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记者 咸文静
今年42岁的韩石是青海省交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的党委书记、主任。2002年大学毕业后,这个撒拉族年轻人投身青海交通建设,先后参与了平阿高速公路、拉脊山隧道、德香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见证了青海交通发展最为迅速的20年。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就拿我最熟悉的交通领域来说,这20年,我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从‘十五’的200亿元达到了‘十三五’的1649亿元,公路里程从不到2万公里突破8.5万公里,高速公路完成从‘零’到‘千’的跨越,达到4101公里。”
正如韩石说的那样,到去年年底,青海省公路总里程达8.62万公里,实现了所有市州和30个县级行政区通高速,100%的县级行政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
高质量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青海基础设施建设。一项项数据背后,是越来越多地连接并进入织密的交通网络,成为大美青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这些年里,青海建设出了一批科技含量十足的标志性工程,充分体现了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青海担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青海第一桥——海黄大桥。作为连接海东市与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过河通道,是青海首座大跨径双塔双索面钢混叠合梁斜拉桥,主跨跨径居同类型桥梁国内第四,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大跨径桥梁。”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不仅是空间上的联通,更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纽带。一项项数据背后,是一条条不断延伸的致富路、发展路、振兴路、幸福路。
循隆等高速的建成通车,结束了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不通高速路的历史,带动了化隆回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和循化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平互大与大湟平公路建设,成为连接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县的一条重要交通枢纽……这些年,青海省以互助、循化等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为主战场,以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建设,解决了这些区域内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提升了各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群山之中、江河之上;偏远乡村、戈壁荒漠。交出“品质、便捷、绿色、安全”交通发展成绩单的青海,从未停下攻坚克难的脚步。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西北地区走上持续、快速发展轨道。对于青海来说,交通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留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交通运输路网框架搭设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升。”韩石告诉记者,“十四五”时期,青海将对标对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要求,不断构筑高效的快速网、打造完善的干线网、织密广泛的基础网,强化三张网衔接有序,相互融通,推动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青海日报》(2022年10月17日 第14版:特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