不敢轻易动刀。

  陶勇外出期间

  想到临走前老师的嘱咐,初出茅庐的陶勇更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听了王阿婆的故事之后,原本坚定的陶勇动摇了。

  王阿婆是一位不幸的老人,已经90岁高龄,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只留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眼看大限将至,王阿婆想要为自己缝制一件寿衣,因为当地的习俗是人死后只有身穿寿衣才能和已故的家人团聚。

  可白内障十分严重的王阿婆连日常生活都成问题,更别提为自己缝制寿衣这种极费眼睛的细致活。

  陶勇不顾一切帮王阿婆做了手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王阿婆视力恢复到了0.6。

  但是王阿婆的身体早已油尽灯枯,手术一周后,她就离开了人世,临死前她穿上了自己缝制的寿衣。还特意托人给陶勇送了一封感谢信。

  这件事给陶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术的成功更让他觉得:只要自己坚持无愧于心,就能取得一个圆满的结果。

  在之后的行医生涯中,他兢兢业业,对每一位病患都是全力以赴。

  他接诊过很多困难的病人:“眼部恶性肿瘤的孩子,白血病骨髓移植后眼部真菌感染的人,煤炭瓦斯爆炸造成眼外伤的工人、艾滋病人、结核病人,等等。

  尽管其中一些病人身患传染病,但在他眼里与普通病人也没什么两样。

  为了一天内帮助更多病人,他不限号,常常接诊到晚上十点,遇到一些经济拮据的患者,他会想方设法帮他们省钱,甚至给患者垫付医疗费

  正因如此,陶勇自己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他和妻子、女儿至今都还跟岳母挤在一间60平米的出租屋里,他经常将自己的头发弄得凹凸不平,只为能节省15元的理发钱。

  就是这样一位心怀仁心、技艺精湛的医生却被人伤害至此,同事们都难以理解。

  而当陶勇知道真凶的身份后,也大为震惊。

  原来,砍伤他的人名为崔振国,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农民。也是陶勇接诊的无数眼科疑难杂症患者之一。

  陶勇

  当时的崔振国已经做过至少两次手术,双眼几乎失明。

  多次手术造成的并发症让很多医院都拒绝为他治疗。

  听闻陶勇医术了得,且为人善良,他抱着救命稻草般的心态来到朝阳医院。

  一开始陶勇也是犹豫不决,给他做手术相当于将两张紧紧粘连在一起的纸完整无缺地分开,难度实在太大。

  况且,这时陶勇腰伤复发,根本无法支撑长时间的站立。

  可是,看见崔振国被病痛折磨得通红的双眼,权衡利弊后,还是抵不过恻隐之心,陶勇决定再次冒险。

  为了避免后续纠纷,陶勇一开始就向崔振国说明他的视力不可能完全恢复,只能有限改善,崔振国也接受了这种说法。

  就如陶勇承诺的那般,手术很成功,崔振国恢复了部分视力。

  崔振国受审画面

  “人心不足蛇吞象”,面对这样的手术结果,崔振国翻脸不认人,先是跑到医院社工投诉,索要赔偿,被拒绝后,又去纠缠陶勇。

  陶勇看他可怜,又给他做了一次免费的激光治疗,没想到崔振国还是不满足。

  一次次的胡搅蛮缠发展到最后变成举刀相向,酿成了这出震惊全国的惨剧。

  2021年2月2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崔振国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直到这时,陶勇都没有得到一句正式的公开道歉。

  当被记者问到是否后悔接诊崔振国,陶勇坦言到:“后悔,我可以理解,但不能原谅!”。

刀锋英雄变守护者:陶勇弃刀换法,依旧救死扶伤  “无论他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我还是我,我个人的未来幸福不幸福、我高不高兴,其实跟他没什么关系,我能想得开这件事。如果不停地把自己陷入到仇恨中去,绕不出来,甚至去报复他人和社会,那我就变成了第二个他,那就是传染病。如果我还是这种水平的大夫的话,我会认为不够优秀。”

  陶勇表示,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在意崔振国有什么后果了。

  陶勇医生

  这种乐观释然的心态来源于很多,在他养病阶段,他收到很多人的关心,最多的是他曾经救治过的病患及其家属。

  其中最令他动容的是一条微信转账。

  陶勇

  2002年,在北大人民医院做研究生的陶勇,接触到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小患者,患

  有视网膜母细胞瘤。

  小女孩家住河南农村,父亲为了带她治病,才辗转一路北上,来到北京。

  当时她的病症非常严重,不仅摘除了一只眼球,另外一只眼球也发现了肿瘤迹象。

  小女孩每两三个月就要接受治疗,高额的治疗费让他们雪上加霜,父女俩居无定所,住在医院附近的地下通道,就这样治疗了长达十年之久。

  最后,通过医院的努力,孩子的命保住了,但另一个眼球没有保住,变成双眼摘除。

  可想而知,父女俩之后的生活有多艰难,可是在网上听说陶勇受伤的消息之后,这位孩子爸爸无论如何都要坚持给他捐赠1000元钱。

  受伤后的陶勇

  陶勇自然没有收他的钱,但大为感动,他想到那个双眼摘除的小女孩,从出生起就不幸,但她脸上没有幽怨哭泣,更多的是天真可爱的笑容。

  “患者是自己最好的老师”陶勇说。

  他从小女孩身上学到了很多,接受、乐观、热爱生活。

  陶勇也知道,自己重返手术台的机会微乎其微,但脑子里的知识却一直长存,虽不能亲自执刀,但一些简单的诊疗还是足以应对。

  于是,他重回朝阳医院坐诊,保持每周一次出诊率,每天看诊20个患者。

  此外,他开始做科研、带学生,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更多地方的医生都能处理一些疑难眼病。

  陶勇

  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新规划的陶勇更加积极向上,他甚至参加了一档脱口秀节目。

  舞台上,他大方地对自己的遭遇进行调侃,甚至向全国人民亮出自己的残疾人证。

  因为这个事情,陶勇一度成为网络红人,无数网民关心他的身体,陶勇对此十分感动,他也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除此之外,借着这波关注,他时常会在平台上发表一些短文或视频,科普眼科方面的健康知识,为网民解疑答惑。

  陶勇

  陶勇的遭遇不免令人痛心,辛苦救人,却被人所伤,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是最后一次发生。

  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起。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伤害的事件逐年增加,绝大多数人曾遭过谩骂、威胁。

  2014年6月2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王雅,被患者家属殴打致颅脑损伤外伤性耳聋,外伤性子宫损伤。护士谭小飞因被患者家属殴打恐吓导致晚期先兆流产。

  2015年6月11日,河南中牟县一妇产科医生在门诊室被人用刀刺死。

  网友留言

  暴力伤医,比比皆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医生与患者本应是一条心,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疾病,可外敌未清,内里先乱,这也正是造成种种悲剧的原因。

  无医者,何以求医?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体谅医生的不易,构建好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资料:

  南方人物周刊

  《暴力伤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