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抗日英雄吉鸿昌后人命运揭秘:悲壮牺牲,后代如何?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934年11月24日,大雪纷飞的北平城,抗日名将吉鸿昌被带出了国民党北平陆军监狱。看着漫天飞雪,他捡起一根树枝,愤然在雪地上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从容就义,时年39岁。

  吉鸿昌牺牲时,他的夫人胡红霞才28岁,就义前,吉鸿昌曾写遗书给夫人胡红霞,言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

  可是英雄一去,他的妻儿究竟将面临怎样的处境?她们是否能绝处逢生呢?

  1949年1月15日,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天津解放了。吉鸿昌的夫人胡红霞及一双儿女在经历了日伪、国民党反动统治达15年后,终于获得了新生。
抗日英雄吉鸿昌后人命运揭秘:悲壮牺牲,后代如何?
  一天,胡红霞在街上看到天津市军管会发布的《告全市人民同胞书》,同胞书上讲,天津解放了,请全市人民不要着急,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活干。

  回到家,胡红霞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儿女,对孩子说,咱们到军管会去。为了让军管会的同志证实他们是吉鸿昌的遗属,胡红霞将自己珍藏了15年之久的吉鸿昌遗像带在身上,并领着女儿吉瑞芝(瑞芝长得非常像父亲)一路打听着来到军管会。

  身体虚弱的胡红霞在女儿的搀扶下,终于见到了军管会参谋长王世英。没想到,早在天津解放前夕,王世英就奉命寻找胡红霞母子三人,只可惜一直苦寻无果。

  此时意外重逢,让他们百感交集。

  原来,1934年,吉鸿昌组织的察绥抗日同盟军在老蒋的夹击下失败后,秘密转移到天津从事抗日反蒋活动。党中央得知后,为了发挥吉鸿昌在西北军的声望,组织西北军的部下起义反蒋,竖起抗日大旗,曾派王世英从上海到天津同吉鸿昌秘密联系,并吃住在吉鸿昌的家,同胡红霞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吉鸿昌被捕后,天津白色恐怖日甚,王世英只好秘密返回上海。

  在得知胡红霞母子三人15年来在天津受尽了屈辱和磨难后,王世英这名坚强的军人也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后来,他按照上级政策,嘱托身边的工作人员,给胡红霞母子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又给她们调整了房子。

  苦尽甘来的胡红霞作诗一首,抒发激动之情:

  陋巷久居似断肠,欣闻天津已解放。曙光升起愁何在,呼儿唤女喜欲狂。翻箱倒柜取遗照,以此为凭寻找党。苦尽甘来未为远,离索之人诉衷肠。”

  从此,胡红霞母子三人和全国人民一样,开始了新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胡红霞作为吉鸿昌的遗孀参加了开国大典。

  解放初期,正是全国掀起剿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为了消除一些群众的疑虑,动员广大的群众积极参加这场运动,揭发隐藏在身边的阶级敌人及敌对分子,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天津市政府决定召开动员大会,让胡红霞带头在会上发言,来控诉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鼓舞群众的斗志。当天津市的领导同志说明来意后,胡红霞光荣地接受了任务。

  不久,天津市召开万人大会,在会上,胡红霞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吉鸿昌由一名旧军人如何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事实,愤怒声讨控诉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秘密杀害共产党人的罪恶。由于她讲得都是亲身经历的事,感情充沛,语言生动,声泪俱下,使在场的人深受感动。

  像这样的报告会,胡红霞一连做了数场,每次都场场爆满。由于胡红霞身体不好,每次报告会她都过于投入,况且她讲得都是她经历的事,每讲一次,历历往事,涌在心头,她都陷入痛苦之中,几天恢复不过来。有一次在天津市妇联组织的大会上,当她讲到吉鸿昌被老蒋杀害的情景时,当场昏了过去。

  天津市广播电台还把胡红霞的发言录音通过电波传向千家万户。很多群众都想亲眼见一见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夫人胡红霞这位伟大的女性,来函和来人邀请的不断。当来者看到胡红霞有病不能前往时,都感到很遗憾。

  为了不使来者失望,胡红霞就动员女儿吉瑞芝代替自己去讲。起初,吉瑞芝担心讲不好,不愿去。胡红霞就对女儿说:

  你爸爸被敌人抓走了,你想不想爸爸?你爸爸被老蒋杀害了,你是怎样的心情?我和你爸爸在美国时,你爸爸去邮局邮寄东西,美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不知道中国,你爸爸就讲我是中国人!我们不是为了宣扬你爸爸,我们是要让人们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换来的,要珍惜。”

  就这样,吉瑞芝从妈妈手里接过了接力棒,继续宣讲爸爸的英雄事迹。

  全国解放后不久,秘谋杀害吉鸿昌的罪犯、天津军统特务头子吕一民被捉拿归案。1950年天津市召开控诉惩治反革命罪犯大会。

抗日英雄吉鸿昌后人命运揭秘:悲壮牺牲,后代如何?  大会召开那天,吉瑞芝在会上作了“为我父亲吉鸿昌报仇”的控诉发言。当她看到亲自密谋杀害父亲的罪犯吕一民后,义愤填膺,火冒三丈,真想把罪犯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会后,这个作恶多端、恶贯满盈的罪犯和其他罪犯一起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图为吉鸿昌的外孙女郑吉安

  全国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胡红霞一家得到妥善安置。儿子吉兰泰安排了工作,女儿吉瑞芝在天津一边工作,一边自修完成了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并于1955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胡红霞因身体不好,组织上让她休息,她怎么也不同意,被安排到天津工农速成学校工作。

  1951年,胡红霞应河南省党政领导的邀请,携子女返回老家,为吉鸿昌烈士扫墓。乡亲们听说吉鸿昌夫人和子女回来了,怀着对烈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家属的关心,自发地从十里八乡赶来一同祭奠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

  转眼间,吉瑞芝已二十三四岁,到成家立业的年龄。时任天津市副市长李中元成了她的月老:天津市民航局飞行大队有个飞行大队长,叫郑慈云,已二十七八岁,还没成家。这个小伙子穷苦人家出身,1942年参加革命,1945年入党。解放后,分配到民航局任飞行大队长,工作积极,踏实肯干。

  李中元把郑慈云介绍给吉瑞芝后,经过接触交谈,两人情投意合,于1956年办理了结婚手续。

  一天,胡红霞把吉瑞芝夫妇叫到面前,对他们说:“你们已成家了,祝贺你们美满幸福。但妈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为了让你们以及你们的后代都记住你爸爸,向你爸爸学习,希望你们的后代在起名字时,一定有个吉字。”

  吉瑞芝回乡祭奠父亲

  吉瑞芝夫妇认为妈妈建议很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就同意了。吉瑞芝生有4个孩子,3女1男。每个孩子郑姓后都有一个吉字。吉瑞芝夫妇不仅向子女介绍他们名字的来历,还嘱咐她们一定要向外公学习,以此来作为激励鞭策他们的动力。后来,吉瑞芝的几个子女都长大成人,并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很出色。

  1964年11月24日,是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3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先烈继承革命遗志,河南省政府准备将吉鸿昌的墓从扶沟县迁往省会郑州西郊新建的郑州烈士陵园内,以便让更多的人瞻仰和接受教育。

  当省领导派人征求胡红霞的意见时,胡红霞从大局出发,同意省里的意见。11月24日当天,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为吉鸿昌墓迁葬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胡红霞领着一对儿女,风尘仆仆从天津赶来参加。当吉鸿昌的灵柩在解放军的武装护送下运抵烈士陵园时,胡红霞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激动地泪水夺眶而出。由于她的感情过于激动,使她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

  经过全力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她却再也站不起来了。胡红霞瘫痪后,吉瑞芝夫妇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任务,吉瑞芝在母亲身边一直守了7年,直到1971年6月21日去世。

  胡红霞病逝后,天津市工农速成学校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天津市的领导也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上有一首挽联对胡红霞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驱敌寇护同志机智勇敢,为革命育后代呕心沥血。

  吉鸿昌夫妇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就担负起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任务,被一些中小学校聘请为校外辅导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走上了正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格外重要。这时,吉瑞芝被调到天津市政协,担任市政协常委兼海外联谊会副主任,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1984年11月24日吉鸿昌牺牲50周年纪念日,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在扶沟开馆。河南省委在这里举行纪念大会,邀请了许多当年和吉鸿昌一起战斗过的老同志参加。

  吉瑞芝利用这一机会,请老同志们讲述当年的情况,她还沿着吉鸿昌当年搞革命的路途进行访问,查阅档案,核对史料。

  虽然她和她的老伴郑慈云已步入中老年,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经过3年努力,终于写出了38万字的《华夏忠魂——吉鸿昌传记》一书,在吉鸿昌英勇就义60周年之际,由河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献给了广大读者。

  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同时也是吉鸿昌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这一年,吉瑞芝格外忙碌。

  1995年9月3日,全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吉瑞芝作为特邀代表光荣出席了大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她进行了采访;之后,全国政协和妇联也邀请她出席会议并在会上发言。

  接受采访的吉瑞芝说,宣讲父亲的英雄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是的,英雄虽故去,浩气永长存。吉鸿昌烈士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珍惜和平、奋发向上、建功立业。

  转自:鉴古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私信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