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挑战赛#
昨天在门诊看了一位66岁的腹痛、直肠粘膜脱垂的女患,其左手脉寸关沉弦细数,尺沉微。摸右手的时候,一摸,没摸到。患者说:“以前也吃过中药,摸过脉,都说我右手脉太弱了,摸不到!”我又指下用力摸了一下,确实没有。我让患者把手腕略微立起来,果然一下子摸到了,不但不沉,而且很浮数有力,但是沉取减弱。从脉上看,确实存在腹胀满不适。我告诉患者:“你的脉不在正位上,是反关脉。”患者极其茫然的问我:“什么是反关脉?从来就没听说过”。我说:“金庸小说里的段氏一族,都是反关脉,据说反关脉的人都是大富大贵的人!”患者本来因为腹痛,心情郁闷,听我说完,她说:“听你说完,我心情还敞亮了一些。”
脉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关于诊脉的部位,古代分为三种诊法: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
寸口诊法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诊脉方法。寸口诊法始见于《内经》,详见于《难经》,推广应用于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前两种诊脉方法,因为繁琐、费时,且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病人运用不便,而渐渐少用。
寸口诊法的寸关尺,是通过走行于腕关节内侧的桡动脉的跳动变化来判定的。
反关脉的桡动脉穿行于人体腕关节的背侧,不同于正常人的寸口部,而是位于拇指腕侧处,因此中医脉诊的时候,切脉的时候也就在寸口的背面。反关脉有同时见于两手的,也有单独一手。
反关脉最早见于唐代启玄子王冰所著的《黄帝内心经问注》。
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寸口无脉,求之臂外,是谓反关,本不足怪。”
清•林之翰《四诊决微》引邹丹源曰:“此即反关脉也,谓其不行于关上,而见于关外,故日反关也。其部位取法也与正同,然有两手俱反者,有只一手反者……”
清•周学霆《三指禅》:“间有脉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大肠阳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关。”
中医还有一种脉不在正常的脉位,即“斜飞脉”
斜飞脉与反关脉相似,不过却是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侧,向合谷方向伸延,基本切脉位置在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缘中点为关(大致在合谷穴),上为寸,下为尺。寸部也同样触摸不到脉搏,斜飞脉与反关脉一样,有同时见于两手的,也有单独一手。
在这两种生理性异位的脉位中,反关脉的传说显得格外地丰富,尤其是在金庸的《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的一个生理特征就是反关脉,且还是遗传性的,只不过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资料文献显示反关脉也可以遗传。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这么地一段是与反关脉有关的:
保定帝听他们争论不休,这二人是大理国医道最精的名医,见地却竟如此大相枘凿,可见侄儿体内的邪毒实是古怪之极,右手伸出食、中、无名三指,轻轻搭在段誉腕脉的“列缺穴”上。他段家子孙的脉搏往往不行于寸口,而行于列缺,医家称为“反关脉”。两名太医见皇上一出手便显得深明医道,都是好生佩服。一人道:“医书上言道:反关脉左手得之主贵,右手得之主富,左右俱反,大富大贵。
去年大火的《老中医》中,也有一段反关脉的剧情。
当时我就在想,估计是反关脉或者斜飞脉了!果然……
看到这一段我就懵了!反关脉,咋能在手背尺侧呢?斜飞脉也不是啊!呵呵,就不较真了!
下图为人迎脉
人迎寸口脉法,是“寸口脉法”以前,古人广泛应用的一种古脉法,《黄帝内经》用占据脉法一半以上篇章,对这一脉法的诊脉依据、诊脉方法、诊治意义均有系统论述,是当时所有脉法中理论总结和临床应用最多的脉法。该古脉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像相互参照对比,人迎脉在上为天为阳,寸口脉在下为地为阴,二者对比其实就是阴阳对比,以阴阳为纲的“人迎寸口脉法”,体现了中医阴阳平衡的理念。
用人迎脉(喉结外侧颈动脉搏动处)和寸口脉(手寸关尺三部脉中,取其最大者)的大小对比来指导临床,人迎和寸口脉大小相一致的,说明阴阳平调。人迎达于寸口一倍的,说明少阳之气太过,从少阳论治。人迎大于寸口两倍的,说明太阳之气太过,从太阳论治。人迎大于寸口三倍的,说明阳明之气太过,从阳明论治。
趺阳脉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胃为后天之本,诊趺阳脉以候脾胃之气,对于保胃气扶正祛邪有重要意义,故《伤寒杂病论》中,以趺阳脉诊断疾病亦较多应用。
1、浮脉趺阳脉浮多为胃虚。如“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馏,言胃气虚竭也”。此脉浮为胃气虚竭,阳虚里寒,有胃气结而上逆,发为气噎证。
2、数脉“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坠,小便即数”。数为有热,趺阳脉数,为胃中有热,故消谷善食,大便坠。
3、数脉“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径也,趺阳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趺阳脉本为迟缓脉,如果浮而数,为医生误下,虚其里气、邪气内陷,以致脾胃气弱,其脉浮为虚,数则为有热,为脾胃气虚而有热之脉象。
4、浮芤脉“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微弱,四属断绝”。由于卫气虚营血伤,故其脉浮芤,甚则出现宗气微弱,四肢厥冷之证。
5、浮涩脉“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日胃反”。脾约而出现浮涩脉为胃强脾弱,津液枯竭,故大便硬,以麻子仁丸润脾清胃。胃反证是脾阴、胃阳两虚,脾胃虚寒,津液不足,故朝食暮吐。故趺阳脉浮可有虚实之分,涩脉为阴不足,如胃反而出现紧涩之脉,不但胃虚明显,而且寒邪巳甚。
6、滑脉“脉滑则哕,此为医咎”。由医者误治而胃虚,虚气上逆则为哕。
7、滑紧脉“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趺阳脉滑为胃之阳气盛,紧为脾之阴邪盛,寒热相击则胃脾自伤,如同手握刀刃而成创伤。
8、沉数脉“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沉为主里,数为有热,胃中热,故能消谷。如果脉沉而紧,为胃虚寒,故病难治。
9、微紧脉“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微为气虚,紧为里寒,故为胃之虚寒证。
10、紧数脉“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脉紧主脾寒,脉数主胃热,胃热故能食善饥,脾寒则运化不健,故食后胀满”
11、微弦脉“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胜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与温药服之”。脉微为脾胃虚寒,弦为主肝、主寒、主痛,脾胃虚寒,肝气上逆,故腹满而两胁疼痛。
12、伏脉“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趺硬”。“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弱则身肿”。趺阳脉本为沉迟之脉象,如脉伏不出,或推筋按骨而得,则为脾胃虚衰,阳不外达,则身冷肤硬;气虚不运化,则为鹜溏,水湿内禁则为浮肿。
13、伏涩脉“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人,名日关格”。伏脉为胃气虚衰,脉伏不出,虚气上冲,故吐逆。涩则脾虚不运,故食不得,为中焦受阻,故为关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