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全称“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自1996年首展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2024年举办的为第15届。我对历届航展只是关注,从未参观过。2024年有幸参加实地观展,甚是喜悦与兴奋。喜悦我国军工与航天航空单位与科研人员所创造的巨大成果,兴奋我国工业制造能力的飞速发展。
参加展会,也是一波三折。开始没有经验,错将黄牛网站作为了航展的票务网站,还多预付了20%的门票费用。由于展会门票是实名制的,特别是专业日观展人员需要网站后台审核。而2024年珠海航展公司加强了对黄牛倒票的打击力度。所有申请限制了IP,同一IP不得重复申请多次。这一举措成功断了黄牛们的倒票行为。直到距离航展还有10天,黄牛在购票无望的情况下,才全额退了款。这个时候,只有每天上午九点在官网上蹲守,开放日3天,每天只放出1000张门票,连蹲了两天,9点一过,页面就刷新不了了,再过两分钟,全部售罄。11月2日9点45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登录了购票网站,居然专业场还有余票,迅速拍下申请,为保险,连拍了3次,前两次被拒,第3次通过后,立即付款。这个时候买机票肯定是不行了,合肥飞珠海的机票已经涨到了2000多。再一看珠海的宾馆,是一房难求!普通的标间在珠海机场附近已经全部售空,外围的房间也有大幅的提价。没有办法,只能采取了迂回战术。11月12日下午的高铁合肥到广州南,在广州南站附近的小宾馆住一夜,11月13日一早从广州南始发的城际铁路到珠海的明珠站,再到珠海市体育运动中心乘坐专线到斗门莲洲机场参观无人机无人船专场。11月13日晚住宿在拱北珠海站附近,11月14日一早乘坐城际铁路到珠海航展主馆。在这之前一切计划周详,严密。下面就来谈谈这次参观航展的观后感。
一、无人作战平台,初显锋芒
珠海航展第一次拓展了航展空间,将航展分成三个各自独立的展示空间,分别是专门展示无人机、无人船的斗门莲洲机场,可俯瞰整个珠海机场利于摄影的金凤台观景平台,容量巨大的珠海航展主场馆。由于近些年中国无人装备的飞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先进无人装备,特别是无人机。当前的俄乌战场上,陆军士兵,对于无人机的“上帝视角”下的攻击,基本是束手无策和被动挨打的状况。通过无人机的视频回传,分明能感受到士兵的无奈与绝望。
近年来,由于低空经济的兴起,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与需求大量涌现,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民营企业进入无人机的研制领域与产品市场。无人机的型号的研制形成了“井喷”式的发展。很多企业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
此次无人机无人船展区,展示了大量的无人作战装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双尾蝎”无人机。以“双尾蝎 B” 为例,其机身长度 8.8米,翼展 18 米,机高2.7米,航程可达8500公里,升限可达10000 米,最大起飞重量 4.35 吨,最大载重 1.95 吨。它具有滞空时间长(最长可达46小时),任务载荷大(最大起飞重量4.35吨),航电系统先进等特点。是一款可完成侦察、火力打击、电子干扰、中继通信等多任务平台。目前已装备中国空军。原来这个“双尾蝎”本来是腾盾公司为顺丰快递研制的物流货运飞机,谁成想,一问世便被中国空军看中,入列成军。
“九天”无人机也是此次航展的明星型号。翼展达 25 米,最大起飞重量 16 吨,最大载荷能力 6 吨,标志着中国无人机跨过 10 吨级门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能够携带更多的设备和物资,执行更复杂多样的任务。采用大展弦比的平直机翼设计,这种机翼设计有助于提高无人机的升力系数,使其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空气动力,从而实现更好的飞行性能,如更远的航程和更长的滞空时间。拥有积木式机体架构、开放式系统架构,具备高环境适应能力和广谱态势融合感知等任务支持能力优势,能够按照用户要求,灵活扩展并持续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作战需求。机翼下方的 8 个外挂点可携带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同时,其配备的异构蜂巢任务舱可释放蜂群无人机,对目标区域进行侦察和干扰,为打击行动提供更全面的情报支持和战术配合,实现察打一体的作战效能。
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广泛,可能涵盖应急通讯、国土调查、高层建筑消防、物流运输、电力巡检非常多的领域。军事上更是有取代有人作战平台的趋势。此次航展不仅有大量的无人机,更有无人船艇。其中由中国船舶研发的“虎鲸”号大型无人作战艇,也是一个海上“明星”。该艇采用三体船型,总长 58 米,型宽 23 米,型深 4 米,设计吃水 2 米,排水量 420 吨 。这种三体船型设计在高速航行时兴波阻力更小,能够提供更高的航速,同时主甲板更宽,横稳性和适航性更好,可在 5 级海况下正常工作,7 级海况下正常航行。配备柴电双模推进系统,续航能力超 4000 海里,最大航速 40 节,使其能够在中远海执行长时间的作战任务。船体采用了隐身设计,其多棱面的侧面可以极高地反射掉或者吸收掉雷达波,外形科幻,隐身能力突出,有利于隐蔽突防,提高了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武器系统装备了4个通用垂直发射装置和遥控武器站。还可搭载无人机、拖曳声呐等任务载荷。可以在未来独立担负远海侦察、监视、封锁等类型的作战;同时也可作为舰队的前卫担任舰队的伴随掩护和支援任务。
另一款明星无人作战平台——“机器狼”。由机器狗装备了武器而得名。无人化的陆地作战平台,向一“大”一“小”两个方向发展。“大”就是将无人平台以车载或履带坦克底盘为载体,集成种类更多、功能各异的兵器与装备,作无人化的改进,制造出火力更强、作战距离更远的主战平台,以实现未来真正的战场无人化。“小”就是将侦察与作战平台尽量小型化,以完成未来特种作战的近距离隐蔽侦察与伴随火力掩护任务。比如我军侦察营装备的扑翼侦察鸟,就有外形隐蔽性好,噪音小等特征。此次航展还展出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研制的,由高强度轻质合金制造,装备6管转管机枪,载弹量1000发的“机器虎”。可以为在敌后特种作战的小组提供强大的伴随火力支援。
二、空军作战飞机,专精并进
空军的作战飞机展示历来是航展的“主菜”。一来飞机的装备技术水平是空军的整体战斗力重要体现,二来对于军迷来说,航展的重要内容就是近距离的看飞机,看飞行表演。
此次航展对于空军来说,有几个“亮点”。一是新机型多。有我们首次亮像的歼―35,有俄罗斯最新的苏―57,还有海军首次参展的歼―15T,空军的歼―16、歼―20、歼教―10、运油―20等等。
空军战斗机一般按“代”际划分。一代机,指20世纪40、50年代出现的喷气式飞机,在速度和高度上较传统的活塞式战斗机优势明显。代表机型:德国的 Me – 262 战斗机 、F – 86 “佩刀” 等;二代机,指20世纪50-70年代航空技术进一步发展战斗机在高空高速性能方面得到巨大提升,并开始装备空空导弹和搜索跟踪雷达。代表机型:米格 – 21 、 F – 4 “鬼怪”Ⅱ 等;三代机,指20世纪70-90年代空战理念更加注重空中格斗和机动性、多用途性,同时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战斗机航电系统的升级提供了条件。代表机型:F – 15 “鹰” 、苏 – 27 等;四代机,指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隐身技术、先进航电系统和高性能发动机技术的成熟,为应对现代战争中复杂的电磁环境和高强度防空系统出现的一代战斗机的总称。发动机采用了矢量推力技术、高机动性武器系统内置航电系统进一步优化,目标多手段感知能力提高,并加强了隐身能力。代表机型:苏 – 35 、F – 22 “猛禽” 、歼 – 20 等。五代机或称四代半是目前各国正在探索与研究的,更加智能、更加高速的下一代战斗机。
此次航展展出了我国最新型的歼-35A型战斗机。它是空海一体的多用途战斗机采用总体 / 气动 / 隐身一体化设计,为单座、双发、翼身融合、双后掠外倾垂尾、全动平尾的正常式布局,以制空作战为主,兼顾对面作战,主要遂行夺取并保持制空权任务,可打击敌方三 / 四代战斗机、地面 / 海上防空力量,拦截敌方战斗机、轰炸机、巡航导弹等空中目标。隐身能力在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光学隐身等多方面达到了 “世界第一” 水准。采用隐身性能更优的气动和结构一体化设计,机身流线造型贴近空气动力学最佳曲线,有效减少反射信号;应用新型隐身材料和涂层技术,从源头上抑制机身在不同波段上的雷达反射;尾喷口温控系统优化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红外和声学隐身方面表现出色。动力系统采用全新的涡扇 – 21,最大推力达到 9.2 吨,推重比达到 8.5,与西方同类战机 F-35 的 F-414 发动机性能相当,未来目标发动机将是涡扇 – 19,其推力预计可达 10 吨,可进一步提升综合作战能力。腹部主弹舱容纳空间较大,可携带 6 枚中远程空空导弹,无需侧弹舱就能在确保隐身的前提下实现大载弹量,新型可折叠弹翼的霹雳 – 15e 导弹是其 “好搭档”,该导弹射程可达 145 公里,自用版甚至超过 200 公里,可在更远距离外发现、锁定并打击目标。歼-35A的问世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
此次航展的飞行表演相当精彩。一是最新的五代机的飞行。中国首次公开展出的歼-35,俄罗斯最新的五代机苏-57。都作了公开的飞行。特别是俄罗斯的苏-57,由俄罗斯功勋飞行试飞员谢尔盖·博格丹驾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是体现苏-57高机动性能的,时长约12秒的“落叶飘”。飞机从空中呈无控状态如落叶般自由下落,象一片秋风中的枫叶,可在刹那间,发动机工作飞机迅速改出。苏-57装备了矢量喷管发动机,具有极高的机动性能。同时梯型的翼身融合又为飞机提供了巨大的升力。另一个飞行动作是大角度的降落,在航展观众区能清楚地看到苏-57巨大的机身从空中俯冲下来,迅速摆正机身,对正跑道马上机轮触地。一气呵成!飞行员胆大心细的飞行动作与飞机良好的机动与操控性完美结合。让人看了大呼过瘾。
除了少量的单机与双机编队飞行外,更精彩的专业的飞行表演队的飞行表演。此次航展的飞行表演队有三只,俄罗斯的“勇士”、中国的“八一”、中国的“红鹰”。由于14号天气原因,“红鹰”没飞。看了“勇士”和“八一”的飞行表演。其中俄罗斯的“勇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勇士”使用的是飞机是苏-35S重型战机。一般的飞行表演队都会使用轻型的飞机能灵活完成飞行动作与飞行表演。这样会更易在空中快速灵活地变换队形。而世界上只有两个飞行表演队是使用重型战机作为表演机型。一个是俄罗斯的“勇士”使用苏-35S,另一个是美国的“蓝天使”使用F/A-18“大黄蜂”。由于苏-35S外形比歼-10C更大,翼展更长,整个飞行表演的效果要更加震撼。机身的红蓝白三色涂装分外醒目,飞机的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当6机编队从机场通场时,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三、陆军火力兵器,老树新花
以下是2024年珠海航展上的一些陆军武器:
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
VT-4A1主战坦克:在VT-4主战坦克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进,坦克上面挂载了小型无人机,能够帮助坦克完成空中视野的拓展,同时旁边放置小型无人车,构成了有人/无人协同的作战方队,提升了整个部队的生存能力和打击能力。VN-20步兵战车:该车从上届航展中的轻装炮塔,换成了重装炮塔,车尾两侧还加装了两座遥控武器站,用于打击尾部的敌人,避免被“偷屁股”。
火炮与火箭炮
SH-16A轮式自行火炮:实现了全系统一键操控技术,从火力的展开、装弹到调炮、发射和撤收均可一键完成。选用52倍口径155毫米身管,8×8轮式装甲底盘保证了防雷、防弹效能,还可以满足在各种底盘上的模块化更换,在供弹方面使用了“弹匣”的设计,预装弹药的“弹匣”可以进行一体化更换,是全球首款采用该技术的轮式装甲自行火炮。SR-5机动式远程火箭炮:新加装了天线以强化通信能力,可不依赖指挥车单独行动,驾驶室两侧和车顶都加装了一组附加装甲用于抵御聚能战斗部的袭击,可发射的弹药种类也更加丰富。
装甲车辆
VN23型轮式装甲车:配备了搭载榴弹发射器和12.7毫米重机枪的双模遥控武器站,意味着现代战争中一线和二线不再有明确界限,短兵相接或成家常便饭。VN22 6×6轮式装甲车和VN23 8×8轮式装甲车:完成了国产纯血换代,以“中国心”驱动“强战力”,配备了全新的发动机和AT全自动变速箱,大幅提升了承载和机动能力,满足了人员运输和火力配置的需求,实现在复杂地形的高速行驶及在狭小地域的自动转向“黑科技”功能 。车辆还大幅提升了防护能力,防弹、防雷均达到国际4级标准以上,此外还配备了无人机侦察模块、反无人机防御模块,大幅提升产品战场生存能力。
无人作战系统
VU-T10中型无人作战系统:新一代地面无人装备的旗舰产品,采用混动模块,续航时间长,上装采用模块化设计,目前可以搭载包括7.62毫米通用机枪、30毫米火炮和各类型的反坦克导弹等,不仅能够独立完成反恐巡逻任务,还能够配合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协同作战。配备了系留式无人机形态的通信中继系统,将操控距离提升至25千米以上,以满足远距离操控。
金雕500A无人直升机:采用无尾桨的设计,比传统的无人直升机长度缩短了三分之一,易于携运。可挂载多种弹药、光电设备等任务载荷,用于执行战场侦察、目标定位、照射引导、精确打击和毁伤评估等战术任务,同时具备垂直起降能力,战斗准备时间短,战场环境适应性强。
电子对抗及防护装备
VE37综合电子侦察干扰车:具备网电态势感知、电磁干扰阻断的能力。车顶中部的天线组可以升降,在升起后可展开在车顶中部的全部天线,车上竖琴状的天线具备通信干扰的功能,顶部的天线用于通信侦察,二者的目标对象都是敌方无人机通信链路,敌方战术超短波电台,敌方地空/空空通信链路和敌方的L波段导航定位终端。车顶中部天线后方的则是用于雷达侦察干扰的天线,也采用了升降式设计,其目标类型为机载对地监视雷达、机载火控雷达、战场侦察雷达和炮位侦校雷达。VE38末制导综合防护车:车顶的雷达负责目标探测跟踪无人机、直升机和精确制导弹药等目标,上层结构中右侧的干扰设备用于干扰卫星制导弹药和无人机,左侧的光电窗口则通过光电跟踪和激光压制干扰来袭的红外/电视导引头和直升机/无人机的光电吊舱,上层结构的底部则是用于无线电简易爆炸遥控装置防护的设备,可干扰用于起爆简易爆炸装置的遥控器、对讲机、WiFi和手机信号,上方还有激光/毫米波复合告警设备,车尾还有专门的空调设备。DS1伴随式电子对抗系统:专门为机动部队研制的一款电子防护装备,采用新一代6×6轮式装甲底盘,凭借多样的电子化上装,可以满足机动部队防御导弹、自杀式无人机、遥控炸弹等各类型的热点威胁,同时可以对敌方通信、雷达进行有效侦察与压制。以软件定义的方式进行集成,确保“敌不通、我不扰”,在机动突击伴随、要员防卫等任务中,为机动部队提供可靠的“电子护盾”。
轻武器
包括20式新枪族以及配装新枪的各类弹药,外贸的191枪族也十分亮眼,其中既有适配北约7.62×51毫米弹药的精准射手步枪,也有发射7.62×39毫米子弹的突击步枪,还有更常见的5.56毫米口径的突击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