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泥封古法:信物见证神秘时刻

  泥封也称为“封泥”。泥封的兴起,始于春秋,盛行于两汉。《国语·鲁语》载:“襄公在楚,季武子取卞,使季冶递,追而予之玺书。”注云:“玺,印也;玺书,印封书也。”书信加泥封与玺印而发出给对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亦载:“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释名·释书契》云:“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废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以信验也。”玺印封书往返,是为了防止泄密。

  泥封的出现,源于古代的人们处理公务的需要。在古代,人们因为处理公务的需要,把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简或木札上,封发的时候,装在固定形式的斗槽或口袋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塞进去一块胶泥,然后在这块胶泥上盖上印章,作为信验,也就是凭证,以防私拆。这种钤有印章的胶泥块称为“泥封”,泥封的使用在秦、汉时期就很流行。

  由此看来,泥封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

泥封古法:信物见证神秘时刻  说到泥封,就不能不说印章。古人对于印章非常看重,印章上刻的文字就是信验的凭证,印时所用的印料普通为朱色,上好的印料颜色经久不变,古人所说的“印泥”,其实源于晋朝以前的封缄,那时用的是黏质的、制陶的泥,其法和现在用火漆封信函差不多,加印于印泥以为封缄,就是“泥封”。泥封年代久远,而且流行的时间只在秦汉时期,使用的时间较短,因此,历代收藏家对泥封的收藏都忽略了。

  清朝道光年间,古代的泥封才开始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出土,原来,秦汉时期,人们用完泥封后就随手扔掉了,所以,泥封就被埋于地下,尘封了多年。清朝时,广东的收藏家潘仕诚曾收藏有泥封,他收藏的泥封包括官印、私印共计三百零四枚。清朝的收藏家刘鹗则收藏了上千枚的古代泥封,刘鹗收藏的古代泥封中,秦朝的泥封最少,汉朝的泥封最多,晋朝的次之。

  收藏和研究泥封,非常有益。通过小小的泥封,可以了解古代的官制、法制,以补史书之缺。其次,通过小小的泥封还能考证古文字,而且,泥封刻画精湛,能够使人了解到古代的刻印工艺。
泥封古法:信物见证神秘时刻
  据《邮驿春秋》记载:汉以后邮驿形成了较为庞大完备的通信体系,属于邮驿法与组织管理方面的有隋朝的《大业律》和唐朝的《永徽律》,这些律法有详尽的文件管理与传递细则。古代传递的邮件,就其传递性质而言,实质上就是当代的“机要信函”。同时,由于律法只有邮驿传递官方文件,没有也不允邮驿传递类似当今服务百姓的平常信函,因此,被后人称为“官邮”。

  北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皇帝令“诏中外臣僚,许以家书附递”将官办邮驿夹带个人信函以“臣僚家书”纳入合法渠道。于是邮驿(官邮)传递有了“文件”和“家书”两类信函。明成祖永乐年间,允许商贾成立专司私人信函的民信机构,后称“民信局”。民信局私人经营,寄递信件包裹,汇兑银钱,收取寄费和汇费,成为邮驿传递官方文件的补充形式。此时,才有惠及百姓、完全意义上的“平常信函”。这种传递组织形式,后人称为“民邮”。

  泥封之外,也有火漆和封蜡在古代西方广泛盛行。为了避免重要文件被偷拆,均须用及封蜡、火漆。人们在重要的文件或信件、密件、包裹等的封口处滴上烧化后的火漆,趁热盖上章,这样任何人如果私自打开,都会造成火漆破损。看来,这种封信的方式中外皆通,都是保密所需。

  不过,泥封也有不少的赝品,而且仿造泥封非常容易,因为黏质之泥极易找到,而汉朝和晋朝的印章也不少,造假泥封者只要找到汉朝和晋朝的古印章,印之于泥,泥封就成了。所以,收藏泥封需要认真鉴别真假。

  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个姓袁的文物贩子常常造假泥封,而且他造的假泥封可以以假乱真,从此,世上的假泥封开始大量出现,泥封的真假就不易辨识了。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