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非遗魅力一触即发

  来源:【延边晨报】

  安图县“朝鲜族假面舞面具制作技艺”历史久远,民族气息浓厚,是在朝鲜族人民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间手工技艺。日前,该项技艺被列入延边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遗魅力一触即发
非遗魅力一触即发  据了解,20世纪30年代末,朝鲜族假面舞面具制作技艺开始在安图县明月镇新屯村广泛普及和传承。1982年,安图县文化馆非遗研究人员在新屯村开展非遗普查,并通过村里的民间艺人搜集整理关于朝鲜族假面舞面具制作技艺的文字影像资料,对这一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数字化建档和项目化管理。

  面具是彰显朝鲜族假面舞生命力的点睛之笔,延边地区尤以安图县的假面舞保存得完整和原生态,面具的制作也最精致和具有传承性。“目前,在安图县传承和使用最广泛的是木制面具,主要用椴木、赤杨木、松木等材料制作。”朝鲜族假面舞面具制作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县文化馆社会艺术部职员崔豪杰介绍,首先,要在木板上画出各种形态的脸型,然后按照图形的每一个线条雕塑各个部位,再通过用盐水煮沸、风干、着色、晒干、在背面贴黑布等一系列工序,得以制作完成。

  朝鲜族假面舞面具的种类较多,包括魍魉面具、新娘面具、白脸娘面具、士大夫面具等。作为第五代传承人,崔豪杰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同时,加入了绘画艺术元素,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众生活气息,使面具的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县文化馆党支部副书记、非遗项目负责人李光元介绍,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朝鲜族假面舞面具从“鬼面型”逐渐转化为“人面型”,相比原有的“敬畏感”“神圣性”,幽默、滑稽的特点和“非对称”“不协调”带来的独特美感更为突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呈现不同的表现特点,体现了朝鲜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面具有青、红、黄、绿等多种颜色,分别代表“天”“地”以及“稻谷”“草木”等自然物。

  多年来,安图县文化馆以“非遗进社区、进村屯”为载体,面向全县各乡镇和社区开展朝鲜族假面舞面具制作技艺培训活动,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同时,多次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朝鲜族民俗文化节、矿泉水文化旅游节等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广泛展示宣传朝鲜族假面舞面具制作技艺,不断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本文来自【延边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