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冢、林、陵:揭秘古代丧葬文化中的五大概念
坟、墓、冢、林、陵的定义及区别
坟、墓、冢、林、陵这五个字,从字面意思来看,都是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然而,在古代中国,这些词汇不仅承载着丧葬的意义,更蕴含着深刻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
坟
《礼记》有云:“土之高者谓之坟。” 坟,即用黄土堆砌起来的高出地面的一个小土包,通常是个半人多高的尖尖土堆,下边埋着副棺材就算完事。在有些地方,到了清明还有给坟添土的习惯。坟是千百年来老百姓用的最多的丧葬礼制。
墓
《礼记·檀弓》曰:“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墓在当时社会中,规制是不起封土,或者说与地面相持平,下葬的时间也应是选择黄昏时刻,寓意着死者与太阳一起隐没。墓中所葬之人皆有身份有地位,类似于比干这样的国之重臣。
冢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冢,高坟也。” 相较之下“冢”的等级就要比“陵”低一些,不过也只有诸侯或者很大的官才能享受这一礼遇。如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树敌无数,又盗掘不少坟墓,唯恐死后,被人掘了坟墓,于是索性给自己修筑了七十二座坟墓,历史上称之为“七十二冢”。
林
《说文》的解释是:“平土有丛木曰林”。“林”被用来代指墓园的不多,但是有一个为我们所熟知,就是“孔林”,孔家的家族墓地。孔林得以用“林”,不是因为埋葬的人多,而是埋葬着孔子,历代皇帝为了统治的需要,不余遗力地尊孔崇儒,甚至将孔子加封到“大成至圣文宣王”,陵墓的地位仅此于“陵”。
陵
《说文》关于陵的解释是:陵,大阜也;也就是说陵墓建设的跟大土丘一样。也只有帝王才有可能举国家之力才能将自己的陵园建设的跟大土丘一样。天子去世称之为“崩”,也就是说天子去世,带来的影响就像山崩地裂一样,以及凸显帝王在世的威仪和死后的哀荣。
总结
坟、墓、冢、林、陵,这五个词汇在古代丧葬文化中,不仅代表着不同的丧葬形式,更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深厚的礼仪文化。通过对这些词汇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丧葬习俗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