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读了刑警赵赶鹅的第一本故事,以为他和许多记录自己经手案件的警察一样,写下真实,警示世人。
再次通读赵赶鹅的三本故事之后,我重新理解了赵赶鹅写作的初心。没有人生为罪犯,怪物也不是突然养成。为何同样都是“人之初,性本善”,结局却是有人逃亡,有人抓捕?
赵赶鹅是这么说的:“多年的刑警生涯,成百上千宗案卷告诉我,一个正常人心中微小的阴暗面如果被酝酿到一个极端,就可能造成悲剧。因为几秒钟的冲动犯下命案从而毁掉自己一生的某些人,也曾经笃定地相信自己绝不可能是站在刑场上的杀人犯。
我记录下这些极端人性的碎片,不是为了展示黑暗,而是希望更多的人不步入深渊。
至于故事中的每个人因何坠入深渊,他们的人性与理智又是在哪一刻溃败的,就交给你们去做判断了。”
所以再次重温《大真探赵赶鹅》的第一本,我从那十个案件里体验到了更多人性的撕裂和崩溃。
故事《消失的搭车客》里的小崽是个在生活里几乎没有得到过任何温情的孩子,家庭、社会和人群统统遗弃了他,所以他也不认为自己和这个社会以及其中的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
一个没有被珍视过的生命,成为一个剥夺他人性命的罪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而《拉杆箱里的女孩》中的孙建民,家境富裕,海外留学,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只有物质没有关爱的原生家庭,造就了一颗扭曲的心灵。
小崽和孙建民都是连环杀手,一个像野生的小兽,一个似温室的花朵,却殊途同归,走向了同一个毁灭结局!
原生家庭、学识教育和社会环境都是造成两个年轻生命悲剧的相关因素。但我们应该如何改变?怎样避免?这是悲剧留给整个社会的思考和难题。
有时候许多事情的发生都源于人性中的冲动和执念,犯罪如此,破案亦如是。
《瘸探》里的重案组探长张印,性格不是一般的执拗,所以他对那起幼女被杀案的心魔迫使自己鬼迷心窍一般跳了楼摔断了腿。
从地上爬起来之后,这个一瘸一拐的探长依旧选择和嫌犯死磕到底,直到证据确凿,把他缉拿归案。
人性大抵是这个世界最难琢磨的事情,而刑警赵赶鹅在看过太多案件之后,愈发想更深刻地探究明白这其中的缘由真相。
所以《大真探赵赶鹅》的第二本里只有三个故事,但他对故事里人物的心理描写越发细致入微。相对于第一本,这本书少了些案件纪实的模式,多了点小说创作的感觉。
这三个故事里的人几乎都有些病态。前两个罪犯一个是娈童癖,另一个患有表演型人格。最后一篇故事里的混蛋探长张大鹏,则有着老一辈人的混不吝性格。
病态人格导致犯罪就是谋杀和欺骗,用在正途就是一个表面混蛋的探长,却执着十多年找回了一个走失的孩子。
爱恨和善恶一样,有时候都在一念之间。只不过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大真探赵赶鹅》的第三本,写作手法有一个很大的改变。不同于前两本书的故事中以第一主角口吻和第一视角叙述案情发展,第三本书里的两个故事都是以第三方视角讲述的。
第一个《复仇探长》的故事,说的是一位老警察死命追查一伙痛打了他和徒弟的暴徒,在把他们逐一抓捕的过程中,老警察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心理蜕变。
年轻时的他在抓捕犯人时犹豫胆怯,这成了他内心的结。在完成对痛打自己的凶徒的抓捕之后,老警察心里的疙瘩终于释然。
人的成长突破往往就在几个关键时刻,踏过了,突破了,也豁然开朗了。
《天下无贼》是一个充满无奈的悲惨故事。一个聪明狡猾的老贼王,喜欢上一个年轻的小姐。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绝望无解,以死终结。
生活在阴影里的人,始终会被黑暗纠缠,找不到通往光明的路。
刑警赵赶鹅的写作初衷始终都是透过这些深渊里的故事,寻找犯罪领域里的终极真相,所以他的记述越来越多面立体,详细周全。
但无论多么离奇恐怖,抑或如何引人入胜,赵赶鹅写下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刑事案件。他记录下这些堕入深渊的人,是为了更好地提醒我们,远离深渊,站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