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世界名人风云录

  爱华·伯恩施坦1850 -193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右派首领,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

  伯恩施坦,1850年1月6日出生于德国柏林。父亲是铁路技师。他十六岁时进柏林古滕塔兄弟银行当学徒,后转入另一家银行当职员。1872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纳赫派)。1875年作为该党的代表,去哥达出席了与全德工人联合会(即拉萨尔派)合并的大会(两派合并后称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90年又改称为德国社会民主党)。
世界名人风云录
  1878年夏,伯恩施坦辞去银行职务,到瑞士苏黎世当德国社会改良主义者卡尔·赫希伯格的私人秘书,并兼任赫希伯格主办的《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年鉴》的编辑。同年十月,德国宰相俾斯麦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规定取缔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切组织和工人群众团体,封闭工人刊物,没收各种社会主义书报,并可不经审判,把革命者驱逐出境,致使党组织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这样恶劣的政治形势下,伯恩施坦与赫希伯格及另一改良主义者施拉姆结成“苏黎世三人团”,以“三颗星”为署名发表文章,公开要求党改变无产阶级性质,同资产阶级和解。

  1879年10月,伯恩施坦和那两个机会主义分子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年鉴》上发表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文章公然说社会民主党不应该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而应该是“一切富有真正仁爱精神的人”的党;党不应该“走暴力的、流血的道路”,而应该走“合法的即改良的道路”;党不应该把一代人不能实现的最终目的放在首要地位,而应该用全部力量来实现一些微小的改良。

  伯恩施坦等提出的这些鼓吹阶级调和、取消阶级斗争的谬论,立即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严厉批判。他们在给德国党的领导人倍倍尔等的信中明确表示,“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①。伯恩施坦受到批判以后,机会主义思想暂时有所收敛。1880年12月,与倍倍尔一起前往伦敦拜会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装作有所悔悟。返回苏黎世后,担任德国党在瑞士出版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的主编。
世界名人风云录
  1888年,因遭瑞士政府迫害,伯恩施坦随《社会民主党人报》迁往伦敦。当时,英国流行着工联主义和费边主义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工联主义主张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合作,反对进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斗争;费边主义(“费边”系借用以善用缓进待机战术的古罗马统帅费边之名)主张采取温和缓进的方法,逐步把土地和产业资本转为“社会所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伯恩施坦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机会主义思想又重新抬头。1890年《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废除后,他积极鼓吹同资产阶级实行“妥协”、“联盟”,反对暴力革命。

  1896-1898年间,伯恩施坦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题目,在考茨基主编的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借口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要对“传统观点”进行“自由批评”和“修正”。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有比过去所假定的更长的寿命和更强的弹性”,“在一百年前需要进行流血革命才能实现的改革?我们今天只要通过投票、示威游行和类似的威逼手段就可以实现了”,

  因此,“谈论(资本主义)社会长入社会主义,并不是错误的”;对无产阶级政党“有最大意义”的,不是“取得政权”,而是进行“细小的工作”。甚至说,“我公开承认,对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我非常缺乏爱好和兴趣。无论这一目的是什么,它对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考茨基等人对伯恩施坦的这些修正主义观点十分赞赏,要他用书的形式,来说明在《社会主义问题》中发挥的观点。

  在考茨基等人的鼓动下,伯恩施坦根据上述观点,于1899年写成《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对“社会主义问题”的看法,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攻击和“修正”。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以伯恩施坦为首的修正主义派的最后形成,这本书也“成了马克思主义内部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的宣言”。

  资产阶级非常欢迎这本书的出版。他们说,伯恩施坦把“科学社会主义直到今天认为正确的一系列学说驳倒了”;沙皇政府的警察局长把这本书列为“工人读物”。以致伯恩施坦自己也承认:“我已被马克思主义的敌人尊奉为马克思主义的‘毁灭者’了。”第二国际各国党内的机会主义者,也都以伯恩施坦为“中心”和“靠山”,一起攻击马克思主义。此后,修正主义从个别国家的现象变成了国际现象。这本书也身价百倍,在很短时间内,被译成法、英、俄、日等许多国家的文字。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和泛滥,首先激起德国广大工人党员、基层组织的不满和反对。他们要求《新时代》停止发表伯恩施坦的文章,还要求党对他进行坚决回击和开除他的党籍。从1898-1903年,德国社会民主党连续召开代表大会,就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斗争。

  在1899年的汉诺威代表大会上,倍倍尔作了六小时的长篇发言,严厉批判了伯恩施坦的错误观点。大会经过三天的激烈斗争,终于以压倒多数的赞成票通过了倍倍尔提出的决议案,逐条拒绝了伯恩施坦的观点。

  在1901年的卢卑克代表大会上,伯恩施坦公然提出对马克思主义有“批评自由”。大会在决议中点名对他提出警告,要他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要他退党。在1903年的德累斯顿代表大会上,伯恩施坦赤裸裸地向大会宣称:“我可以毫不迟疑地事先向你们声明,我是一个修正主义者,如果你们还嫌不够的话,我是一个伯恩施坦派!”结果大会又以压倒多数的赞成票,通过了严厉谴责修正主义的决议。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坚持了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观点的批判斗争,打击了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猖狂进攻,但由于他们在政治理论上还不够成熟,因此斗争还不坚决、不彻底,在组织上也不愿同修正主义者决裂;甚至从1902年起,还选派伯恩施坦出任德国议会议员。这样,就使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更泛滥起来。

  列宁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观点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他清醒地看到德国党和第二国际各国党左派在对伯恩施坦主义斗争中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主张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同他的修正主义彻底划清界限。列宁庄严声明:“我们完全站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并写了许多著作,批判了伯恩施坦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伯恩施坦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国会议员,投票赞成军事拨款,支持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攻击苏维埃政权是“和东方的专制暴君并列”的,必然要“崩溃”。

  伯恩施坦晚年,写了一本名为《一个社会主义者的发展过程》的自传,宣称他“不能收回任何有重要意义的论点”,表明他对马克思主义要对抗到底。1932年12月18日,这个修正主义的鼻祖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