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月十五鬼节,记忆最深刻的不是什么鬼神故事,也不是天黑走夜路,而是妈妈捏的“面羊”。
“面羊”是我们山西的一种面食,发好的面用手揉搓,大的做成身子,小的搓成四肢,再捏出五官,用豆角的黑豆豆点缀成眼睛,一个栩栩如生的“面羊”就捏成了。接着就是上锅蒸熟,出锅的“面羊”长胖了一圈,白白嫩嫩的,憨态可掬。晾凉之后,我们还会用红的,粉的,绿的颜料给它上色,上色之后,那“面羊”就更加鲜活,更加喜人了。
之所以叫“面羊”,应该是因为大都是“羊”的形象。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是取“羊羔跪乳”的孝的意思,形象也不局限于“羊”,十二生肖都有,很多地方还有活灵活现的面人。
蒸好的“面羊”要上供,有一些还要拿去串亲戚,就是给老姑老姨们送去。
我小时候最喜欢去大老姑家里送“面羊”。大老姑家里有一棵很有了些年纪的葡萄树,葡萄架占了半个院子,葡萄藤也就顺着架子满满地爬上去,到了这时候,都结满了葡萄,有一些结的早的已经是紫色了,有一些结的晚的还是绿的,把那小小的院子点缀的非常有生气。
七月十五正是北方葡萄成熟的时候,所以我每次送面羊去大老姑家,大老姑总是颤颤巍巍地挪动着小脚,去屋里拿上剪刀,再把凳子搬到葡萄架下,吩咐老姑父站上去,挑熟透了了葡萄给我们剪上好几串。那刚剪下来的葡萄混合着阳光和雨水的味道,真是好极了。
跟我姐一起去是最好的,一切活都由我姐承包,我只管跟着就行。我姐挨实,会唠嗑,尤其喜欢和老人闲聊,她们家长里短说起来,我就在旁边听的津津有味,但若是让我说两句,我一定是憋得满脸通红,整个人局促不安。
关于“面羊”的记忆,除了给大老姑家送“面羊”,最好玩的就属蒸“面羊”时候的热闹了。
每次要蒸“面羊”,总少不了我在那捣乱,我妈会揪一个不大的面团给我,打发我自己去玩,我最擅长搓出来一条条的小蛇,随便一搓,再用梳子在上面按上几道花纹,点上两个花椒做的眼睛。觉得不过瘾,还要央告我妈做个小兔子,我用花椒沾上水做它的眼睛。然后把那活灵活现的小兔子放到我搓的蛇上面,一个蛇盘兔就做好了。当然我还顺便捏几个圆圆的球放进去。每次热气腾腾的“面羊”出锅,我就可以吃那几个圆圆的小球,还要给我的蛇盘兔上色,欣赏半天。
我喜欢吃风干之后的“面羊”,不仅吃起来嘎嘣脆,还很有嚼劲,一股浓浓的麦香味活着淡淡的甜,越嚼越好吃。我尤其喜欢吃“面羊”的腿,干的透透的,一口就能咬下来,吃起来很方便。
所以小时候这个鬼节,没啥可怕的,愣是被我们过的有意思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