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千年石窟背后的青春奇遇记

  “梵宇在金地,香龛凿铁围。

  影中群像动,空里众灵飞。”

  唐代诗人宋昱的诗,描绘出云冈石窟的恢弘大气。

  参观者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游览(2021年5月9日摄)。

  大同西郊,武周山南麓,一尊尊顶天立地的石窟巨佛,历经千余年的岁月风霜,依然风华绝伦,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专程前来,一睹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风采。

  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右)在给游客讲解石窟的历史知识(2024年2月25日摄)。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左)在给游客讲解石窟的历史知识(2024年2月25日摄)。

千年石窟背后的青春奇遇记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佛像(2021年5月7日摄)。

  到云冈石窟采访之前,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古老的云冈石窟历经岁月更迭,“文物医生”们是如何帮助石窟留住“青春”的?

  带着疑问,我走进云冈,探寻石窟“青春”的“秘密”。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影像采集(2024年2月27日摄)。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采集(2021年5月8日摄)。

  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

  云冈研究院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孙波对石窟进行维护保养(2021年5月7日摄)。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李敏在进行影像采集(2024年2月27日摄)。

  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经风沐雨,造像不断风化。为加强保护,20世纪70年代起,有关部门对云冈石窟展开大规模维修保护,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文保团队的工作重点已由抢救性保护,转向预防性、研究性保护。

  工人们在修补石佛(资料照片)。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佛像(资料照片)。

  在云冈研究院,我见到了一支年轻的“文物医生”团队。他们朝气蓬勃,选择和古老石窟长相厮守,日复一日对石窟“问诊”和“治愈”,建立档案,对症下药,让饱经风霜的石窟焕发青春。

  在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韩跃华在进行除尘作业(2024年2月26日摄)。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王超在进行影像采集(2021年5月8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高嘉珩在进行瓷器修复(2024年2月26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张晓娟(左)、吴朝霞在进行壁画修复(2021年5月9日摄)。

  “面对一个个不会说话的造像,要靠我们的细心、耐心和专业技能,了解它的病害,让它恢复健康。”“90后”文物医生韩跃华说,“要发自内心地爱这项事业,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文物医生’。每次修复好一件文物,看着它们“青春”的模样,哪怕再苦再累,都会觉得是快乐的事情。”

  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墙上用于修复文物的工具(2024年2月26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高嘉珩在进行瓷器修复(2024年2月26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韩跃华在进行除尘作业(2024年2月26日摄)。

  石质文物修复、壁画及泥塑彩绘保护修复、可移动文物修复、数字化技术采集……这些“文物医生”扎根石窟,不断加强云冈石窟本体保护。同时,为助力古老石窟“活起来”,这支由“80后”“90后”担当主力的文保团队全心投入,依托高精度测绘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科技手段,对石窟的结构、色彩等信息进行采集,建起云冈石窟“数字档案”,为石窟今后的保护、研究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查看云冈石窟第13窟的模型(2021年5月8日摄)。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采集(2021年5月8日摄)。

  云冈石窟庞大的石窟数量、巨大的体量、复杂的空间、精湛的雕刻,正被一一记录。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潘鹏(前)和同事杜强在云冈石窟第10窟进行数据采集(2024年2月27日摄)。
千年石窟背后的青春奇遇记
  “走在云冈石窟,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曾经是雕刻石窟的一位工匠。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喜欢云冈石窟,也热爱文物修复,治愈好石窟让它焕发光彩,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文物医生孙波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留住云冈的“魂”,留住石窟背后珍贵的历史。”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佛像(2021年5月9日摄)。

  武周山南麓,云冈大佛的双眸曾目睹北魏工匠的钎开斧凿,现在则凝视着一个个年轻的身影,为留住古老石窟的“锦瑟年华”而忙碌。

  记者:詹彦

  编辑:郝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