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短视频网站的流量密码之“人类饮食下限在哪里”就会倾情上演。这些年眼见鲱鱼罐头和黑蒜起高楼宴宾客,第三个饮食下限却迟迟不出。直到“海南鱼茶”横空出世……
闻着很难接受,实际上吃着也很难不吐
图源:抖音@晓晓苒3️⃣3️⃣(已取得授权)
那种看别人吃yuě的乐趣仿佛又回来了。鲁迅曾锐评:周处除三害,除的就是鲱鱼罐头、黑蒜和鱼茶。
这鱼茶究竟是什么?为啥它有让人吃yuě的魔力?海南新鲜海鲜那么多,为什么要吃它?
海南鱼茶不是茶
鱼茶,也叫鱼酸,是海南黎族苗族的传统食物。
就如同面茶油茶肉骨茶都跟茶无关,鱼茶其实是一种鱼米混合发酵物。将淡水活鱼加盐腌制,放置若干小时后滤干盐水,掺入凉米饭、酒糟或炒米搅匀,少则7-10天,多则一月即可食用。吃的时候,可以直接蘸酱吃,也可以加水冲泡或煮开。吃不惯的人只能吃出酸、臭、咸,上瘾的人尝出鱼香米香鲜香。
我选择螺蛳粉
与海南黎族的鱼茶几乎一模一样做法的,还有广西苗族侗族的酸鱼。《食物语言学》里提到过这样一个细节,和侗族人一起生活过的人类学家克里斯·汉密尔顿,曾描述一块腌了30 年的酸鱼入嘴即化的感觉——咸而芳醇,就像带着“特别的酸味”的一块“帕尔玛火腿”。
广西桂北一带的百岁老人很钟爱它,还认为是长寿秘诀
图源:广西卫视
这种腌制发酵的方法历史悠久。古文献里记载的“鲊”,即指用盐和米腌制的鱼类食品,后来泛指腌制品。也因此很多研究认为“鱼茶”是误读误传,真正的叫法应该是“鱼鲊(zhǎ)”。
中国西南地区,以“鲊”命名的食物很多,云南万物都可“鲊”,比如酸鱼鲊、猪肝鲊和茄子鲊;贵州的五花肉裹上“鲊粉”,就是当地有名的酸肉鲊。巧的是,海南黎族在鱼茶之外,还有肉茶,这肉茶也是用猪肉和熟米饭腌制而成。
鱼鲊
1个月
茄子鲊
2个月
猪肝鲊
12个月
这样看上去就很好吃了吧!
图源:纪录片《风味原产地·云南》EP9「鲊」
鱼茶、肉茶之外,还有一种牛皮茶,这是在烤、炸、做牛皮冻之外,另一种对牛皮的充分利用。剔除牛皮上的脂肪,火烧刀刨毛发,然后煮熟切条加入米饭,装罐封存。腌制好后,鲜牛皮的粗纤维组织被分解,口感松软有嚼劲。
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物尽其用
图源:纪录片《奇食记》
有新鲜的鱼,为啥要吃腌的?
黎族是海南岛的主要土著居民,根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基因测序研究,海南黎族与历史上使用侗傣语系为主的百越族群有紧密的遗传联系。
黎族妇女传统织布工艺
现在黎族主要聚居在陵水、保亭、乐东、白沙、琼中一带,聚居地多依山傍海,鱼是他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食材。
而根据明代的记载,当时的黎族人已经发展出了成熟的稻作文化,主要种植物为产量偏低、但适合丘陵与坡地的山兰旱稻。
海南琼中山兰稻田
图源:全国农业展览馆
有鱼有米,鱼茶的出现似乎顺理成章。但依然有人疑惑,吃鱼就是吃鱼的鲜味,既然有新鲜的鱼,为何还要吃发酵的鱼?
其实几乎所有与发酵有关的食物,都是偶然的奇迹。比如奶酪据说来源于凝乳,牛奶被“遗忘”在羊皮袋中,变成了微酸的固体块状物——奶酪。鱼新鲜易腐,不易保存。某位黎族先辈极有可能在某个时刻,不小心将鱼与米混合,经过微生物的魔法,意外发现鱼肉居然得以捱过时间的铁锤,没有腐烂败坏。这种长久保存的方法帮助人们度过旱季和食物短缺,因此得以流传至今。
传统的阿塞拜疆盐渍奶酪还用绵羊或山羊皮保存
此外,鱼茶发酸,海南人恰好喜酸。盛夏街头的酸芒果、近年逐渐流行的糟粕醋、王牌蘸水中必不可少的青金桔、酱料王者黄灯笼酱,都是海南人酸的使者。天热得人没胃口时,酸让人开胃,鱼茶一定也抚慰过黎族人的苦夏。
“都是米和海鲜的产物,它糟粕醋火锅高贵在哪了!”
发酵,中国人保存鲜味的智慧
在酸味之外,发酵还带给鱼茶还有特殊的风味和口感,那就是——鲜。
鱼类的鲜味物质本就丰富。在蛋白质降解、脂质水解、碳水化合物的发酵后,鲜味只会更加浓郁。发酵,蕴藏着中国人保存鲜味的智慧。海南的虾酱颇为有名,小海虾加盐研磨发酵成粘稠状,即为虾酱;虾酱表层析出的那一层汁液,就是“卤虾油”;虾酱干燥成块状,即为虾糕。
小时候最怕闻姥姥在家自制虾酱时候窗台的味道,但姥姥煎的焖子拌上虾油就香得头都要掉了。上图源:纪录片《风味人间》,下图就是小编姥姥做的焖子。
虾酱炒地瓜叶堪称海南省省菜,虾酱炒空心菜更是整个岭南地区的经典家常菜。张爱玲在小说《连环套》中写道:“初夏的黄昏,家家户户站在白粉墙外捧着碗吃饭乘凉,虾酱炒蓊(wěng)菜拌饭吃。”蓊菜就是空心菜。《连环套》的主人公霓喜是广东乡下姑娘,十四岁被绸缎店店主雅赫雅买进门,后来在被雅赫雅扫地出门之时,想起了自己竭力忘记的从前和家乡。家乡有丰腴的土地,家家户户有虾酱炒蓊菜拌饭吃,而自己过的是挨饿的日子。
除了中国岭南,东南亚地区也喜欢这个吃法
同样是由海鲜发酵而成的调味品,鱼露的受众群则相对较窄。鱼露是一种汁液调味品,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咸鲜,在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料理中不可或缺。据《食物语言学》的作者任韶堂考证,鱼露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西方普遍使用的番茄酱(ketchup),就来源于闽南语的“鱼露”,“chup”是闽南语中“酱”的音,而“ket”是“腌鱼”的意思,现在鱼露主要原料是低值鱼虾或水产品加工下脚料。
极品的味道总是爱的人很爱,讨厌的人很讨厌
上图源:纪录片《风味人间》
下图源:剧集《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衍生短片
在内陆地区,虾酱和鱼露也许还非主流调味品,但蚝油几乎是家家必备了。很多人都怀疑蚝油里没有蚝,其实是有的。蚝油配料表中的蚝汁,就是蚝肉加水、盐熬制而成。蚝汁虽然并非发酵制品,但也能鲜掉眉毛,因为在熬的过程中,蚝肉中的蛋白质会发分解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多肽等小分子。不过我们在超市里买的蚝油,添加的蚝汁比例并不高,浓稠得“一甩甩半瓶,半瓶甩一年”是因为添加了黄原胶、淀粉等增稠剂。
蚝油开封后记得放冰箱,不然微生物滋生得很快,甚至可能有有毒的黄曲霉素。
无论是鱼露、虾酱还是鱼茶,只要是发酵食物,人类的情感几乎都如此旗帜分明,是爱是恨绝不模糊。无论你对发酵是何种情感,都要谨慎,因为发酵与腐败常常只有一线之隔,两者原理基本一致,只是腐败的过程不受控,常常伴随杂菌污染,其最终产物于人有害或者让人不悦。
真想吃遍这些特别的美食!
图源:纪录片《奇食记》
撰文 | 王枪枪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