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改造故乡,温暖童年空间

  2022年以来,云南连心社区公益基金会联合曲靖、楚雄、玉溪、昭通等地的县域公益组织,为14名“故乡的孩子”改造了14间宝贝小屋,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得到改善。云南连心社区公益基金会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一束光从窗户进入,房间明亮了起来,10岁的毛毛(化名)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是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麒麟初心”)今年为第四个孩子改造的房间。这两天,毛毛(化名)和有残疾的爸爸正在收拾杂乱的房间,施工队为他们原本没有窗户的房间开了一扇窗户,之后还将粉刷墙壁、平整地面。不久,毛毛将拥有一间自己的小屋,里面有自己的新床、新书桌和新柜子。

  为救助、帮扶、服务云南省内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022年,云南连心社区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连心基金会”)与省内20余家县域公益组织共同实施“故乡的孩子同行计划”,“改造宝贝小屋”是该计划中的一项。截至目前,曲靖、楚雄、玉溪、昭通等地的机构,已为14名“故乡的孩子”改造了14间宝贝小屋,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由此得到改善。

  在小小的空间建立归属感

  6月的一个周五,是住校的孩子们放假回家的日子。麒麟初心负责人郑红琴和两名社工带着爱心人士捐赠的床上用品,前往小蓉(化名)和小蕊(化名)家,为这两个女孩布置房间。

  14岁的小蓉和10岁的小蕊,都是爸爸去世,妈妈离家出走失去联系,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时候,小蓉和有残疾的奶奶睡一张床,两年前,她搬到堂屋里一张破旧的沙发上睡;小蕊一年前搬进了楼顶一间没有窗帘,只有床和凳子的房间。

  今年6月,麒麟初心为这两个女孩改造了房间。新的床和床品、窗帘、衣柜,带书柜的书桌,让两个女孩欣喜不已。床还没铺好,小蕊就迫不及待地趴在软软的床垫上不愿起来,看见粉红色床单上的小鱼,她开心地说:“我好喜欢啊。”

  “我们这次来布置房间,是要引导孩子学会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在自己的小小空间里建立拥有感和归属感。”郑红琴说。

  云南20余家县域公益组织在对“故乡的孩子”走访中看到,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一些孩子要么和大人睡一张床,要么睡老旧的沙发,或是两条凳子搭建的“床”。有的房间堆满杂物,潮湿、昏暗,孩子写作业只能趴在床上或是小板凳上。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私人空间,摆放自己喜爱的装饰和物品。”连心基金会项目负责人杨琳说,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隐私,记录私密的想法,情绪波动时,一个独立的房间可以成为调节情绪的地方。独立的房间可以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也让孩子学会独立管理和规划空间。

  在玉溪市通海县,当16岁的奇奇(化名)走进改造好的房间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过去那个暗淡杂乱的房间消失了,铺着新床品的小床上,放着小熊和小兔毛绒玩具,书桌上铺着绿色格子的桌布,花瓶里的康乃馨花枝上,挂满了社工和志愿者给奇奇的祝福。

  李皓是参与奇奇房间改造的志愿者之一。第一次走进奇奇家时,看着坐在床上架个小桌子写作业的奇奇,李皓一阵心酸,“就特别想去帮助她”。在房间改造中,她和其他志愿者亲力亲为。为省几百元的搬运费,他们来来回回一袋袋地扛水泥;找不到刷墙的工人,他们自己动手,把房间从里到外全部刷白。

  在“宝贝小屋”的改造中,一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不仅出资也出力,资金预算、计划、施工,每个环节都与孩子和他们的监护人讨论、商量,尊重本人意愿,改造过程中也让孩子参与,根据孩子的喜好来添置物品。

  两年来,社工们发现,拥有了自己房间的孩子,生活卫生习惯发生了许多改变,他们学会了整理房间,有的还邀请同学到家里玩。

  “青春期的孩子社交需求增加,独立的房间让他们有了与朋友私密交流的地方。”杨琳说。

  用多种方式回应孩子们的需求

  生活在玉溪的婷婷(化名)曾经写下她的心愿:“如果我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我希望墙壁是白色的,窗帘是粉红色的,还想要一面长长的镜子,如果能有一个书桌就更好了,就不用蹲在小凳子上做作业了。”

  2023年,她真的有了这样一个房间。玉溪市阳光零柒陆志愿者协会的社工和志愿者们,把婷婷家的一部分空间隔了出来,让一直和爷爷奶奶睡的婷婷有了一个自己的房间。

  多年前,社工叶倩雲第一次见到婷婷时,上三年级的她严重营养不良,身高只有1.06米,头上有斑秃。但她有很强的生活能力,7岁时就会做饭、砍柴,平时爷爷奶奶去地里干活,她就在家负责做饭。

  “故乡的孩子同行计划”开始实施后,叶倩雲和她的同事通过入户陪伴、“宝贝小屋”改造、“宝贝激励金”发放、“宝贝礼包”发放等方式,为婷婷提供关爱服务。“婷婷成绩不好,我担心找不到资助人。但爱心人士仍然捐助了她,并没有因她学习不好而放弃。”叶倩雲说。

  在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的陪伴下,之前因胆怯不太爱说话的婷婷变得与人亲近了。在学校里,天冷时,她会去教室接一杯热水给志愿者;在家里,她带社工去自家菜地摘菜,做饭给大家吃;常常在微信上和社工聊天,发生活中的照片。一次她生病住院,叶倩雲买了零食去医院看她,她撒娇地说:“你怎么才来看我呀?”叶倩雲看到隔壁床每天都有妈妈陪伴照顾的小男孩,瞬间理解了婷婷的心情,“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妈妈”。

  “一次次的入户陪伴,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爱,使他们发生了改变。”杨琳说,“故乡的孩子”除了居住环境差以外,还面临着家庭经济拮据、缺乏陪伴等问题。因此,“故乡的孩子同行计划”的服务内容是根据社工们的前期调研来回应孩子们的需求和共同面临的困境,如走访家庭、改造“宝贝小屋”、发放“宝贝激励金”和“宝贝礼包”。礼包里有满足孩子小小心愿的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还专门为青春期的女孩配备青春期生活用品和相关的青春期困惑小贴士,为困难家庭发放有收纳箱、卫生纸、洗衣粉、大米、油、被子等物品的家庭箱。同时,还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玩游戏、做作业、爬山,组织游学、集体生日会、成长营等。

  成长营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项活动。
改造故乡,温暖童年空间
  自从参加了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益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益家”)组织的两次成长营后,曾经沉默、反叛,说小学毕业就不上学的青青(化名)像变了一个人,渐渐开朗了起来。今年暑假从成长营回家后,开心地和爷爷奶奶分享成长营的事情。她的学习成绩从上学期年级100多名上升到了年级第二名。“我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就把爷爷奶奶接去城里享福。”她说,“以后我也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去帮助那些弟弟妹妹。”

  不少孩子在成长营结束时依依不舍。今年暑期,返乡大学生杜海(化名)在益家组织的成长营担任志愿者,晚上睡觉前,他给孩子们讲大学里的生活,给他们放电影、音乐,他负责的两个男孩晚上都要和他睡在一起。成长营结束时,其中一个男孩抱着他,泪流满面。后来,他经常用哥哥的手机给杜海打电话,讲他家里的日常。

  集体生日会也深受孩子们喜欢。生日会这天,资助人、爱心大使会被邀请来一起参与。

  2023年12月的一天,陈军志等25名爱心大使、捐赠人与多家爱心企业相关人士前往曲靖,参加了麒麟初心为5个乡镇30余名“故乡的孩子”举办的集体生日会。

  他们和孩子们一起前往景区,乘坐慢悠悠的小火车,手拉手走过玻璃栈道。在生日会场,村里的孩子都来帮忙布置,吹气球、挂彩条、打扫卫生,忙得不亦乐乎。玩集体游戏时,孩子们都喊着“再来一次、再来一次”;才艺展示时,大家争着表演《孤勇者》《黄河在咆哮》“科目三”等。他们还愉快地唱生日歌、点蜡烛、许愿、切蛋糕。“我被那份温馨和欢声笑语治愈了。”陈军志说。

  另一名爱心大使李奕欣发现,排队领取食物时,孩子们排成一排,很有秩序;烧烤时,孩子端着碗,围着坐成一排,有礼谦让;结束时,他们帮着工作人员一起收拾现场。

  不久前,李奕欣读到12岁的金金(化名)写的一首诗:“没有你们的日子,日光变得阴冷,月光变得暗淡。太阳成了你的轮廓,却带不给我温暖;月亮成了你的笑容,却一点儿也不亮堂。我要把你们想象成什么,才能减少一份思念?”

改造故乡,温暖童年空间  在李奕欣看来,诗“是写给父母也是写给社工的”,它流露出孩子对爱的渴望。

  “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社工们是令人敬佩的。”李奕欣说,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扎根村庄,争取各种资源为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并用自己的力量影响孩子们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连心基金会“故乡的孩子同行计划”项目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4年,截至10月31日,该项目筹得善款100余万元,27家县域公益机构的社工们陪伴服务了452名“故乡的孩子”;志愿者、捐赠人等1664人次参与到陪伴服务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