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22岁,已亲政七年多,执政能力、心智理性,均已趋于成熟。当时,明朝的主要用兵方向不是北部瓦剌,而是西南方向的麓川,东南方向福建、浙江的邓茂七矿乱,都是十万级别以上的用兵。相比较而言,北部的瓦剌太师也先,基于明朝的羁縻福利,处于一边打、一边朝贡的“稳定态势”,双方都不具备灭掉对方的实力。
瓦剌犯边的军报几乎月月有,但都不足为虑。就在此时,麓川和邓茂七两个方向,先后上报,战事平息,主将请求班师回朝。
正统十四年七月,因为朝贡人数的问题,瓦剌和明朝产生摩擦,瓦剌扬言要“大举入寇”。这是瓦剌的惯用伎俩,赏赐少了就找事;再赏个三瓜两枣,就会听话。
七月十一日,也先开始进攻大同。七月十五日,大同派出五路人马,约五万人迎战。除一支队伍未参战外,其余四路悉数战败,四个主将战死三个。
军报传到朝廷,群众纷纷表示震惊。大明“苦瓦剌久已”,朱祁镇突然决定亲征瓦剌。从明朝建立起,从朱元璋到朱祁镇,皇帝亲征并不是怪事,是朱家人的血统。
七月十六日,亲征的队伍仓促开拔。大军人数不详,《明实录》没有记载,没有五十万,应该在二十万左右。亲征的队伍中,除了专职打仗的五军都督府勋贵武将,还带上个半个朝廷,比如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野、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等,内阁去了首辅曹鼐和阁员张益。
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奉旨随行的人回来,都得加官进爵。
经过半个月行军,八月初二,大军进驻大同城。以不知名原因,在朱祁镇没有和也先正面交锋的情况下,急匆匆班师回朝。八月十三日,返程到达土木堡。八月十四日,正准备启程,发现已“绝了水源、身陷重围”。瓦剌军一顿突突,朱祁镇的亲征大军,崩了!到底是不是全军覆没,《明实录》没有记载。
但是《明实录》详细记录了阵亡的高层,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的宿将,五军都督府的老将,阵亡率百分之九十以上;随驾的文官,五品以上,阵亡率几乎百分之百。大明皇帝朱祁镇,面南而坐,坦然被俘。
显而易见,这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斩首行动”。
根据后世研究,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下面把名单列出来。
太师、英国公张辅,乃靖难功臣河间王张玉长子。三定安南,四朝元老。
泰宁侯陈瀛,靖难勋贵泰宁侯陈圭曾孙。
驸马都尉井源,明仁宗朱高炽女婿。
平乡伯陈怀,靖难功臣。
襄城伯李珍,靖难勋贵襄城伯李浚之孙。
遂安伯陈埙,靖难勋贵遂安伯陈志曾孙。
修武伯沈荣,修武伯沈清之子。
都督梁成、王贵。
户部尚书王佐。
兵部尚书邝埜。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内阁首辅曹鼐。
刑部右侍郎丁铉。
工部右侍郎主永和。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
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新进阁员张益。
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
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
太仆寺少卿刘容。
尚宝少卿凌铸。
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
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
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祐、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
郎中齐汪、冯学明。
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
主事俞鉴、张塘、郑瑄。
大理寺副马豫。
行人司正尹昌。
行人罗如墉。
钦天监夏官正刘信。
序班李恭、石玉。
只有大理寺右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文选郎中李贤等数人侥幸逃出。
后面是其他战斗中阵亡的武将。
成国公朱勇,靖难功臣东平王朱能之子。
大同都督西宁侯宋瑛,开国功臣西宁侯宋晟之子。
大同总兵官武进伯朱冕,靖难功臣武进伯朱荣之子。
恭顺侯吴克忠,勋臣恭顺伯吴允诚之子。
都督吴克勤,吴克忠之弟。
永顺伯薛绶,永顺伯薛斌之子。
大同右参将吴浩。
辽东镇静堡守将赵忠。
肃州卫都指挥胡麒来。
指挥阎震。
经此巨变之后,明朝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京军三大营主力元气大伤。五军都督府削弱后,造成朝中无将,一批年轻的武将开始崛起。兵部尚书于谦重建京营,京军实力有所恢复。兵部也是从此开始,主导明朝的军事行动。因为保卫京师的需要,“备倭军”被临时调用,并进一步受到轻视,沿海倭寇开始慢慢坐大。因为朝廷的威望下降,加上瓦剌的武力威胁,女真部开始向北元靠拢,对大明越来越不恭顺。也是从此开始,整个明朝统治者成为惊弓之鸟,“天子守国门”,整个战略重心彻底变为“防御北方”。
后继君主也万万没想到,最终打败他们的并不是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