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高校年轻干部挂职潮:新时代“新知青”下乡记

  延长权威发布 关注民生动态

  罗子山镇党委副书记 高嘉

  2019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之年,如何做好贫困地区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人通过赴苏挂职锻炼三个月的体会,深刻认识到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以“科技镇长团”、“高校第一书记团”或“高校智囊团”等形式招揽高校人才定期深入贫困地区挂职锻炼交流方式,是发挥高校科研与人才资源优势、促进政产学研深入合作、乡镇经济转型升级,更是推动贫困地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

  从高校选派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的县、镇进行挂职锻炼不仅推进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也更好的发挥了高校服务社会、为高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高校挂职干部有效促进地方和学校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教育及人才优势,通过建设一些综合性示范基地、培训基地、产业培育基地(新型产业实验室)等方式,积极有效地促进高端人才和高端成果的聚集,从而实现地校双方产业振兴、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共赢。

  高校干部可以结合自己在高校的工作特点和特长,发挥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通过有效的与相关部门人员走访对接,洽谈合作,建立渠道,摸清当地产业发展、经济结构、人才需求等状况,加速高校科研成果在地方的落地生根,全面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扶贫成果的巩固提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建立健全高校挂职干部的管理制度,建立岗前培训、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机制。岗前培训方面,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导艺术培养、工作角色转换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绩效考核方面,建立挂职锻炼干部在挂职期间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挂职干部挂职期间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建立明确的奖惩措施。监督管理方面,由于高校干部存在身份双重性,需要乡镇和高校区别对待的同时,更要做到一视同仁的双重管理。

高校年轻干部挂职潮:新时代“新知青”下乡记  挂职锻炼工作和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显著差异,需要重新学习业务知识,部分挂职干部思想上存在学习惰性,缺乏责任意识,锻炼视作走过场的短期行为,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并适应岗位。部分挂职干部面对新的工作岗位,与领导、同事及群众的联系不紧密,不能准确定位、摆正位置,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挂职干部一般都是到异地进行挂职锻炼,在当地人生不熟,多数存在方言听不懂、生活不适应、工作不习惯等问题,挂职期间也兼顾不了家庭,无法及时解决家庭突发情况和实际困难,有后顾之忧。此外,没有充分考虑挂职干部的期满去向问题和建立健全挂职干部后备管理机制。

  为了使挂职干部正确认识挂职工作的意义,淡化“外来者”思想,克服“临时”观念,迅速转换工作角色、融入工作氛围、打开工作局面,成为校地合作的“双面胶”。地校双方特别是地方政府更应该对挂职锻炼干部给予更多的关怀和保障,校地双方要从解决实际困难的角度出发,从日常生活关怀、挂职期满去向两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挂职干部的关怀保障工作,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挂职锻炼工作中。挂职期间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所有参与挂职锻炼的高校年轻干部存在问题与经验分享交流会,这种小型的交流会有利于参与挂职锻炼的高校年轻干部们针对自身情况进行一个整体的检讨,在多方的相互交流中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对自身工作的全面认识,也可以将这些经验更好地运用于其它的工作过程中。

  主办:中共延长县委通讯组

  总编:李国强

  责编:齐祥银
高校年轻干部挂职潮:新时代“新知青”下乡记
  编辑:王靖博

  新闻热线:0911—8614641

  投稿邮箱:7765838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