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陈雪娟:万粽飘香,端午节情满校园

  清晨出门,看到自家门前和几个邻居门前各放着两束艾草,都是一般高矮、青翠,捆得整整齐齐,知道是热心的邻居早早趟着露水去山边地堰上割回来放在门口的,不禁心生感激。艾草可以净化空气,避瘟除秽、驱蚊防虫。邻里们假借传统节日的契机,相互祝愿美好生活。端午的温情便在艾香里漾漫开…… 谚语有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旧时过端午节以驱疫避瘟为主,渐渐形成插蒲草、艾叶的习俗。五月初五又称为“卫生防疫节”“全民卫生节”。 有着浸透人间烟火心的中国劳动人民,将传统节日的场景感、仪式感烙在心上,融入日常生活,营造节日该有的情致与兴味。在自然而然中让传统节日充满人气,让我们自觉赓续中华传统,在节日中过出文化味,让家国情怀和进取精神成为日常生活的文化意蕴。 “艾”上端午“粽”飘香。各家早早清洗好了粽叶,准备好糯米为主的八宝料、水果馅、豆沙馅、枣泥……早饭后,我们姐妹几个围坐在一起,聊着天包粽子,我擅长包三角的,包枣泥和豆沙馅的,用红线缠;你包方形的特别好看,就放肉和火腿馅,用彩线系;她包水果馅,圆的用黄线系。捋、卷粽叶,填入糯米,放馅、压实、封口、缠线,一个个结实、饱满的粽子相继成型,我们干劲十足,一片欢声笑语。 上初中的侄女做完一学科作业到厨房来凑热闹:“端午为什么包粽子呀?真麻烦。”我说:“包粽子、吃粽子都有美好寓意呀。糯米香甜能让人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它的粘连,是情意绵绵的祝福;艾叶清香、醇厚,用它来包粽子,寓意要淡泊名利,包容万物;用彩色丝线缠绕,是绚丽美好永远围绕着你。”为进一步引导侄女了解传统文化,就想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粽子为话题引导她仿写一篇习俗作,要求是必须得用上一种修辞。我说:“粽儿香香,美味芳芳。对偶。”“粽儿粘粘,福禄全全。我也用了对偶。”侄女很快就接上了。“不错呀,加点难度,听好,悠然又闻艾叶香,艾香粽甜共品情更长。”“阖家欢笑端午节,岁岁年年还一样。”哈哈哈……侄女的应对,惹得我们开怀大笑。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引导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热爱,树立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青少年优良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养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看侄女要溜,我赶紧说:“今天我们写一篇‘传统节日’作文吧?你写600字以上,我写2000字以上。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写,我晚上写,明天九点交稿,咋样?”“接了。”侄女爽快地和我击掌生效。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粽子煮上了。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以它独特的烟火气息,落地于每家每户的灶台。承载的文化就像一条无形的飘带,联结着每位中华儿女的言行,生根在每个人心中,成为灵动的情感表达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爱亲人、爱生活、爱自然的深厚情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妈妈给我们每人手腕上都系了一条彩绳,这又让妈妈回忆起年轻时在村里的生活。端午前,左邻右舍的女人们,会把纺了一冬的棉线染了颜色,在春日暖阳下,几家妇女合伙刷线、牵机,准备织布。她们会趁机相互赠送各家的彩线,叫百家线,妈妈们将红、黄、蓝、白、黑五种线,编织成绳子,在端午节早晨,给孩子戴上。我妈妈每年都很虔诚地边祷告边给我们戴到手腕上,说戴上百家绳,各家的神和人都保佑我们平安。戴上后就不让我们随意摘下,一定要等第一场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能用剪刀剪下扔到水里。说是,水最干净,它能将瘟疫和疾病带走。 端午节从历史中走来,保存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它是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生活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表达着中国人民的情感与信仰。 妈妈给小侄女的香囊里装了艾叶、朱砂和香草,用五色丝线弦扣成中国结索,给她佩戴在胸前,寄愿她一年平安顺遂。佩戴香囊能驱避蚊虫,避邪驱瘟,还有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 老人们传承的节日习俗,不仅仅是为子孙祈求健康,更是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一颗明朗的心,永葆对生活的热忱,还让我们从小懂得生命、生活都需要敬畏和信仰。 香囊淡淡的芬芳中,糯米浓密的黏香、蜜枣的甘甜、咸肉的浓香渐盛,粽子熟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挑选各自喜欢的口味。 侄女说:“古时候不是说吃粽子能中举吗?我得多吃两个,中考全考‘A’。不过,我想详细了解一下为什么这么说,麻烦谁给我讲讲?” 爸爸兴奋起来:“粽子中的‘棕’和‘中’发音相近,在古代有功名得中的意思。如果亲朋好友准备考取功名,可以在端午的时候赠送粽子给他吃,就是祝福他顺顺利利地中举。还有种说法是:端午节吃粽子能‘光宗耀祖’,因为‘粽’和‘宗’音相近,所以即使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当然,这是人们用汉语言谐音双关的妙用,你要用心思好好学习、运用。” 汉字博大精深,本就意蕴丰富,再通过相关文字的谐音表述出来,无形中增加了它的内涵,也赋予了它趣味,让它更加的人性化,让它有情有义,可纳泰山,可照肝胆,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歌之舞之足之蹈之。 侄女感慨:“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只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听前辈们一说,我发现,我孤陋寡闻了。” 爸爸解释说:“你知道了节日的精髓,端午是追念与崇拜高尚灵魂的节日。屈原是我国文化记载中最早的一个忠烈人物代表,追念与祭祀他这种为国为民奉献生命的先贤,是端午节高扬家国情怀的主题。屈原的爱国诗章,是我们国家风风雨雨岁月中一道文化彩虹,映照着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都是因为人们对屈原的敬畏,也是人们卫护生命、强健灵魂、激扬精神的活动。至于其它祈福辟邪、拜神祭祖的民俗,都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然后经一代代的人实践沉淀出来。不过这些都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咱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活再现,咱们中华传统文化不但能够祝愿个人幸福、家庭和睦,还可以祝福国家安定,它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要表扬你,你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这个要继续发扬。生活是百科全书,老一辈人的知识和经验要传承……” 岁时节点,艾蒿青翠,粽香十里,祈福纳祥,家庭人伦……这些最持久、最深沉的习俗是为了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清香的香甜情意间得到回归,探寻生命中的真意,让生命更加真实。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情感,是人们对生命、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历久弥新的传统节日里,人们找寻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打造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越来越强。

陈雪娟:万粽飘香,端午节情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