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7日体育专电 题:奥运典故“八朝汇”,新华“老记”十日谈——《奥运“老记”Talk Show》系列视频节目把奥运“拉长了看”
新华社记者 刘旸
不用陈年老酒开胃,就体会不到刚刚开席的里约盛宴的千滋百味。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堪称新中国奥运功业的隆重开篇,里约已经来到第九章节。新华社制作的十集系列视频节目《奥运“老记”Talk Show》存真相、去雕饰,带着体育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思想情怀与知行温度,在浩瀚的奥运史海中抽丝剥茧,为中国体育事业捻穴把脉,还原历史截面,抛出纵深的维度——奥运会,拉长了看别有一番韵味!
(小标题)从“靠跑靠吼”到“手机上的奥运”
故事从那个通讯处在“刀耕火种”的年代讲起。无论是许海峰的中国奥运史首金,还是亚特兰大百年奥林匹克公园爆炸案,新华社记者都是“靠跑靠吼”抢到了快讯首发。
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高殿民不仅在第一时间确认夺金,还要确认是洛杉矶奥运会的首金;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杨明冒着生命危险探访爆炸现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破警戒封锁。凭着一股韧劲,他们都抢到了首发!
然而,这掩盖不了技术落后的事实。传一张图片要半个小时;中文稿件需要做孔编码;报房暗室等技术保障是不可缺少的“拐棍”。
与时俱进,奋起直追。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新华社前方报道团已经人手一部手机,实现移动发稿,并且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步进入数码照片时代。
经过与国际奥委会和东道主奥组委的多年协商,新华社终于挤进VLAN小组(虚拟专用网络),在奥运会报道的资源卡位竞争中与西方通讯社平起平坐。里约奥运会也将成为各国媒体大展拳脚,展现各路技术神通的平台,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的采编播、VR全景、机器人写作等新形式报道将逐一亮相。过去我们在努力追赶,而现在想的是如何领先。
(小标题)新华美女与中韩破冰
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中韩还没有建交,双方隔膜太深,韩国媒体像渴望发现新大陆一样渴望了解中国。而新华社一位美女工程师在促进中韩两国人民交流了解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她的名字叫做潘梦涵,明眸皓齿,穿上旗袍是一位中国风的古典美女。每天都有韩国媒体慕名前来采访,要求刊登照片。有的韩国记者向新华社报道团负责人哭诉,如果采访不到潘梦涵就没法回报社交代。还有很多韩国市民排队要一睹佳人容貌,还有要求合影签字、甚至请客喝茶的。
人高马大、神形俊朗的新华社记者曲北林当时除了报道重任外,还肩负一项艰巨任务——保护好潘梦涵。一边是刚刚改革开放,还不习惯直白露骨地赞美女性的中国记者,一边是受到多年妖魔化中国报道影响,不习惯也不了解真实中国人形象的的韩国媒体。奥运会拉近了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
(小标题)良谏促两岸共擎火炬
现任新华社体育部主任的许基仁有10届夏冬奥运会的报道经历,而这一切起始于1992年的巴塞罗那。他有一个“遗憾”,一个“得意”。遗憾的是,没有到现场看一场“梦之队”的比赛;得意的是,在他的积极游说下,组委会调整了火炬接力次序,使来自中国和中华台北的火炬手传递交接,促成了握手拥抱、共擎火炬的感人画面。
当时李登辉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关系还很紧张。中国选了6个代表,中华台北选了2名火炬手。起初的顺序是首钢的火炬手王建平传给西班牙火炬手,再传给中华台北一位15岁的击剑选手颜志行。
许基仁与同在塞维利亚采访的杨明商量,建议组委会让王建平直接传给颜志行,这将是历史性的一刻。借助奥运圣火的光辉,两岸火炬手有了一次象征着团结、和平、友谊的精神传递。
当这张照片刊登在新华社出版的《奥运快报》上时,许基仁激动万分。在奥林匹克旗帜下,运动员可以超越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肤色等各方面的隔阂。人与人之间、同胞之间的交流,都凝聚在这张图片里了。三千多字的报道,如流水般一气呵成。
(小标题)兴奋剂,如影随形的关键词
“悉尼大捷”,中国队获得28枚金牌,是在与兴奋剂做不懈斗争,与外国媒体做舆论斗争的情况下斩获的。
悉尼奥运会前,中国奥委会发现多名选手血检结果超标,果断将27名选手除名,其中包括有希望获得奖牌的马家军长跑运动员。西方媒体不遗余力地炒作,各种讽刺挖苦打击,死抓不放、含沙射影、旁敲侧击,营造对中国选手不利的舆论环境。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国媒体,以事实为依据,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现给世界。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拿了冠军,最后50米自由泳速度超过了男子同项目冠军的速度。外国媒体就此质疑叶诗文,甚至整个中国游泳队服用兴奋剂!
游泳运动员出身的新华社记者周欣从那天起就写稿和外国媒体抗争,给国际泳联以及相关网站写信抗议。包括NBC、BBC、ABC在内的许多西方媒体到新闻中心来采访她。周欣像浑身长满了嘴,成了中国游泳的新闻代言人。她的据理力争,赢得了国际泳联的尊重与认可,最终吸纳她为国际泳联新闻委员会的委员。
有着11届夏冬奥运会报道经验的资深记者江红在节目中说,“我们反对使用兴奋剂,反对以任何不公平的方式盗取金牌,骗取荣誉,但也反对某些国家的媒体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人身攻击。对自己的问题语焉不详,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他们欠中国人无数个道歉!”
(小标题)悲剧、喜剧和闹剧
希腊是神话的故乡,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发生了很多神话般的故事。
马修·埃蒙斯的悲剧从雅典开始,一直持续到伦敦奥运会。在男子步枪3X40决赛当中,埃蒙斯最后一枪只要打7点几环就能拿冠军。可他居然脱靶,将金牌“送”给了中国老将贾占波。北京奥运会上,埃蒙斯同样是最后一枪7点几环就能夺冠的情况下,打出4.4环,把金牌又“送”给了中国运动员邱健。伦敦奥运会时,仍然是最后一枪,他仅打出了4点几环,从银牌降成了铜牌。
中国女排时隔20年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是雅典奥运会的一出喜剧。新华社记者徐征预制了一篇中国夺冠的稿件,打到0:2落后的情况下,徐征不得不调整文风和材料,修改成中国队失利的稿件;连扳三局后,徐征不得不再次推翻重写。中国女排带着记者一起,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刺激!
雅典的闹剧在体操场上。28岁的俄罗斯体操老将涅莫夫在单杠上做了非常完美的动作,但分数很低,只排在第六位。全场嘘声四起、跺脚聒噪,比赛无法进行。裁判迫于压力,居然现场改分,但提高幅度很小,观众不依不饶。最终涅莫夫站出来,做手势安抚观众,彰显大将风度。
体操男子全能比赛中,出现的争议更加匪夷所思。韩国选手梁泰荣动作起评分是10分,但裁判少给了0.1。结果梁泰荣从金牌掉成了铜牌。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奥委会、体育仲裁法庭,不停地审视和调查,最终承认误判,但拒绝把金牌颁发给韩国选手。
(小标题)2008年后,中国读懂了奥运
球迷熟悉新华社记者徐济成,更多源于他篮球评论员的身份,他在北京奥组委和主新闻中心的工作经历,可为人们提供近距离观察理解奥运会的视角。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美联社大型项目主任巴德兴高采烈地对“大徐”说,“张艺谋是个魔术师!从泛美运动会开始,我看了20几个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没有一个能看完的。今天没看过瘾就结束了。每一个场景、故事,都能吸引和打动我!”
一个开幕式扭转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奥运会对中国而言不只是一个体育盛会,而是一次民族凝聚力的集中迸发:鸟巢里的观众在唱国歌,新闻中心的志愿者在唱国歌,警戒线外的几十万群众全在唱国歌,此起彼伏,异常壮观。
中国为了举办奥运会花销不小,但大都和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改善结合在一起,让奥运会从郊区回到城市生活中来。北京被国际奥委会视作赛场再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标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实实在在地办了一届奥运会,拿过51金,誉满全球,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除了体育价值、商业价值外,不忘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心,就是要回归文化教育功能。接下来中国还要举办冬奥会,这将是与奥林匹克的又一次亲密接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