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摘要:小剧场在中国发展逾40年,从最初的野生状态到现在的社交场合,剧场的属性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戏剧里带有的社会层面的凝聚力和反观自我的功能。抓马教育团队自2017年起,通过教育戏剧《做妈妈》持续探讨关于“爱与分离”的教育问题,将真实故事进行本土化改编,不断改版使其更紧密联系中国社会当下,并最终将故事搬上了面向全年龄段的戏剧舞台,帮助孩子在故事中理解和学会面对“分离”,让家庭找到亲子间沟通的新视角。
《做妈妈》上演已过百场,但其脚步仍未停下。2024年11月,剧目首次被引进到澳门演出。在未来,抓马教育团队将继续深入探讨戏剧教育与更多领域及文化议题的结合。
关键词:抓马教育;爱与分离教育;教育戏剧
《做妈妈》澳门演出剧照(抓马教育供图)
案例正文:
2024年11月,教育戏剧《做妈妈》在澳门文化中心上演,这是抓马教育自2009年创立以来,第一部正式走进澳门的本土化教育戏剧。教育戏剧来源于英国,以人类所拥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再造一个虚拟的经验让孩子经历的方式,鼓励孩子思考和感受自身以及自己所处的社会境况。
在过去的15年间,抓马教育一直在积极开拓和发展教育戏剧在中国的本土化。从低龄段的教育戏剧项目,到青少年段的少年剧场和青年剧团,团队将儿童成长、家庭关系、社会问题等等主题融入到戏剧课堂中,广泛获得家长和行业的认可,并持续将教育戏剧与中国社会当下建立更多的联系。
《做妈妈》澳门演出剧照(抓马教育供图)
源于真实生活的全年龄段戏剧
相比起目前更为流行的名著改编、经典故事戏剧作品,抓马教育剧场《做妈妈》无论是内容选材,还是关注问题,都更为小众稀有。
《做妈妈》由著名儿童剧作家克里斯·库珀(Chris Cooper)以及儿童教育戏剧专家、剧场导演曹曦共同创编。戏剧讲述了主人公小女孩依依在妈妈的突然离去后,通过用纸箱“做”出妈妈,并依靠自己的力量带领自己和爸爸一起走出悲痛的经历。
剧本故事的灵感来自英国《卫报》上刊登的一个6岁小女孩的故事。女孩的妈妈死于癌症,爸爸不仅要承受丧妻之痛,还面临如何和女儿开始新生的难题。爸爸发现女儿用纸盒箱子作出一个妈妈的样子,与“妈妈”一起玩游戏,甚至带到超市和学校。虽然爸爸对女儿的行为有点担心,但由此至终都在保护和信任女儿。在学校的分享会上,女孩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纸箱妈妈获得了众人接受,父女二人最终迈入了新的生活阶段。
《做妈妈》剧本在保留原有故事框架的基础上,将背景放置到了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中:一个聪明独立的女儿,一个笨拙却爱孩子的爸爸,以及一个刚刚失去女主人略显冷清的小家。《做妈妈》里的场景几乎都在餐桌旁,以充满细节的真实感,让观众快速进入故事,并代入其中。随着故事的逐渐深入,引导观众产生思考与感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去探索孩子是如何“带领”成年人接受了妻子的离开。
《做妈妈》以微观主题为切入口,带观众发现家庭生活中的细节、亲子关系问题,并试图去寻找解决的方案,它的观众不再局限于只给小孩或者只给成人,而是给一个家庭、所有年龄段的人,并且提供了多种解读视角。这对中国教育戏剧的发展、当代亲子关系及家庭教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做妈妈》澳门演出剧照(抓马教育供图)
探讨当下的“爱与分离”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的表达都是克制的,包括在现代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很少直言爱。当生活中出现了“至亲离开”的突然转折,如何处理好和应对“爱”与“分离”,就成为了许多家庭中的问题。《做妈妈》以“妈妈离世”为切入点,这个切入点虽小,却正好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能接纳,提供了广阔的讨论空间。
故事将视角聚焦在小女孩依依和爸爸之间的相处,探讨亲子间的“爱”。在传统印象中,爸爸通常是“严厉、难以亲近”的,在失去妻子之后,与孩子的相处更是成为大难题。剧中依依第一次提出做纸箱妈妈时,爸爸并没有反对或者质疑女儿,只是默默配合女儿制作,把对女儿的信任放在了担心之上。这也是《做妈妈》为观众提供的一种解答思路:如果开口表达爱不是习惯,就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相信孩子想象力的力量。
故事对“分离”的探讨,则联系了中国当下的社会与家庭:有依依与妈妈的生死分离,还有爸爸与奶奶之间的成长分离。
依依在面对与妈妈的分离,是通过自己的想象,以纸箱作为妈妈,一点点将悲伤释放、适应人生巨变,并最终完成与妈妈的告别。在这一层中,既能够引导儿童、青少年认识和学会面对“分离”;同时又展现出儿童想象力的巨大力量,给观众中的成人们提供理解孩子的全新视角。
爸爸与奶奶的成长分离,展示了当下中国家庭存在的现象:年轻一代的家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有的人已经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家,但在心理上却仍未离开。剧中的爸爸一方面不想让母亲介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另一方面又无法真正在精神上独立,他在面对母亲的电话时,表现的是不耐烦又无助,恰恰体现了很多中国传统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在这一层中,既给年轻家长们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真正成长的机会,也让所有观众都意识到“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事情”。
作为一部成长治愈剧,《做妈妈》让观众集体地通过剧场的仪式,共同承认和面对悲伤和失去,并作为社群重新连接起来。许多成人观众在观影后都有所触动和感悟,并重新思考与孩子的沟通,对自我的重新认知。
《做妈妈》北京演出剧照(抓马教育供图)
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戏剧力量
小剧场在中国发展逾40年,从最初的野生状态到现在的社交场合,剧场的属性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戏剧里带有的社会层面的凝聚力和反观自我的功能。
《做妈妈》最初是抓马教育针对4-7岁儿童的一个教育剧场项目,2017年开始,在中国儿童中心等多地多校进行交流演出,演出多达一百余场,在各年龄层观众中引起巨大反响,广受好评。2022年,抓马教育团队决定把它搬上剧场舞台,将观众也扩大到全年龄段。也正因此,两位编辑将原来作为引导员的教师角色去掉,转而把“奶奶”这一条线索完善发展,把讲故事与中国当下紧密联系到了一起,成为了新的故事版本,在北京连演14场。
2024年11月,《做妈妈》在澳门文化中心演出,获得好评。
从原版的故事,到中国的本土化改编,这部戏剧跨越了文化,也跨越了年龄。《做妈妈》通过戏剧的方式将所有人连接起来,给予一起去面对和重塑家庭生活的力量。而无论是5岁的儿童,还是70岁的老人,也都可以从中体察到做为一个母亲的复杂含义,学习到人如何在经历中不断成长。戏剧赋予了观众力量,也为人们当下的生活中的困境提供一种可能的解答。
在未来,抓马教育将继续探索和发展《做妈妈》与当下社会的联系,同时将积累经验迁移到更多的原创剧目中,带领更多人去探索家庭亲子关系、自我成长等议题,推动教育戏剧与不同领域相结合,使之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专家点评:
与通常意义上的儿童戏剧不同,抓马教育的原创戏剧一直贴近现实生活,每一部戏剧都与当下的社会环境及生活问题紧密相连。《做妈妈》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大胆探讨的是家庭遭受重创的时候如何面对、如何携手一起度过。该剧直面残酷现实,却哀而不伤,以温暖诙谐的方式疗愈了观众的心,给予观众以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力量。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