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近期,欧盟接二连三瞄准“中国制造”,中国电动汽车、风能和太阳能组件都成为其反补贴调查的对象。本月4日,欧盟正式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另据英国《金融时报》6日报道,除电动汽车外,欧盟还在考虑对中国风电机组展开反补贴调查。针对来自欧盟的举动,中企应从哪些方向予以应对?国内还有哪些产业需要对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未雨绸缪?
加强与欧盟企业的联系和沟通
10月4日,欧盟宣布正式启动对中国出口到欧盟市场的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按照反补贴调查程序,欧盟首先需要证明中国企业出口的电动汽车是否存在补贴要素,其次要证明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是否对欧盟同类企业造成伤害,在前两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还需要确定补贴的范围和幅度并根据补贴的幅度,加征相应的反补贴税。
欧盟发起的这一调查毫无事实依据。作为中国出口的强势产品,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是中国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锤炼出来的,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欧盟选择中国出口的优势产品予以打压,其真实目的在于打压限制中国的出口企业,以达到其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绿色减排已成全球发展大势之际,欧盟此举属于逆潮流而动。
针对当前形势,我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应对措施:
首先,企业应积极行动起来,以行业协会牵头,主动维护我们企业的合法权益。大胆组织应诉,收集有力的证据予以反驳,以大量的事实有力地证明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是不成立的。
同时我们应加强同欧盟相关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形成对欧盟反补贴调查的抵制和反对,维护企业间良好的合作势头。
其次,中方应密切关注跟踪欧盟反补贴调查的程序和做法,对于不符合反补贴调查的行为和做法,应积极同其进行沟通和抗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排除引用《外贸法》的有关条款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以坚决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三,对于欧盟的反补贴措施和做法,严格参照世贸组织有关反补贴规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要求,在国际多边机构的框架下寻求公正解决。
总之,对于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理、有力、有节地予以反制,坚决维护中国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作者霍建国是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宜从不同阶段着手应对
欧委会为何会在行业没有发声的情况下决定开启对中企的反补贴调查?其中市场因素固然重要,但根本原因在于欧盟希望以管制手段弥补创新能力的不足,进而保护增长乏力的传统产业和竞争力不足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欧盟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尝试重新激活增长。然而,“双转型”成果未达预期,中美反而在这一领域形成竞争优势,欧盟的危机感与挫败感可想而知。
以此观之,欧盟对新能源车和风电的“猎巫行动”或许只是开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关注”对象。一方面,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于10月生效,欧盟将挥舞“绿色”大棒施压各国对欧金属出口。另一方面,各类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亦可能成为重灾区,而配有智能导航功能的新能源车或因此雪上加霜。
在新能源车和风电行业,欧盟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引发诸多负面效应。短期来看,相关产业可能会因调查遭受阵痛,例如市场销量下滑、投资者信心下降、品牌发展计划受挫等。
中期来看,由于欧盟反垄断调查将历时13个月,如在此期间未达成协议,相关产业很可能会因交叉报复升级而面临更严苛的制裁。长期来看,作为符合欧盟“双转型”的目标产业,中欧在新能源车和风电领域或将长期处于竞争状态,可以预见欧盟可能会推出更多限制措施。
面对多重压力,中企宜从不同阶段着手予以应对。首先,在调查伊始,中企宜积极应诉,避免因置之不理而错过窗口期。
其次,在调查期内,中企应坚持保障产品质量,倒逼欧洲消费者形成政策压力,营造有利市场声誉。
与此同时,中企也应做好风险对冲准备,例如扩大全球化产业链布局,以金砖机制为依托开拓全球南方市场,利用东盟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尝试转口替代。
最后,中企宜合理对接欧盟长期发展战略,通过在地投资建厂,发展技术合作,推进中欧企业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作者严展宇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越面临压力,我们越要开放合作
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的地缘政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欧洲跟中国企业的合作,逐步从以经济利益和技术合作为导向转向安全优先。在“去风险”的逻辑之下,我国许多具备优势的产业都可能进入欧盟反补贴调查或者其他限制政策的视野。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2023年10月3日欧委会发布的《欧盟经济安全关键技术领域建议函》窥见一斑。
该建议函确定了10个关键技术领域的具体清单,包括了先进的半导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先进的连接、导航和数字技术,先进传感技术,空间与推进技术,能源技术,机器人及自主系统,先进的材料制造及回收技术等。
目前,我国新能源车、风电风机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产能规模在全球均已具备了非常显著的优势,正进入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风机的产量占到全球的2/3以上;2023年7月3日,我国新能源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标志着我国新能源车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欧盟反补贴关税一旦开征,将至少持续五年,相关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很可能将被迫做出调整。
尽管欧盟开展相关调查,但是欧盟成员国、国际组织和企业关于反补贴调查仍然存在不同声音,尤其是从国外企业的角度仍然倾向于合作共赢。因此,欧盟越是采取封闭的政策,中国企业越是要以开放合作的姿态走出去,加强与外企的合作。
一是加快推进“走出去”进程。目前,中国的多数车企开展外贸还停留在整车出口的阶段。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有实力的自主品牌车企应评估海外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加快布局海外产能,甚至通过本土化发展更加稳步地拓展海外市场。
二是要打造全球产业生态体系。我国企业一般通过产业链内部化来降低成本,这种模式缺少国际合作,留给海外供应商参与的空间不大。
在加快“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与全球供应链伙伴形成相容共生、互惠共赢生态体系,以利益共同体为出发点推进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进程。
三是以自主技术筑牢“护城河”。技术创新是我国以新能源车和风机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之所以能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中国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先发优势,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以自主技术筑牢产业“护城河”巩固产业竞争优势,掌握全球化发展的主动权。(作者韦福雷是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