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北天师道兴衰记:混沌风云,佛道谁主沉浮?

  【混沌世界】北天师道的崛起与覆灭 物极必反的典型 佛本是道?(点击观看视频节目)

  世间万物进化演变,认为有其规律者称“道” ,认为无其规律者称“佛”。 道者学习精进自身,以领悟“道”之意义,使之持而不傲,行而无为。佛者淡去感情、意志,窥破无常本性,使自身有即是无,行即是空。这两种思想犹如阴阳,融合即混沌,过则成彼方,遂有言“佛本是道”。

  正一道以张氏为首,历代只有张道陵嫡系可继承天师之位。以俗人利益来看,此为自私之举。 但若懂道学便知,其位乃纷扰之位,于修道修行无益。道门主张自然无为,在其位也无所图,张道陵定天师位于张氏嫡系,不论苦累或兴旺,盛名或骂名,皆以无为应有为。

  三国到两晋,再至南北朝,正一道成立的二百八十三年后,道教迎来了第一次改革,或者说第一次分裂。公元365年,寇谦之生于官宦人家,父与兄皆在朝为官,其却从小不喜朝政,成年后痴迷道法,家中备有各类器具,经常自行炼药服用,诵经打坐,结果却收效甚微。

  后寇谦之在姨母家结实成公兴,两人亦师亦友相互学习,并一道搬至嵩山北岭山洞隐居。期间传说成公兴成仙离去,寇谦之又隐居数十年,直至公元424年,五十九岁的他才走下嵩山。

北天师道兴衰记:混沌风云,佛道谁主沉浮?

  下山后寇谦之对外宣称,于九年前(公元415年) 在嵩山得太上老君圣意,言嵩山山神奏天曹 ,自张天师去后,人间道门再无师授。今查道士寇谦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堪处师位, 故授予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当宣吾新教,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服食闭练。

  又称一年以前,老君玄孙李谱降临,授予《录图真经》和销炼金丹、云英、八石、玉液之法, 望其谨慎奉持, 辅佐北方太平真君。 这成了寇谦之要觐见皇帝的理由,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未登基前被封为“太平王”。

  但当拓跋焘收到请求后,却下令让他暂住张曜家中等待消息。寇谦之闲不住,觉得需要找个能接近皇帝的人,在他的努力下,左光禄大夫崔浩成了最佳人选。崔浩是当朝大儒,继承父亲崔宏封位白马公,从小养尊处优,传言皮肤白皙如妇,学富五车、博览古今。当时朝廷中崔浩式微,急需外力巩固地位,寇谦之的到来提供了机会。所以两人一拍即合,经过一番游说,太武帝拓跋焘同意接见寇谦之。

  受道家神仙认可的“太平真君”称呼赢得太武帝欢喜,立刻让人安排寇谦之宫中居所,并遣人到嵩山下祭祀,跟随寇谦之的众弟子得到奖赏,齐齐汇集于平城(今山西大同)。 寇谦之在宫中辟谷不食,却依旧精神抖擞,占卜术数、画符驱邪、讲经论道轮番上演,让拓跋焘越发喜爱,册封寇谦之为国师。

  第二年(公元425年) 大夏王赫连勃勃病故, 其子即位。拓跋焘见此想趁机出兵,但朝中长孙嵩等人劝和 ,而崔浩主战,拓跋焘向国师问吉凶。寇谦之一番推演后道:此战必克,陛下以武应天运,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拓跋焘闻言大喜,亲率大军西征,果然大败西夏元气,凯旋归来。至此寇谦之与崔浩获得封赏,在北魏风光无限。

  当时蜀地在南朝宋国手中,因为政治关系正一道在北魏流传少,佛教是北魏第一大教。寇谦之成为国师后,结合儒家礼仪,改革道门制度,废除张氏天师道统,废除入教门槛,摒弃招收不良子弟,摒弃房中术和养生术,提倡建立道门礼仪体系,宣扬丹道修行,吸收儒家五常观念,吸收佛教轮回、报应理论等等,后称其为“北天师道”。

  这些改革不能说好坏,但可以确定完全违背了“道法自然”核心理论,这是“北天师道”成功的原因,亦是“北天师道”失败的原因。

  时间回到公元440年,太武帝拓跋焘原本想提拔寇谦之及其子弟当官,但寇谦之拒绝了,于是太武帝下令对国师处以方外之礼,即天师及其弟子并列王公之上,不听称臣,见官不拜,还为寇谦之修建五层高坛,取名“玄都坛” 。所有道士都由朝廷免费提供衣食,寇谦之上奏提议, 改年号为“太平真君” 拓跋焘应允执行。

  当时北魏佛教信徒众多 ,“北天师道”的发展渐渐饱和,以至于开始跟佛教发生矛盾。事情很快传到寇谦之耳中,他认为如今道门已是国教,没必要计较太多。但崔浩却不以为意,将事情上报太武帝拓跋焘后,引起极大重视,遂下令全国禁佛。

  此举引来民间骚乱,佛教僧侣不满,拓跋焘怒而下召,抓捕违反皇令僧人,进一步激发矛盾。 最后竟然演变成屠杀僧侣,毁坏佛像,掀起了历史上第一起“灭佛事件” 。而佛教也并非软柿子,太子拓跋晃一系就是其信徒。

  寇谦之眼见事情失控,意识到崔浩的野心将会彻底毁灭“北天师道” ,甚至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从那以后便刻意保持距离,专心督造“静轮天宫” 。也是从那时起,朝中官员传出指责流言。寇谦之其实很清楚,门下弟子各个贪图享乐,没人诚心修道,如今连掌门传人没有。

  在“北天师道”成为国教,又降低加入门槛后。很多人投机入教,这导致门中风气糜烂,在朝廷的供养下日渐放荡,加之太武帝给的特权,一时间道士成了人上人,这些人不是真心求道 是为逐利而来。

  太平真君9年(公元448年 ),寇谦之感到大限将至,对身旁礼仪谦卑的弟子说:吾在世之日,汝等荣华富贵易得。吾若去,这“静轮天宫”难成了。但一旁弟子皆不以为意,不日寇谦之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寇谦之离世后,北天师道开始式微,太子党派逐渐做大。两年后的公元450年,崔浩奉命编撰国史,太武帝借口“内容有误” 赐死崔浩及其族人,昔日辉煌荣耀转眼成空。同年建成一半的“静轮天宫”被拆除,十个月后,太武帝拓跋焘被宦官宗爱所杀。因拓跋晃早亡,由其子拓跋濬上位。

  从此北魏走向衰落,等到北齐时期举国崇佛,残存的北天师道成了异教。直至北齐政权佛教依旧得势,公元555年,北齐文宣帝高阳颁布《废李老道法诏》 ,令全国道士剃度出家,北天师道就此没落。

  回顾整个历程,道家“物极必反”的理论淋漓展现,舍弃了“道法自然”追求名利,致使信仰崩坏 “道”意不存 ,人心不古,如此怎 得长久? 《道德经》有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现在在回头看张道陵的“嫡系天师”是自私吗?

  阴阳之象此消彼长,阴盛则阳生,反之亦然。只有平衡阴阳,守中庸才是自然大道。《道德经》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不论“有无”皆是“道” ,所以才会有那句“佛本是道” 。佛法以“空”为要,此思想可反驳一切“有” ,因为“空”只是空,而“有”难以说清有。若老子能得知后世情况,怕也只得一声长叹罢了!

北天师道兴衰记:混沌风云,佛道谁主沉浮?

  好了,这期至此结束。下一期继续带来道教内容,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或者在评论中友善讨论,我是混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