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本是一项不太受人关注的老年人健康问题,可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制科科长姜玉一做就是16年,这就是让老人“笑做不倒翁”的跌倒预防工作。在“积跬步以至千里”的日日夜夜中,老人的笑容是姜玉最大的期盼,老年人防跌倒意识的提高和跌倒发生率的下降则是给予她的最好礼物。
“大约有五分之一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至少跌倒一次。老人跌倒的后果十分严重,轻者可造成组织损伤、脱臼,给老人带来伤痛;重者可造成骨折、脑损伤,使老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讲起老人跌倒的危害,姜玉总会滔滔不绝,“比如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很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不论发生哪种并发症都很有可能危及生命。但其实,只要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绝大多数跌倒是可以预防的。”
说到这里,姜玉为记者讲述了团队在项目调研中遇到的一位老人。
“那是一位70多岁的阿姨,让人惊讶的是,由于腿脚不便、地面湿滑、缺乏防护措施,她一年在家中竟然摔倒了十几次。胳膊上好几处淤青看着就让人心疼。”姜玉回忆道。
之后,通过老年人跌倒预防项目工作的落地,团队为老人的家中装上了小夜灯、扶手、浴室防滑垫,老人也拥有了自己的助行器。
再去这位老人家走访时,老人说道:“从那以后再没有摔过跤。”这句话让姜玉开心了好多天。
多年来,为了将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做深做细,姜玉带领着团队深入社区、医院、养老院开展调研,发现老人的问题和需求,根据需求设计居民学得会、用得上的防控措施,再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宣传防跌倒知识,普及防控技能,推进环境适老性改善。
姜玉和团队组成了一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经常下到社区为老人科普防跌倒知识,因为被关注,被温暖,老人们总是会拉着他们的手说个不停。在20多家养老院,姜玉和团队成员们送去了楼梯警示条、淋浴椅、防滑垫、防撞条等安全礼包,并给护工进行培训,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保障老人们的安全。
如今在长宁区内,防跌倒服务已经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防跌倒服务覆盖社区、医院、养老院等各类涉老场所,长宁的防跌倒做法也已在全国、全市推广。姜玉和团队的防跌倒研究成果被原卫生部《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多处引用,并在柳叶刀杂志举办的学术会议上交流。
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只是姜玉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十几年来,她围绕老年人及儿童等开展常见慢性病及伤害预防控制工作,参与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进区域慢性病防制信息化系统升级及标准化测量技术应用,促使区域慢病防控提质增效。她组织开展人群调查、重点肿瘤及心血管病筛查惠民实事,持续转化科研成果和科普宣教,服务众多百姓需求。
姜玉和团队取得老年跌倒、儿童伤害和糖尿病相关科研成果后积极转化并在区内推广应用,打造“笑做不倒翁”“漫画健康力”品牌,开发科普作品和健康宣教,持续惠及辖区百姓。近5年主创的科普作品获得各类奖项27项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科普奖项8项次。
主编出版书籍、发表学术论文……在理论研究方面姜玉持续深耕着。个人也获得上海市第十五届“银蛇奖”提名奖,长宁区第十一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长宁区卫生系统首届十大杰出医务青年、长宁区卫生系统十佳公共卫生工作者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姜玉还积极参与到区域慢病及伤害学科及防控人才梯队建设中,牵头区卫生系统“公共卫生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创新团队”“多维度糖尿病管理硕博士创新基地”及“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的建设,带领中心青年团队20余人开展创新型工作,指导论文撰写及课题研究。
因为工作的性质,姜玉的付出总是默默的,但每次看到老人们脸上的笑容,看到老人跌倒数据一年又一年持续下降,姜玉的心中就充满了力量,她说,为居民健康服务没有止境,只要居民们有需求,她就会一直做下去。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撰稿/摄影:赵 立、季佳佳(见习)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