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烽火四起,狼烟遍布。参战国众多,战役亦数不胜数,那么哪些战役可谓是其中的顶级战役呢?东普鲁士战役俄国、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俄军西北方面军于1914年8~9月在东普鲁士对德军第 8 集团军实施的进攻战役。 此役,俄军指挥失当,对敌情不明并严重泄密,两个集团军未能协同作战,终以损失27万人而战败;德军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以损失2.5万人的代价取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马恩河战役英国、法国、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两次会战。此役,协约国军队损失6万人,歼敌12万人,向前推进40公里,将防线缩短45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由此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兵力兵器不足和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凡尔登战役法国、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之称。索姆河战役英国、法国、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于1916年7~11月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实施的进攻战役。此役,联军以损失61.5万人(英军42万人、法军19.5万人)的巨大代价,夺占德军240平方公里的阵地,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德军损失 65万人,被迫收缩防线,在西线暂时进入战略防御。日德兰海战英国、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大舰队和德国公海舰队于1916年5月31日-6月1日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进行的海战。亦称斯卡格拉克海战。 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大编队交战。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俄国、德国、奥地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于1916年夏季对德奥联军实施的进攻战役。又称俄军西南方面军夏季进攻战役或布鲁西洛夫突破。此役,俄军损失近100万人,向前推进50~150公里;德奥联军损失约150万人。俄军1917年6月进攻战役俄国、德国、奥地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于1917年6~8月对德奥联军实施的进攻战役。此役,俄军损失15万多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士兵厌战、协同很差、指挥不力、弹药缺乏。前线的失败,促使俄军部分下层官兵转向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有 10 场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海上、空中和地面的少数转折点为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自一个世纪前拿破仑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欧洲大陆战争。它向欧洲引入了工业战,拥有庞大的军队,运输机械化以及飞机和化学武器的引入。强调消耗而不是机动导致了艰苦的堑壕战,只有当一方德国筋疲力尽并要求停战时才结束。这是将永远塑造历史的十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
一,第一次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发生在 1914 年 9 月 5 日至 9 月 12 日,是盟军的一次反攻,旨在击退入侵德国和比利时的前进的德军,到达巴黎郊区——占领巴黎将对盟军造成沉重打击。
盟军发现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之间有30英里的差距,于是竞相进攻,派出了英国远征军(BEF)和法国第五集团军。德军后退了40英里以避免被侧翼包围,反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德军指挥官一度认为他们已经输掉了战争。德国和法国军队各遭受约250,000人的伤亡,BEF遭受13,000人的伤亡。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战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时刻。由一战爆发起,德军已成功地侵入比利时和法国东北。但是在9月5日,法国第六军向进攻巴黎的德军反击,防止法国的首都被德军占领。德军在9月9日至13日的撤退实质上结束了德军的施里芬计划。
在这次战役中,法国军方使用了大约600辆雷诺出租车(的士)来运送6000名法军后备军到前线。
双方共投入超过2百万名士兵参与这次战役,英法联军有大约263000名军人伤亡,而德军有250000士兵伤亡。
背景介绍
自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军为报失败之仇,从1872年起开始就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对德作战计划,到开战前已有17个之多。最新的计划是由法军总参谋长的霞飞将军制定的,即“第17号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认为德军将集结在设防巩固的法德边境线上,因此法军要在这里展开积极主动的攻势,并一举收复在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
1914年8月4日,右翼德军侵入比利时,遭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在列日要塞被阻3天,到20日才占领布鲁塞尔。此时,法军的几个主力集团军却在按照“第17号计划”发起对德军左翼的进攻。然而,初期的战斗表明,“第17号计划”糟糕得很。在洛林,法国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在进攻萨尔堡和莫朗日两地德军的防线中,被打得焦头烂额。右翼德军在占领了比利时后,其5个集团军的近百万人马,像一把挥舞的镰刀,从比利时斜插入法国。走在最右面的是克卢克指挥的第1集团军,约30万人,被视为右翼的主力和向巴黎进军的主攻部队。该集团军于8月24日由比利时进入法境。8月25日,德军攻占那慕尔。霞飞为阻滞这支德军右翼部队的前进,从格林战场调集兵力,组建了法国第6集团军,由毛老里任司令。
9月2日,德军克卢克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挺进到距巴黎仅有15英里的地方了,霞飞指挥的法军主力为阻遏德军右翼所作的努力已告失败。巴黎人心惶惶,法国政府也牵往波尔多。
然而,克卢克并没有直接向巴黎前进,而是向东旋转,以配合比罗指挥的德第2集团军围歼法第5集团军。这样,德军旋转战线上的侧翼就要从巴黎的近边经过,并且还要横越法第6集团军的前方。霞飞当时还不能迅速把握这个机会,他还是命令部队继续后撤,但是巴黎卫戍司令加利埃尼将军马上看清楚了这一点,他兴奋地喊道:“他们把侧翼送上门来了!德国人怎么这样蠢!我不敢相信有这样的事,这太好了。”他立即命令毛老里的法第6集团军准备攻击德军的右翼。他又打电话给霞飞,请他批准攻击行动,但霞飞没有表态。加利埃尼又驱车驶往英军司令部,希望赢得他们的支持,但英军参谋长表示对攻击德军右侧翼的计划“不感兴趣”。
9月3日晚,克卢克抵达马恩河,而他所追赶的法第5集团军和其外侧的英国远征军已在当天早些时候渡过了马恩河。这两支仓促退却、陷入疲惫和混乱之中的部队,虽曾一再接到炸毁桥梁的电令,但都未去炸毁。克卢克占领了这些桥头堡之后,不顾柏林最高统帅部要他与比罗的第2集团军保持齐头并进的命令,准备立即于次日清晨渡河,继续他追逐法第5集团军的行动。
这一天,克卢克集团军的官兵们行进了近30英里。据一位法国目击者说,德军士兵到达马恩河北岸附近时,“许多人倒在地上,疲惫不堪,只是迷迷糊糊地嘀咕着:‘30英里!30英里!’别的累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克卢克累垮了他的士兵,也远远地超越了他的给养车队和重炮队。在他看来,法军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决没有一声军号便可调头来攻击他的士气和能力。“他没料到法军中有一位叫加利埃尼的老家伙,正等着他的疏忽大意呢。”
9月4日,克卢克一面向前挺进,一面直言不讳地告诉最高统帅部,他无法执行要他留在后面作为德军第2集团军侧卫的命令。要等比罗的德第2集团军赶上来,势必停止进军两天,他认为这将削弱德军的整个攻势,给法军以重振旗鼓、自由行动的时间。事实上,比罗的第2集团军也同样疲惫不堪。于是,克卢克把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摆在一边,继续向东南推进,换言之对于巴黎是越走越远了。
在柏林,从德皇到普通百姓都认为法军即将被彻底消灭,德国的胜利即将到来。只有总参谋长小毛奇心里充满疑窦:“胜利者必然有俘获,但追击法军以来我们的俘虏在哪儿呢?在格林有2万,其它地方合计起来,也只不过一两万人而已,再说缴获的大炮数量也较少。法国人是不是在有计划地撤退呢?”
9月4日早上,法军侦察机的报告使加利埃尼看到了他“必须立即行动”的时机。克卢克部队向巴黎东南方向的冒险挺进,已使他的殿后部队成了毛老里的法第6集团军和英军进攻的目标。上午9时,在还未取得霞飞同意的情况下,加利埃尼就向毛老里发布预令,让他先作好战斗准备。然后他给总司令部打电话,请霞飞下达攻击的正式命令。但霞飞未置可否。
其实,霞飞也是有反攻计划的,而且计划里面也包括使用毛老里的第6集团军进攻德军右翼外侧这个打算在内。霞飞希望再有一天时间,好让增援部队赶到,让第5集团军作好部署,让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争取英军的配合。听完加利埃尼的请求后,霞飞面对作战地图,思考着。霞飞是个过于沉着的人,他可以一言不发地坐在椅子上整日地思考,而不管别人议论他什么。
下午,当加利埃尼又打电话来时,霞飞终于批准让毛老里的第6集团军从马恩河北岸发动进攻,并且于当晚10时下令法军其他部队停止后撤,于9月6日开始发动全面反攻。
然而,英国人却拒绝执行这项反攻计划。霞飞着急了,亲自于9月5日下午前往英军司令部说服英军司令弗伦奇爵士。最终,弗伦奇答应了霞飞的要求,并表示将“竭尽全力”参加战斗。傍晚,霞飞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向部队发布了一项简短的动员令:“我们马上就要参加一个会战,这是关系我们国家命运的一战。撤退的阶段已经结束,现在我们应全力以赴,向敌人进攻并把他们逐回,部队倘若不能再前进,那就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宁肯战死而决不后退。在当前情况下,任何示弱的行动都是不能容忍的。”
战役经过
9月5日,当克卢克集团军经过巴黎东面,可以望见埃菲尔铁塔时,其右后方侧翼受到毛老里的法第6集团军的袭击。克卢克立即命令第3和第9军回过头去对付毛老里,而这两个军的任务是负责掩护德第2集团军的右翼的。所以他们的撤退,使德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之间,产生了一个宽达20英里的缺口。因为面对着这个缺口的英军,已经迅速地撤退,所以克卢克才敢冒这个危险。对德军来说,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它能否在法军主力部队和英军利用着一缺口突破自己的蜂腰部之前,击溃法军的两翼,即毛老里的第6集团军和福煦的第9集团军。
克卢克重点对付毛老里的部队。毛老里快要顶不住时,请加利埃尼从巴黎城内速派兵增援。“这一要求启发加利埃尼组织了战史上第一支摩托化纵队,即马恩出租汽车队。加利埃尼令巴黎警察征集了大约600辆出租汽车,将1个师的兵力输送到战场,使毛老里最终没被克卢克打垮。”
9月6日凌晨,法军发起全线反攻。法第6集团军继续与德第1集团军在奥尔奎河上激战;法第5集团军也掉转头来,变撤退为进攻,同德第1集团军厮杀,并同德第2集团军右翼交火;法第4和第9集团军则截住德第3、第4集团军,使德第1、第2集团军陷于孤立。9月8日,关键时刻,弗伦奇率领英军的3个军悄悄地爬进了德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将德国第1集团军与第2集团军隔开了,使克卢克和比罗面临着被分割包围的危险。于是,比罗遂在9月9日下令他的第2集团军撤退。当时克卢克的第1集团军虽暂时击败毛老里,可此时他也处于孤立的境地,不得不于同一天也向后撤退。至9月11日,德军所有的军团都后撤了。至此,马恩河会战结束。协约国军粉碎了德军的速战速决的计划,保住了巴黎,遂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战场形成了胶着状态。这场会战的战略性结果十分巨大,德国人丧失了其优先击败法国再转过身来对付俄国的唯一机会。
结果
在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在30多万以上。其中,法军阵亡2.1万人,受伤12.2万人;德军阵亡4.3万人,受伤17.3万人。自大战爆发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德军遵循施里芬定下的基本方针,迅速穿越比利时领土向法国本土挺进。那时整个德国,甚至几乎全世界,都深信德军会很快胜利,巴黎即将被占领。然而,当德国人的胜利似乎唾手可得,法国人的灾难迫在眉睫时,协约国军却在马恩河畔转败为胜,因而被人们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美国著名战史专家米德尔顿在论及协约国将领中谁对马恩河会战的贡献最大时说:“历史表明,要求得到‘马恩河战役得胜者’这一称号的颇不乏人,但加利埃尼比起大部分人更是名正言顺”。
二,坦能堡战役
德国和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进行了坦能堡战役。这场战斗发生在 1914 年 8 月 23 日至 8 月 30 日之间,即战争开始后不久,是德国军队试图阻止向西向德国进军的俄罗斯军队。德国利用其铁路网络(也称为利用内部线路)快速重新部署部队的能力使其能够依次对抗前进的俄罗斯第1和第2集团军。
俄罗斯将两军分成两支军队向不同的方向进攻,使他们无法相互支持。这让德军摧毁了第一集团军,然后包围并摧毁了第二集团军。三万俄军死伤,另有9万人被俘,德军死伤、受伤、受伤的不到2万人。
坦能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916年2月21日至12月18日之间,是英国和法国在西线发起的一次大规模攻势。
坦能堡是位于法国索姆省的一个重要要塞和军事据点,由德国军队占领。这场战役的背景和意义深远,对于战争的走势和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坦能堡战役是一次新型战争技术与传统战争策略碰撞的代表性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军队采用了新型武器和战术,如装甲车、飞机、火力密集的炮兵轰击等,同时也运用了传统的大规模军事进攻和防御战略。
这场战役使得人们深刻认识到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促使各国军队更加注重新型战争技术和战术的应用。
其次,坦能堡战役是一次血腥而艰苦的战役,双方军队在战场上展开了顽强的激战。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军队都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场战役使得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呼吁和努力。
最后,坦能堡战役也显示了战争的长期性和持久性。这场战役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双方军队展开了持久而顽强的战斗,最终以盟军的胜利告终。这场战役使得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持久性和艰巨性,促使各国军队更加注重持久和稳健的战略布局和军事准备。
总的来说,坦能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役。它不仅展示了新型战争技术与传统战争策略的碰撞,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持久性。
这场战役使得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促使各国军队更加注重新型战争技术和战术的应用,加强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呼吁和努力。这场战役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案例和参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此外,坦能堡战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后世界的格局和秩序。这场战役的胜利加强了盟军在西线的地位和影响力,削弱了德国在西线的军事实力和地缘优势,为后续战争的走向和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场战役促使各国更加重视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呼吁和努力,为战后的国际秩序和安全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另外,坦能堡战役的影响也延续到了战后的军事发展和战争演变。这场战役使得各国军队更加重视新型武器和战术的应用,加强了对于装甲车、飞机和火炮等现代武器的研发和应用。
这对于后来的军事发展和战争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推动了军事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战争方式和战争方法的更新和改变。
最后,坦能堡战役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和追求。这场战役使得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和追求目标,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呼吁和努力。这场战役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案例和参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坦能堡战役不仅影响了战后世界的格局和秩序,也推动了战后的军事发展和战争演变。
这场战役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于和平与合作的重视,促进了各国军队对于新型武器和战术的研发和应用,激发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和追求。这场战役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案例和参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此外,坦能堡战役也提醒人们对于战争代价的思考和反思。这场战役的发生使得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代价是巨大而惨重的,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呼吁和努力。
这场战役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经验教训,使得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和平才能带来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另外,坦能堡战役的影响也扩展到了战后的国际秩序和安全体系。这场战役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于和平与合作的重视,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国际安全与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呼吁和努力。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合作。
最后,坦能堡战役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和追求。这场战役使得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和追求目标,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呼吁和努力。这场战役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案例和参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坦能堡战役不仅提醒人们对于战争代价的思考和反思,也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于和平与合作的重视。
这场战役促进了各国对于国际安全与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和追求。这场战役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案例和参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坦能堡战役不仅在军事上对双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展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代价和破坏性,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了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呼吁和努力。
这场战役也塑造了战后世界的格局和秩序,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于和平与安全的重视,激发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和追求。坦能堡战役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经验教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塔能堡战役实际上是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坦能堡战役,可能是出于误解才提到了“塔能堡”。坦能堡战役发生于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战争动态和格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实行了所谓的“双重打击”战略,即先以强大的速度打败法国,然后再转向东线对抗俄国。然而,由于法国的坚决抵抗和英国的支持,德国未能在西线迅速取得胜利。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形成了长期的阵地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打破僵局并挽回战局,英法盟军决定在西线进行一系列的进攻。坦能堡战役即是英法盟军在西线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攻势。他们希望通过攻克坦能堡这一德军占领的要塞,突破德军防线,实现战局的扭转。
此外,坦能堡战役发生之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方都在寻求突破阵地战的僵局。盟军希望通过发动坦能堡战役来摧毁德军的防线,重获战争的主动权。而德国方面则努力保卫自己的阵地,阻止盟军的进攻。
因此,坦能堡战役爆发的背景可以说是在长期的阵地战僵局中,双方都希望通过这次战役来改变战局,摆脱阵地战的僵局。这场战役对于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坦能堡战役的背景还包括了当时盟军对于战争态势的评估和战略计划的调整。在战争进程中,盟军意识到德军在西线的防线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因此决定通过坦能堡战役来对德军进行重点攻击,试图在西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同时,随着战争的持续,双方的资源和人力都面临着巨大压力。盟军希望通过坦能堡战役来消耗德军的资源和力量,削弱其在西线的实力,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基础。而德国方面也希望通过巩固坦能堡的防御,稳固其在西线的地位,以期望在战争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
因此,坦能堡战役的背景不仅包括战场形势的胶着,还体现了双方对于战争进程和战略走向的思考和调整。
双方都希望通过这场战役来改变战争的态势,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局面。这场战役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双方战略和战术调整的产物,也反映了战争进程中各方的努力和决心。
此外,坦能堡战役的背景还与双方对于战争资源和优势的竞争有关。在战争的持续消耗下,双方都面临着军事资源的枯竭和人力的不足。因此,坦能堡战役的爆发也是双方争夺有限资源和优势的一部分。
盟军希望通过坦能堡战役来进一步消耗德军的资源和实力,削弱其在西线的优势,为最终的胜利创造条件。而德国方面则努力保卫自己在西线的资源和地缘优势,希望通过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坚定的军事态度来抵御盟军的进攻。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双方都希望通过坦能堡战役来取得战争的优势,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这场战役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双方在资源竞争和战争优势上的努力和决心,也反映了双方在战争中竭尽全力的决心和毅力。
另外,坦能堡战役的背景还涉及到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方力量对比的调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都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
坦能堡战役发生之际,德国在西线面临着英法盟军的持续压力,而东线也在与俄国的长期对峙中消耗着巨大的资源。同时,盟国也在努力争取美国等中立国的支持,以增加自身的力量和优势。
因此,坦能堡战役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在国际形势变化中对于战争态势和力量对比的重新评估和调整。双方都希望通过战役的胜利来影响国际舆论和国际支持,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支持。这场战役的爆发不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也反映了国际形势变化对于战争局势和军事决策的重要影响。
另外,坦能堡战役的背景还与双方在军事技术和战术策略上的竞争和演变有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都在不断研发和应用新的军事技术和战术,以期望在战场上取得更大的优势。
在坦能堡战役中,双方都尝试应用了新型的战争技术和武器,如装甲车、飞机、重型火炮等,同时也采取了新的战术策略和军事组织形式。这场战役体现了双方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的竞争和演变,使得战争的形态和特点更加复杂多样。
双方在战场上的竞争和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走向和结果。战役的爆发反映了双方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的努力和探索,也展示了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和发展。这场战役的背景不仅体现了双方在战场上的竞争和对抗,也反映了战争形态和特点的演变和变化。
三,第二次伊普尔战役
1915 年 4 月 22 日,德国军队使用一种新武器:毒气开始对英法军队发动进攻。德军已经部署了5000多罐氯气。经过一个月的等待,德国人对两个法国师,即第 87 领土师和第 45 阿尔及利亚师释放了汽油。
受影响的部队“双目失明,咳嗽,胸膛起伏,脸色丑陋的紫色,嘴唇痛苦地说不出话来。汽油使德国人得以前进,但战斗本身将再拖延一个月。虽然在四年战争的背景下相当微不足道,但第二次伊普尔战役将永远与化学武器的幽灵联系在一起。伊普尔战役从 1915年4月22日延续到5月25日,哈伯一直指导德军使用氯气和其他毒气。在这次战役中,法军死亡5000至6000人,伤残人数更多。因毒气致残的人,器官严重受损,生存极为痛苦。伊普尔战役是一次大屠杀。
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公然蔑视1907年的《海牙公约》和国际间关于战时人道的准则。从1915年的伊普尔战役到“一战”结束,化学武器没有停止使用,英法同盟军也使用了化学武器。哈伯继续“改进”毒气,使之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1917 年,以德国为一方,以英国及联盟为另一方,又在伊普尔打了一仗。 这次战役中使用了最为致命的芥子气 (mustard gas),依旧是哈伯博士的杰作。芥子气严重损害呼吸系统,还会造成皮肤严重烧伤。第二次伊普尔战役的死亡人数达到了几十万人,化学武器仍是元凶首恶。
研制并部署如此致命的化学武器,当时也只有哈伯的能力可以做到,只有他能解释毒气致死的过程、死者的皮肤为什么是黑的,等等。他也因此被称为“化学武器之父”。但是,断言哈伯就是犯下战争罪行的魔鬼,还不能让我们了解哈伯内心的邪恶是什么,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着手做毒气这件事之前,哈伯并非没有有思考。他坚信自己是爱国者,效忠德国是他做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因为他的四周反犹偏见时隐时现,哈伯摒弃了犹太教,改信基督教,以此证明他是“真正的” 德国人。他说,自己首先是德国人,然后才是犹太人。“一战”之初,哈伯的科 研从民用转向军事,完全是自愿主动的。哈伯说:“和平时期科学家属于全世界。 战争时期,科学家属于他的国家。”
曾在哈伯家里住过的爱因斯坦,与哈伯的选择截然相反。爱因斯坦坚决反战,绝不向反犹的偏见屈服,他也因此主动出走美国,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做出研制致命毒气的决定之前,哈伯听取了将军们的意见。得知德军武器弹药不足,伤亡惨重,于是萌生了制造毒气为德国解忧的想法。哈伯很清楚自己的发明对人体的伤害。试验过程中,他和团队仔细观察了猴子吸入氯气之后,从皮毛到内脏溃烂的痛苦过程;哈伯也清楚,大规模使用毒气会有多么可怕的后果。但是他认为,“毒气就是死亡,扩大使用无非还是死亡”;使用化学武器不仅可 以弥补德军的弹药不足,减少德军伤亡,还可以早点儿结束战争。这种逻辑的冷酷与他爱国的热情,扭曲地和谐一致。
?
哈伯的妻子克拉拉 ·伊梅瓦尔也是科学家,而且是德国第一位获得
化学博士学位的女性。
妻子为夫承担罪责
伊普尔战役之后,哈伯获得帝国的嘉奖;他成为战争部化学处负责人,作为文职人员获得了上尉军衔,还得到了与德皇共进晚餐的荣誉。他兴高采烈回到柏林家里,迎接他的却是悲伤和愤怒的妻子:“弗里茨,你制造了屠杀,败坏了科学!”
哈伯的妻子克拉拉·伊梅瓦尔也是科学家,而且是德国第一位获得化学博士学 位的女性。克拉拉也出生在犹太人家庭,后来也改信基督教。他们1901年结婚,1902年,克拉拉生下了他们的儿子赫尔曼 ·哈伯(Hermann Haber)。
20 世纪初,欧洲的社会观念要求已婚女性以家庭为主。克拉拉婚后无法全力参与科学研究,转而全力支持丈夫。除 了无偿的家务,她的工作是把丈夫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克拉拉对一个朋友倾诉: “我从生活得到的很少……主要原因是弗里茨很强势,把自己放在家庭和婚姻的 首要地位, 我这个性格不张扬的人就这样 毁了。”婚后八年,克拉拉又说: “弗里茨八年里赢得的,是我八年失去的。”
克拉拉美丽善良,她的良知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哈伯内心的邪念。
克拉拉始终反对丈夫研制化学武器。她曾亲眼目睹毒气在动物身上产生的可怕效果。有一次在野外实验时,风向改变,毒气冲上山丘,是她救了哈伯的性命。
哈伯在走向悬崖,克拉拉必须拉住野马的缰绳。伊普尔战役之前, 她明确对哈伯说,使用毒气违反人道,以工业规模使 用化学武器更是反人类。哈伯不为所动。 夫妻在家里争吵,后来两人的分歧就公开了。怀着爱国激情的哈伯,以激烈言辞公开指责克拉拉的言论是叛国的逻辑。
奔赴伊普尔前线之前,不知道什么原因,哈伯走进久违的犹太人教堂。星星点点的蜡烛,照亮了幽暗的空间和信众的面孔,哈伯若有所思。一个柔和的声音让他坐下,和大家一起祷告。哈伯回头,看到身后和蔼的拉比,犹豫了一会儿,说:“我不是犹太人,我是德国人。”
这是哈伯很早就作出的抉择,在他犹豫的那一刻,心里起了波澜, 或许他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然而,怀疑只是瞬间,犹豫只是片刻, 他回到自己坚守的立场。
从伊普尔战役回来,哈伯淡定自如: “战争就是战争,死亡就是死亡,无论是什么方式造成死亡。”
军队给了他两天假期。哈伯请了许多朋友来家里聚会,彻夜欢庆他取得的成就。因为喝多了,哈伯先上楼睡了。拂晓时分,人群散去,克拉拉取出丈夫的军用左轮手枪,脱了鞋,赤脚走到花园草坪上,对着自己胸口开了一枪。12 岁的儿子赫尔曼从楼上冲下来,抱住血泊中的母亲。
第二天一早,哈伯以军务在身为由,头也不回奔赴前线,火车票是早就订好的。他把克拉拉的后事留给了别人,留给了12 岁的赫尔曼。
战犯何以获诺奖
“一战”的性质比较模糊。欧洲列强的交战,出自地缘政治、经济利益、 现代和前现代体制的冲突等复杂的因素。战场和参战的成员国多次发生变化,剧情混乱。尽管如此,国际的共识是: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战争罪行。“一战”没有纽伦堡那样的审判,但协约国于 1918 年公布了战犯名单,哈伯的大名赫然在上。
哈伯闻风逃离德国,来到瑞士。1920 年,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一战”期间积累了几年的获奖名单。哈伯获得1918 年诺贝尔化学奖。消息传来,一片哗然,英法科学家集体抵制,还有两名获奖的科学家拒绝领奖,以表抗议。战犯怎么可以获奖!
哈伯获诺贝尔化学奖,是因为他战前的另一项发明。1905 年,哈伯与卡尔 ·博施(Carl Bosch) 研制了一套工艺 (Haber-Bosch Process)。1907 年,哈伯根据这个工艺成功从空气中提取了氮,以后工厂就大批量生产。
人体离不开氨基酸,而氮是氨基酸的组成部分。人从植物和动物获得氮, 动物吃植物获得氮,植物从土地获得氮。 但常年耕作的土地,氮的含量下降,土地贫瘠,产量就会大幅下降。
空气中有78% 的氮气(nitrogen),只是无法以便宜的方式提取。哈伯 – 博施 工艺用高温高压从空气中提取氮气,再将氮和氢(oxygen)结合产出氨(ammonia),可以便宜的工艺为农业提供大量肥料。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在 1798 年的《人口原理》 中指出,人口增长是指数级,而食物生产的增长则是线性的;如果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的极限,会出现饥荒、疾病和其他灾难。这就是“马尔萨斯陷阱”。
在哈伯的发明之前,人类从哪里获取氮气?主要是鸟粪(guano),无人居住的海岛上鸟粪资源最为丰富。各国为争夺鸟粪丰富的海岛,不惜交战,鸟粪贸易十分活跃。19 世纪中叶,鸟粪的价格曾飙升到 76 美元一磅,4 磅重的鸟粪,可以换取 1 磅重的黄金。这是因为鸟粪等于氮肥,氮肥等于大量的粮食,哈伯的发明使世界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没有哈伯的发明,人类可能还在使用缺乏氮气的自然肥料,如硝石、动物粪便等。
20 世纪之前的几个世纪里,欧洲人成群结队远赴埃及,掠夺法老的坟墓,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黄金和珠宝,而是为了从陪葬奴隶的尸骨里获取氮气。英国人还曾耗费大量资金,收集了几百万具尸骨,包括欧洲战役的几十万具战亡士兵和马匹的尸骨,运到英国北部的赫尔港,磨成粉末肥料。在北美,印第安人和农夫把北美大草原屠杀的 3000 万野牛骨头一块一块捡回来,卖给北达科他的骨头公会,磨成粉做肥料。
哈伯 – 博施工艺使氮肥成倍增长并得以普及,为解决严重饥荒功不可没。 世界人口百年间从 16 亿增长到今天的 77 亿,人们把哈伯的工艺称为“空气中的 面包”,一点也不夸张。还有一种说法不无道理:每个人身上有 50% 的氮归功于哈伯的发明。
“一场单恋的悲剧”
毒气的大规模使用造成数以百万人死亡,氮肥的普及挽救了数以亿万计生命,两项发明都出自哈伯。功过可否相抵?世界上多数人因为“空气中的面包” 得以生存,这一功德是否可以让我们饶恕或原谅哈伯造成的毒气大屠杀?这是一道难以选择的选择题,摆在所有人面前。
善恶不是数学,是非不可交易,良知不能称斤论两。不难想象,这道难题也在哈伯的内心翻腾不已。
故事还在发展。“一战”后,哈伯的爱国激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热心于重建魏玛共和国。为了帮德国早些还清战争赔款,重振德国经济,哈伯又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为什么不从海浪中提取黄金?他跑遍全球,收集了各地的水样品做实验,辛苦工作了几年,终于承认这是个不可实现的设想。
与哈伯一样爱国激情满满的,还有一个德国士兵阿迪(希特勒) 。阿迪瘦弱多病,看起来很温顺,喜欢画水彩画、养小动物,闲余时间就给宠物和军营生活画一些素描。1918 年10月15日,英国人投放的芥子气使他突然失明,住进了医院。没过多久,阿迪听到德国战败、威廉二世退位的消息,再次失明。阿迪后来还坐过牢,在狱中写了《我的奋斗》。“二战” 之前,阿迪当上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首领。凭着内心的激情,借助种族主义 和反犹主义的豪言壮语,他上升到德国元首的权力巅峰。
哈伯继续担任威廉皇帝物理—化学 和电化学研究所的所长。反犹主义在他周围愈演愈烈,他和他的团队在学术的绿洲里继续研制新物质,其中之一是含氰化物的气体杀虫剂 Zyklon(德语“旋风”)。ZyklonA用熏蒸的方法灭虫,用于消灭海军潜艇的臭虫和跳蚤、陆军军营的老鼠和蟑螂、粮仓里的飞蛾,效果强大。
就在此时,阿迪蛊惑的反犹主义热情,逼着哈伯记起自己的祖先和文化。当时,能离开德国的犹太人纷纷离去,1933 年,纳粹政府下令解雇所有犹太人,也要求哈伯解雇研究所里除了他以外的所有犹太人雇员。哈伯作为所长断然拒绝,然后离开德国去了英国。哈伯被他所深爱的德国抛弃,同为出生于德国的科学家爱 因斯坦表示:“这是德国犹太人的悲剧, 一场单恋的悲剧。”
英国人也不欢迎这位“化学武器之父”。于是,哈伯从一个国家走到另一个 国家,颠沛流离;胸背的压迫感让他疼痛难忍,血管无法为他的心脏提供足够的血液。1934 年1月,哈伯因心脏病在巴塞尔去世。
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哈伯要去的地方是巴勒斯坦,他要回归犹太人的故乡。这段艰难的旅程中,哈伯肯定反思过自己的一生——他想到了什么?
哈伯去世几年后,从 1941 年起,纳粹把哈伯及其团队研制的氰化物杀虫剂略为修改,冠名ZyklonB,用于臭名昭著的“ 终极解决方案”(the Final Solution)。在奥斯维辛(Auschwitz)、马伊达内克(Majdanek) 等地的灭绝营,纳粹把瘦骨嶙峋、伤痕遍身的男女老幼赶进空旷房间,ZyklonB从房顶的开口灌下来,风扇把氰化物吹散,大人和孩子相拥着痛苦死去,尸体被拖进巨大的焚烧炉。纳粹以这种方式杀害了几百万犹太人,其中有哈伯同父异母的妹妹、妹夫和外甥。
没有结束的故事
在哈伯留下的几件遗物中,发现他写给克拉拉的一封信。哈伯在信中坦言, 他对妻子感到难以承受的内疚。
信的内容耐人寻味。哈伯表达的内疚,不是针对因他制作毒气而死去的冤魂,没有忏悔,他用诗一般的修辞转移开话题,表示了另一种内疚。哈伯在信中说: 他从空气中提取氮气的发明已经改变了地球的自然平衡;设想有朝一日世界人口急剧减少,减少到前现代的水平(大约16 亿) ,那么几十年下来,植物利用 土地里的剩余营养就会疯长,覆盖整个地球, 把一切生命形式淹没在一片可怕的绿色中。呜呼哀哉,地球将不属于人类,而属于植物。
听懂了吗?哈伯这封信不仅是写给妻子,也是写给全人类,写给将对他的一生做出评判的全人类。毫无疑问,哈伯的智商极高。但是,他和有些高智商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不认错,死也不。他对自己研制的化学武器,一字未提,却对他提取氮气的发明表示“忏悔”,很巧妙地表扬了自己。
哈伯的一生充满反讽:他解决了粮荒,也制造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非善恶产生于意识,看似一念之间,而这一念其实是长期养成的思维方式,俗称“执念”。王阳明说得通透:“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克拉拉去世后,哈伯再婚,儿子赫尔曼与父亲和父亲新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二战”中,在爱因斯坦的帮助下,赫尔曼逃离欧洲来到美国。1946 年,赫尔曼在美国自杀;1949年,赫尔曼的长女也自杀身亡。哈伯的妻子、儿子、孙女三代人,都未能逃过哈伯的孽障。
当年,无论克拉拉作为首位女性化学博士,还是她抗议丈夫制造化学武器而饮弹自杀,都没有引起很大反响。直到上世纪90年代,她的名字不再只是注脚,而是从科学伦理、和平主义的视角,以及女性科学家、犹太科学家的身份,被反复提及。2012 年,设立了克拉拉 ·伊梅瓦尔化学奖,每年颁发给在不同化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女性化学家。
四,两栖登陆加里波利
1915 年 4 月,盟军在土耳其西部的加里波利半岛进行了两栖登陆。他们的任务是夺取包括达达尼尔海峡在内的土耳其海峡,以建立一条通过黑海到俄罗斯的直接海上航线。尽管拥有海军优势,盟军仍无法在狭窄的半岛上取得进展,也无法强行穿过土耳其的防线。大约56,000名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新西兰军队在战役中丧生,另有150,000人受伤。土耳其的伤亡大致相同,但他们成功地击退了进攻并迫使盟军撤退。伤亡如此之大,以至于盟军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从未进行过重大登陆。
第一集丘吉尔干的坏事
1915年,一战进入到第二个年头,在西线,英法联军和德军猫在地狱般的堑壕里玩着躲猫猫;东线,俄军正对阵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联盟,同时俄军还忙活着在高加索地区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决,以俄罗斯庞大而虚弱的身体,以一对三,那是身体被掏空的感觉。
俄国的尼古拉大公,连忙向英法队友求援,哥们,我真顶不住了,看在我帮你们顶过了马恩河会战的份上,帮兄弟一把啊!
慢着,奥斯曼土耳其啥时候加入到同盟国阵营了呢?
这是英国的海军大臣丘吉尔干的坏事。
一战那会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衰落了一百年,成功获封“欧洲病夫”的头衔。
眼下,同盟国,协约国这两大阵营,在欧洲打得天翻地覆,我土耳其必须要趁早选边站啊,选哪边呢?土耳其皇帝还没想好。要不你们再打一会儿,分出个胜负我再上?
可事情没那么简单。早在战争爆发前,土耳其向英国订购了两艘战舰,钱已经付了,一战爆发后,丘吉尔以战争为由,公然就黑了这两艘战舰,还不退钱。
土耳其皇帝当然很气愤。
德国知道了这件事,立马赠送了两艘战舰给土耳其。
不用多说,土耳其皇帝当下一拍大腿,威廉哥,我以后跟你混了。
丘吉尔,我说你484傻啊,两艘战舰,不过是区区七百七十万英镑,为此德国得到了一个队友,而英国得到了一个敌人, 其实丘吉尔也有话说,德国得到的只是一个猪队友好不好,我们不缺他一个。
土耳其一加入到同盟国,马上下令关闭达达尼尔海峡,切断了英法经黑海向俄国运输军用物资的通道。
可是,俄国的尼古拉大公这会儿正眼巴巴等着英法救济,这难题必须得解。
这就巧了,海军大臣丘吉尔之前曾制定过一个战略计划,想要动用天下第一的英国海军,打通达达尼尔海峡,登陆加利波利,直捣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先将土耳其灭了,再开辟南方战线,从南方进攻奥匈帝国。
这个貌似很高明的计划,可惜英国高层没人对它感兴趣。
可是眼下俄国的尼古拉大公正等援助,急的蛋疼。
于是,丘吉尔的计划被端了出来,回锅热热,将就用一下。
从地图上看,加利波利半岛扼守达达尼尔海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半岛长60英里,宽4-13英里,地形狭长而多山,靠近海岸处地势陡峭,易守难攻。
为了这次进攻,协约国方面集结了18艘英国主力舰,4艘法国战列舰,以及其他战舰总计62艘,加上大量辅助船只,组成了夺取加利波利的登陆部队,任命英国海军上将卡登指挥这次战役。
在英法军队高层看来,奥斯曼土耳其这个欧洲病夫千疮百孔,不堪一击,天下第一的大英帝国海军,只要在半岛一出手,土耳其军队必将崩溃。
难道这些海军将领因为天天在海上,脑子里进的水比一般人多?才会有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
不管怎么说,这支英法联合舰队在1915年2月19日集结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入口处,以强大的战列舰炮火猛轰,让土耳其军队的海岸炮很快哑火。
可惜老天不给力,起雾了,舰炮无法开火,没有舰炮支援,不可能登陆,联军不得不撤走。
几天后,英法联合舰队再次炮击海岸上的土耳其炮台,随后登陆,但是,当他们上岸后才发现,土耳其军队在海岸边悬崖的后方,建立了坚固的防御阵地,登陆的联军被轻易击退。
3月11日,卡登指挥舰队再次发动进攻,但海上扫雷的工作进展极其缓慢,舰队不得不停在海峡外面等待。到3月18日,7天过去了,扫雷工作才算完成。
丘吉尔对英法舰队进攻迟缓极其不满,就炒了卡登的鱿鱼,命令海军少将罗贝克指挥舰队作战。
3月18,罗贝克指挥舰队发起海上总攻,英法舰队驶入海峡,还是老一套,炮击岸上的土耳其炮台,午后,土耳其的大部分海岸炮都被摧毁,进攻看起来颇为顺利。
此时,英法舰队准备撤出海峡,不知不觉驶入了之前清扫过的雷区,让英法舰队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昨天,一条土军的小木船在这里又布下了一排水雷。
突然,法国战列舰“布韦号”猛烈颤动了一下,甲板上爆出巨大的火焰和烟柱,接着,“布韦号”缓缓下沉,舰长和639名水手随之沉入海底。
“布韦号”的沉没只是开始,很快,舰队的旗舰,英军战列巡洋舰“不屈号”触雷,英军的“无敌号”、“大洋号”无畏舰接连撞上水雷,在烈焰中相继沉入大海。
花费几万吨钢材,几百万英镑打造的高科技战舰,竟然被几枚廉价而猥琐的水雷给炸沉了,天下第一的大英帝国海军,这啪啪被打脸,打得太响亮。
看到了吗?这就是非对称作战显示出的威力。
剩下的英法战舰慌忙撤退,一直撤回爱琴海的舰队锚地。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句兵法格言,很好地描述了当时英法舰队失去胜利机会的节奏。
后来协约国才知道,那时候,英法舰队已经摧毁了土耳其大部分的海岸炮台,土军的水雷也用光了,只要剩下的舰队顶住,继续攻,拿下加利波利轻而易举。
这一战的失败,让英国人认识到,单纯靠海军,无法夺取加利波利半岛,必须采用大规模的海陆联合登陆作战,才有可能拿下半岛。
于是,世界上首次海陆两栖登陆作战开始准备。
当时西线战场激战正酣,各处都兵力紧张,几个国家七拼八凑,凑出7.8万部队,从四面八方开赴希腊的利姆诺斯岛,集结作战,这支杂牌部队的3万主力军是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部队,被称为澳新军团,担任登陆作战的主力。
此外还有英国皇家海军一个步兵师,法国一个师,就连印度三哥的部队都加入到登陆作战中。
澳大利亚国内对于这支远征土耳其的军团十分关注,澳大利亚许多媒体派出战地记者深入前线追踪采访。
正是这些媒体记者的加入,对后来战役的发展方向起了重大作用,后面我们再细说。
英国陆军上将汉密尔顿勋爵成为这支两栖作战部队的总指挥,但他对加利波利知之甚少,上将灵机一动,冲进书店买了一张君士坦丁堡的旅游图,作为这次作战的主要军用地图。
这一番调动和军事准备,就过去了48天时间。
几次进攻加利波利,却又半途而废,充分暴露了协约国的战略意图,即使是再迟钝的对手,也明白了协约国的攻击目标了。
这宝贵的48天,土耳其军队一点没闲着,加利波利半岛的土耳其军事力量发生了极大变化。
土耳其皇帝将海峡的战区指挥权交给了德国军事顾问,桑德斯将军,他紧急组建了土耳其第五集团军,拥有8.7万名士兵。
桑德斯将军在对土军强化训练的同时,在半岛所有可能登陆的地区,都建立了防御工事,布置机枪火力点和铁丝网,并调来一切可以调动的火炮。
因此,卷土重来的协约国军队,即将面对的是严阵以待的土耳其军队。
作为协约国舰队统帅的汉密尔顿将军,对于加利波利的了解,还只限于一张君士坦丁堡的旅游地图。
加利波利半岛的登陆地点具体是什么情况,汉密尔顿是一无所知,所以,怎么登陆呢?
他大笔一挥,划出一块登陆区域,4支部队分头在区域内登陆,至于具体在哪登陆,什么时候登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于是,世界上的首次海陆两栖登陆作战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开始了。
登陆之后,欧洲病夫土耳其陆军如何接招?请看第二集:命运之子的反击
第二集 命运之子的反击
1915年4月24日傍晚,协约国7万多大军乘着200多艘战舰,杀气腾腾扑向加利波利半岛。
英国汉密尔顿将军认为,装备精良的协约国大军面前,在强大无匹的舰炮火力面前,区区一个欧洲病夫土耳其,不过一片浮云而已。
所以,什么周密计划,精密推演,根本用不着。
这样的“自由”式两栖登陆作战部署,在世界军事史上,真没见过。
更重要的一点是,汉密尔顿拿的旅游地图,上面根本没有标明加利波利半岛的地形特征,尤其是,海岸边的沙滩后面,都是陡坡和悬崖,这种地形对于想抢滩登陆的进攻方来说,实在太坑爹了。
既然是各部队自由决定登陆方式,每个指挥官都脑洞大开,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南路英军指挥官韦斯顿将军认为,白天登陆看得清,有利于己方的舰炮火力支援,因此,他率领的南路英军一个师在大白天开启登陆战。
可是,南路英军刚一靠近海岸,就遭到土军猛烈的炮火阻击,伤亡惨重。
担任登陆主攻任务的是澳新军团的三万大军,英国陆军少将伯德伍德指挥,登陆点是半岛北部,伯德伍德认为,黑夜敌军的大炮无法瞄准射击,因此夜间登陆的风险最低,所以他指挥部队在25日黎明前登陆。
但澳新军团并没有受过夜战的训练,而且对于半岛的地形一无所知,那么,走错路也就不足为奇。
结果,澳新军团在一个无名的海滩登陆,这个海滩非常狭窄,两侧是难以攀越的悬崖,前方是陡坡,刚一登陆,就遭到了土军居高临下的猛烈阻击。
这时,另一支土耳其精锐陆军正向海滩赶来,澳新军团将要面对的这支土耳其军队是19师57团,指挥官是凯末尔中校。
遇到凯末尔中校,只能说,澳新军团霉运缠身。
因为,这位中校不是一般人,有命运之神光顾,自带英雄光环。他是未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开国元勋,共和国之父。
当时的凯末尔年仅34岁,已经有了一系列的作战履历,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
凌晨5时35分,澳新军团4000人已登陆成功,另外4000人即将上岸。
到中午,登陆的澳新军越来越多,已经控制了海岸附近的三座山头。而土军增援的部队还在路上,凯末尔决定不等增援部队到来,就用手上仅有的一个团兵力发动反击。
后面的战况证明,凯末尔的进攻行动非常及时准确。
遇到这样英明而又玩命的敌手,澳新军团的悲催命运可想而知。
中午1时,澳新军团立足未稳,刚刚占据的第一座山头首先被土军攻克;下午三点半,土军27团抵达战场增援,凯末尔马上发起第二次猛烈反击,土军高喊口号冲向澳新军团,和敌人进行残酷的白刃战。
下午4时,澳新军团占领的第二座山头被攻克。
由于澳新军团登陆的海滩面积太小,大批士兵和物资一窝蜂上岸后,无法疏散展开,拥挤在一起,变成了土军炮兵的活靶子。土军的每一发炮弹落下,都能带起一片横飞的血肉。
所幸,占据绝对优势的英法舰炮开火,立刻压制了土军的大炮,让澳新军团士兵得到喘息机会,迅速将伤兵撤回到海上。
血腥的战斗持续到黄昏,双方共伤亡五千多人,各占一半,但澳新军团一万多已经上岸的士兵,被死死压制在狭窄的沙海滩上,无法前进一步。
另外两支佯攻的协约国部队更惨,在土军火力的打击下,被赶回海上。
后来,丘吉尔在评价这次战役时,将凯末尔称为改变战役命运的“命运之子”。
双方战至4月27日,土耳其军队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死死挡住企图扩大登陆场的协约国军队,而且土军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赶来,形势对协约国越来越不利。
协约国军队最大的优势是海上的舰炮,对其登陆部队提供了超强的火力支援,土军想将对手赶回大海,也无法实现。
双方伤亡巨大,几乎是一比一的比例。
5月5日,德国将军桑德斯指挥土军发动反击,反攻刚一开始,协约国调集两个澳大利亚旅紧急赶来支援,迅速击溃了进攻的土军。
5月6日,英军发动了一次攻势,企图抢占土军把守的高地,土军拼命抵抗,双方死伤惨重,英军的攻势徒劳无功。
此后,汉密尔顿将军亲自指挥英军进攻,双方激战三昼夜,反复进行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协约国的攻击部队伤亡三分之一,仍然无法拿下土军控制的高地。
谁也奈何不了谁,战事变成僵持和对峙的局面,这时,一战时最流行的活动开始了,挖堑壕。
土军本来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堑壕工事,在这基础上,继续完善堑壕防御体系,把防御工事修得纵横交错,无比复杂。
协约国士兵根本没想到要挖堑壕,他们本来是要去君士坦丁堡的,没想到,才上岸,就被对手挡在海滩上,想冲浪玩还行,想去君士坦丁堡,门都没有。
在土军大炮面前,为了活命,协约国士兵不得不拼命挖堑壕,在悬崖下的陡坡处建立起自己的堑壕防御阵地。
据说,双方的堑壕最近处相距只有十几米。
没办法,就这么点地方,大家都在挖,地皮不够。
天气渐热,尸体们躺在海边上旷野里,根本没人管,就算他们是尸体,也火大啊。
我是不能说话了,我还不能放出点味提醒你们这些活的吗?
于是,尸体们躺着躺着,就臭了。
凶猛的尸臭扑面而来,在告诉活着的人,我们已经躺了好几天啦,再不来照顾我们,后面给你们的就不仅仅是一点味道了。
活着的其实也委屈,兄弟,不是我不想给你们收尸,而是对面有枪炮瞄着那。
只有老鼠欢天喜地,奔走相告,于是堑壕内外到处都是欢乐的老鼠。
活人马上就明白啦,如果弄个鼠疫之类的传染病爆发,那就远比战争可怕多了。
中世纪的欧洲,据统计曾经有2500万人死于鼠疫,占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这绝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了,曾经的战友就这样横尸荒野,无人过问,对于士兵的士气无疑有极大的打击。
因此,双方达成了临时停火协议。
当停火协议开始生效后,双方士兵带着白色臂章,纷纷爬出战壕,各自寻找己方的战友尸体,然后就地掩埋。
规定双方士兵只能老老实实地收尸,禁止携带望远镜等一切可用于侦查的东西,不得偷窥对方的堑壕工事,更不允许携带武器。
当然,这种所谓“禁止”事项,也就是说说而已,谁老实遵守谁吃亏。
在检验尸体身份时,有些军官就会借机,偷眼打量对方堑壕情况,警戒状态,机枪配置等等军事态势。
甚至有一名英国将军换上中士的军服,混在收尸队伍里干了9个小时的活,以便侦查敌情。
在掩埋尸体的空档儿,双方士兵还会互相搭讪一下,互敬香烟,用蹩脚的土耳其语参合着英语开几句半荤半素的玩笑,甚至,还有私底下交换一些纪念品的。
完成任务后,双方握手告别,各自回到自己的堑壕里,几分钟后,枪炮声响起,马上又变成你死我活的仇敌。
后来,这样的停战约定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这次战役因此被称为绅士之战。
加利波利战役除了陆战,海战也非常激烈。
5月12日,土耳其一艘轻型战舰,趁着夜色悄悄溜进达达尼尔海峡,用鱼雷击沉了英军战列舰“歌利亚号”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海军的一个传奇,著名的U21号潜艇。
这艘潜艇的艇长叫奥托.赫森,他曾经率领U21号潜艇长途奔袭4000多海里,穿过协约国重重封锁的直布罗陀海峡,抵达地中海,在夜里偷偷溜进协约国的海军锚地,天亮时,U21号升起潜望镜,选中了英军最大的 “凯旋号”战列舰,用一条鱼雷将其送进海底。
此后,胆大包天的赫森艇长没有逃走,而是就躲在被击沉的“凯旋号”旁边,英军的驱逐舰和巡逻艇在锚地周围到处寻找德国潜艇,折腾了一整天,什么也没找到,以为德国潜艇已经逃之夭夭。
第二天,U21号潜艇上浮,尾巴一甩,对着英军战列舰“尊严号”发射了一枚尾部鱼雷,“尊严号”在一声巨响后沉没。
彻底羞辱完天下第一的大英帝国海军,U21号从容撤走,艇长赫森因此荣获“海上疯子”的绰号,成为德国海军心中的偶像。
就在5月,协约国在陆战和海战中双双失败,倡导发起此次战役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终于撑不住,灰溜溜下台了。
欲知后来的战事,请看第三集:完美的撤退。
第三集 完美的撤退
1918年8月,英军统帅部决定打破战事僵局,计划在半岛西北部的苏弗拉湾开辟新的登陆点,用两个师的兵力进行一次登陆偷袭。
这正是孙子兵法里的兵势篇所言,奇正相辅,出奇制胜(字幕强调)的战术,当正面战场无法取胜时,出一支奇兵,另辟蹊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果然,当协约国军队登陆苏弗拉湾时,那里几乎没有土耳其军队驻守,协约国军队顺利上岸,建立起滩头阵地,控制了周围的高地。
这时,英军前线指挥官的愚蠢又暴露出来,包括陆军上将汉密尔顿在内,他们没有指挥部队迅速向前推进,而是停下来讨论下一步的战略。
显然,英军首脑们事前只计划了登陆这一件事,忘记顺便策划一下登陆成功之后的战略部署,登陆如此顺利,宝宝们好开心,那下一步干啥呢?等我把脑洞打开了再说吧。
等英军终于想好了该怎么干的时候,宝贵的战机已经失去,德国将军桑德斯紧急掉来两个师,增援苏弗拉湾方向,后续的增援部队源源不绝,英军的攻势又黄了。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宁可摊上猪一样的队友,也别碰上猪一样的上司。
于是,汉密尔顿将军被炒了鱿鱼,灰溜溜地离开了加利波利战场。
英国海军为打破战场僵局,想破了脑袋,就是俗称的开脑洞。于是,英国潜艇也驶入海峡,甚至偷偷靠近君士坦丁堡,袭击土耳其的航运船只,还取得不小的战果。
整个战役期间,英军以13艘潜艇参战,击沉土耳其战列舰一艘,驱逐舰一艘,炮艇5艘,轮船44艘,运输舰11艘,帆船185艘,己方损失潜艇8艘。
但是,海战的胜利无法改变陆战的僵局,决战的战场在陆地。
从9月到11月,交战双方反复上演进攻,反击,拉锯式的战斗,数万名官兵永远长眠于冲锋的路上。
对于协约国士兵来说,战争不仅仅是冲锋和被冲锋,更悲催的是,生不如死。
夏天的加利波利半岛,气候炎热,十几万人在海滩上长期战斗,运输能力很难满足战时的后勤补给需求,仅仅是缺水,就让士兵们倍感煎熬,加上到处都是尸体,埋不胜埋,而炎热的天气导致尸体腐烂速度很快,滋生的蚊蝇使得疟疾等疫病流行。
仅仅是这些流行的传染病就导致协约国减员几千士兵。
到11月份,下起了雷暴雨,雷暴雨很快变成连续24小时的倾盆大雨,连绵的堑壕在大雨里演变成一场小小的山洪爆发,几百名士兵活活被淹死在堑壕里。
更悲催的是,上天似乎要惩罚这些杀人的军队,大雨很快变成了雨加雪,接着变成了超级暴风雪,一夜之间,加利波利半岛积雪达2英尺厚。
岛上是地中海式气候,一向是冬季温和多雨,下雪是很罕见的,下这么大的暴风雪更属罕见。
澳新军团的士兵躲在地下坑道、洞穴里瑟瑟发抖,相比之下,他们还算是舒服的。
苏弗拉湾登陆的士兵,在露天经受着刺骨寒风的考验,犹如置身冰窟。
一场雪到底冻死了多少人无法统计,因为和战死的人混在一起,分不清楚。
协约国方面拙劣的战术指挥,短缺的后勤补给,使得士兵们根本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士气低落到极点。
前面我们提到过,澳新军团千里迢迢奔赴战场,澳大利亚本土媒体对此十分关注,派了很多记者深入战地跟踪采访,但由于战场实行严格的新闻审查,前线的很多第一手信息都无法发回国内,尤其是关于糟糕战况的报道,基本都被封杀。
有一位澳大利亚记者,随身带了一封澳大利亚总理的书信,被特许进入战场。
大量触目惊心的战争惨状,包括英军将领的无能,澳新军团的悲催遭遇,令他感到震惊。
后来他辗转到了伦敦,躲在泰晤士报报社里,写下了自己在加利波利战场上的所见所闻。
这篇稿子最终送达英国首相阿尔奎斯,于是,真相就这么被揭露了,有些人再也混不下去了。
英军统帅部解除了汉密尔顿的职务。
再后来,英军上层决定从加利波利半岛撤军,这篇真实的战地报道起了很大作用。
这位居功至伟的记者名叫基斯-阿瑟-默多克,后来他又生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儿子,就是当今的传媒大亨,基斯-鲁伯特-默多克。
1915年11月下旬,看到取胜毫无希望,英国最终下定决心撤军。然而,此时9万多名士兵分布在加利波利半岛几个相互独立的滩头,想全身而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土军趁机发起攻击,协约国将会遭到重大损失。
在汉密尔顿看来,战争对峙中,像这样的大撤退部队将损失过半
所幸,英军统帅部已撤换了汉密尔顿,由门罗将军指挥这次的撤军行动。
12月29日,协约国大撤军开始,这次撤军组织得计划周密,行动严谨,各个旅分批秘密撤退,用沙袋铺设行军路线,甚至对撤军时士兵行走的速度都做了规定,以免脚步声过大,被土军听到。
到1916年1月9日,9万多人的大撤军顺利完成,整个协约国军队竟然无一人伤亡,当滩头阵地已经空无一人的时候,土军还在盲目地向滩头开枪开炮。
可以说,整个加利波利战役期间,协约国方面只有撤军是干得最漂亮的一次军事行动,堪称完美。
同样的士兵,由不同的将军来率领,结果完全不同。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汉密尔顿将军,这句话送你,拿走不谢!
加利波利战役,这场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以协约国的惨败而告终。
先后赶来参战的协约国军队总数达到56.8万人,其中英军加殖民地军队48.9万人,法军7.9万人,伤亡26.2万人接近总人数的一半。
据土耳其官方记载,土军参战兵力超过50万,伤亡25.1万人。土军精锐部队在这一战中几乎消耗殆尽,胜利来得太不容易。
澳新军团的登陆场是战斗最惨烈的地方,上万军团士兵埋骨于此。
加利波利战役从战略上来看,绝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一旦拿下半岛,就打通了协约国军援俄罗斯的海上通道。
比较一下当时各国的战斗力,如果德国陆军算是超一流选手,那么英军和法军算得上一流选手,俄罗斯帝国只能算二流选手,至于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最多算三流选手。
俄毛的人多的是,就是缺枪缺炮,一旦有了枪炮,战斗民族的战斗潜力全部发挥出来,俄毛说不定就能晋级准一流选手,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这样的三流选手根本顶不住。
如果这样,说不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就结束了。
这次战役还导致一个后果,一直犹豫不决的保加利亚,看到貌似很厉害的英法军队,连三流的土耳其都搞不定,就决定加入到同盟国这一边,和奥匈帝国联手,一下把塞尔维亚给灭了。
加利波利战役,协约国战败的原因有很多,轻视对手导致战争准备不足,作战计划漏洞百出,指挥官在战前即不知己,也不知彼,战时优柔寡断,贻误战机,终于使得这一有远见的战略决策,变成一场战术上的灾难。
一战进入到第二个年头,战斗更残酷,更血腥,请看我们后续的一战系列战役。
五,凡尔登战役
长达近一年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场战役于 1916 年 2 月至 11 月在法国北部进行,是德国通过大规模消耗战将法国淘汰出战争的艰巨努力。德军打算通过占领要塞城镇凡尔登来做到这一点,德国总参谋部进一步认为它的损失将摧毁法国的士气。然而,法国能够与德国的损失相媲美,同时防止堡垒落入敌人手中。双方遭受的损失大致相同,共有300人死亡,70万人受伤,但德国无法实现其目标,将其归结为法国的胜利。
德军于1916年2月21日,发动凡尔登战役,德军指挥官法尔肯海恩上将命令:“绝不放过任何一处敌军阵地,绝不漏过任何一条敌军补给线,绝不任何一个敌人安稳。”凡尔登位于法国北部,坐落于默兹河的环抱中,其本身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但象征意义巨大。凡尔登自古罗马时期即为一座军事堡垒,作为一个古迹,它象征了法国军事史上的光辉岁月和民族骄傲。战事自开始都是围绕着凡尔登附近一带展开,并未侵袭到这座古城和它的堡垒,但凡尔登离德国边境实在太近了,三面都暴露在德军的攻势下,法尔肯海恩选择在此地对法军进行一次决定性进攻,以击溃法军的战斗意志。
“法军的献身精神令人敬佩,但其意志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只要让法国人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军事层面上毫无胜利的希望,那么法军自会崩溃。”法尔肯海恩计划攻打一个法国人绝不可能放弃的地点,即凡尔登。他认为:法军誓将守住凡尔登,并且若其失守,法军将会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该城。通过攻打凡尔登,德军将会“迫使法军将其所有的人力投入该地区,如果法国人真的这么做了,那么他们的军队将会流尽最后一滴血而消亡殆尽”。
当然,进攻的德军同样会遭受损失,但法尔肯悔恩坚信,凭借此次行动的突然性,以及布置在凡尔登北面山头的数百挺机枪,这个伤亡数字会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德军称此次行动为“处决地行动”,而凡尔登战役也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战事最血腥的一次战役。自2月21日起,德军开始每日炮击战场,法军则藏身于战壕和掩体之中,他们努力端缩着身体,祈祷炮弹不会当场炸死自己,也不会被飞浪掀起来的飞土活埋。每天,只要掩护炮火一结束,德军步兵便开始扫荡前进,有一些步兵还装备着火焰喷射器。法军坚守着阵地,一开始用步枪和机枪火力反击,等德军靠近一点便使用手雷,再之后就是在战壕里用枪托和石头同德军搏斗。正如法尔肯海思的预料,这次进攻出其不意,且德军的兵力和火力远超法军,随着德军向沃克斯和杜奥蒙地区进军,法军开始撤退。“我们的长官以及所有连队以下的指挥官都阵亡了,”法军中尉向总部汇报,“我的营只剩下大概180人(以前有600人),没有弹药也没有食物,到底该怎么办?”
2月24日,德军占领了所有的战壕和外围工事。到了25日,德军占领了杜奥蒙堡垒,居高临下俯视凡尔登,而这座似乎顷刻间就将陷落的城市早已经被疏散一空。当晚,法军菲利普·贝当上将抵达凡尔登,接管当地法军的指挥。贝当并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立即夺回每一寸(被德军)占领的土地,”他下令道。第二天,贝当便喊出了那个著名的口号:“誓死坚守!”这极大地鼓舞了法军的士气。
贝当重新组织了法军的防守,并开始亲自指挥炮兵部队。此时,正在坚守阵地或试图进攻的德军反而成了猛烈炮火攻击的目标,另一方面,法军的援军也在涌向战区。此外,当地法军也严格执行着贝当的命令,拼死争夺着每一寸之前丢失的领土以及失守的阵地。
法尔肯海恩的本意是发动一场消耗战:将自身的伤亡控制到最小,同时让法军的伤亡最大化,让法军流尽最后一滴血。但他低估了法军高昂的战斗意志,小觑了他们保卫自己祖国领土的决心,而且法军同样也给德军带去了巨大的损失。德国人向凡尔登的方向前进了不到4英里(约6.4公里)之后,就因法军愈发强烈的抵抗而不得不止步,难以再前进一步。炮火愈发密集,双方的进攻和反攻一次次地反复上演,这场战役又演变成了一个僵局。沃克斯地区遭受摧毁的村庄仅在3月便转手13次,但沃克斯堡垒暂时仍在法军掌控之下。4月,德军试图占领莫尔翁山战略高地,这里也叫“死人谷”,但他们在抵达山峰之前,就被法军击退。之后的几天里,德军炮火开始持续轰击该高地。
法军军官奥古斯丁·科尚在莫尔翁高地的战壕中待了6天,“最后的2天,战壕里一片泥泞,冰冷刺骨,在猛烈的炮火下,除了狭窄的战壕没有什么地方能够躲藏……我到的时候,这儿有175人,到我定的时候就只剩34个,其中几个基本神志不清……我对他们说话,他们也不回答。”伤亡人数持续增加,贝当尽其所能地调动轮换自己的部队,前线的部队撤到后方进行补给,同时新抵达的部队接替他们的位置。最终,法国陆军四分之三的兵力,即125个师在凡尔登轮换驻扎过。
这座城市的生命线仅为一条长72英里(45公里)的狭窄道路,连接着巴勒迪克城。沿着这条道路,卡车、汽车、货车、救护车和其他车辆组成了一条长龙,每隔16秒连续进出这座堡垒城市,每周输送5万吨的装备和9万人的兵员。如今,这条道路两旁的路标上仍放着士兵的头盔,并且以“神圣之路”的名字载入史册。
德军尽其所能地进攻一切可以进攻的地方。6月初,德军已包围沃克斯堡垒许久,进行轮番轰炸之后,终于占领了该地。但该地的守军也只是因为缺乏饮水供给,饥渴难当而投降。德军正向着苏维尔地区残存的法军堡垒推进,该地距凡尔登只剩2.5英里(约4公里)。6月22日,德国军队以炮击轰炸和名为“绿十字”的新型光气拉开了进攻的大幕,这种毒气能够杀死植物、昆虫,也能够杀死人员和马匹。次日,3万名德军步兵开始向堡垒进攻。“这就是地狱!进攻越来越频繁,因为我们的位置就是敌人最喜欢的目标……攻击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法军中尉亨利·德萨基内斯在战壕中已经待了14天,勉强在日记里记录道,“我们的脑袋嗡嗡作响,迷茫又麻木,大家傻坐着一句话也不说,心跳不断加速,等待炮弹来带定我们。我们身边的伤兵越来越多……死亡无处不在,脚边,伤兵们蜷缩在一片血泊之中哀嚎两名重伤员临死前努力地想喘上气,其中一名是个机枪手,已经双目失明,他的一只眼睛掉了出来,挂在眼眶上,而另一只则完全不见,更惨的是,一条腿也不见了。第二名重伤员的脸被炸飞了,还丢了一条手臂,腹部受到重创。他们痛苦地哀嚎,其中一人向我祈求道:‘中尉,我不想死!中尉,我好痛苦,快救救我!’伤势更重的另一人则哀求我帮他了结:‘中尉,要是你下不了手,就把你的左轮手枪给我吧’……这些哀号和乞求声一直回响了好几个小时,直到晚上6点才渐渐停止。我们就看着他们渐渐停止了呼吸,无可奈何。”
近三周以来,法军在苏维尔堡垒连续击退了德军的数次进攻。7月11日,德军最后一次尝试攻占该堡垒,最终在撤退前也只是抵达了外围困墙。这是德军最后一次的攻击。之后,2000万发炮弹倾泻到了这片战区,到处布满弹坑,土地焦黑,树木残败,一片狼藉。所有村庄都夷为平地,其中一些再也无法复原。凡尔登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但它仍受法军控制。在争夺这座战略意义微小的堡垒的过程中,法军和德军共计损失了50万人。德军让法军“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计划宣告失败,即使他们真的曾经踏足过凡尔登,那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对于法国人来说,守住凡尔登已经成了一种民族骄傲。随着时间继续推进,凡尔登的战事终于结束了。而与此同时,另一场在7月初打响的噩梦般的战役,将整个西线战事的重心从凡尔登转移到了索姆河一带。
六,德国飞艇攻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固定翼飞机仍处于起步阶段,能够穿越英吉利海峡的重型轰炸机暂时遥不可及。相反,德国使用携带炸弹、轻于空气的军舰直接瞄准英国。飞艇的速度高达每小时85英里,可以携带两吨高爆弹。这场持续了四年的轰炸行动一直持续到1918年,旨在打击英国国内的士气。德国从未有足够的飞艇造成严重破坏,但这次攻势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大,更强大的德国“闪电战”的前兆。
1915年9月7日晚上22:45—9月8日凌晨00:35,隶属于德国陆军飞艇部队的LZ.74号飞艇成功实施了针对伦敦的第三次夜间空袭,投弹2000千克,造成18人死亡、28人受伤,经济损失达9616英镑。
眼看陆军同行已经两次在伦敦得手,德国海军飞艇师总指挥【彼得.斯特拉瑟少校】自是心有不甘。于是9月8日当天晚上,少校就命令L-11、L-13、L-14三艘飞艇出发,对伦敦实施夜间空袭。此外,少校还命令较老式的L-9号飞艇前往北约克郡的斯金宁格罗佛,攻击当地的化工厂和钢铁冶炼厂。结果L-11和L-14不久后就遇到了引擎故障,只得将炸弹投放后提前返航,只剩下了德国海军未来的王牌飞艇长:海因里希.马蒂上尉指挥的L-13号飞艇。马蒂上尉此前也接受了3次针对伦敦的袭击任务,但均因为引擎故障而没有得手。而这次或许是因为天气良好的缘故,他没有再遇到这种情况。
当天晚上20:45,L-13号飞艇在金斯林上空飞越海岸线,沿着欧瑟河&贝德福特运河飞抵伦敦剑桥上空,不知道伦敦当局是不是脑子缺氧,在本市经历了三次空袭后居然还没有实施严格的灯火管制。伦敦周围乡村的一片黑暗衬托出了都市明亮的灯火,这使得在剑桥上空飞行的L-13号飞艇非常容易的识别出了目标。
在认出下面的城市正是伦敦后,L-13号飞艇顺着穿越巴金福特到赫特福德郡的公路前进,然后又绕到了伦敦西北方向,并从那里开始向伦敦播撒死亡。
晚上22:40,在伦敦郊区的戈尔德斯.格林上空,马蒂上尉投掷了2枚高爆炸弹和10枚燃烧弹,直接扬了3座屋子。在沿着芬奇雷路飞行一段距离后,马蒂上尉在雷更公园上空调转航向,在2600米高度飞越埃尤斯顿车站,然后把飞行速度降低到59公里/小时,于22:45向伦敦中心区投掷了一枚燃烧弹,命中了沃本广场。在飞过拉塞尔广场时,马蒂上尉投掷了更多的燃烧弹,随后是一枚高爆弹。这颗高爆炸弹命中了女王广场的中心花园,恰好避开了医院大楼,但还是震碎了附近数以百计的窗户玻璃。
在向霍尔伯恩逼近时,德军飞艇又投掷了一串炸弹,落在了希欧巴尔德斯路附近,其中一颗炸弹摧毁了国家储蓄银行的办公室,导致一人丧命,另一颗落在了海豚酒馆外面,致使站在酒馆外面的无辜路人【亨利·库姆斯】死亡。此外,伦敦消防员J.S.格林在参与这里的救火行动中受了重伤,最终不幸牺牲。另外还有16名市民受伤。
随后,德军飞艇向北偏转了一些航向,穿过格雷学院路,向法灵顿驶去,并在沿途又扔下了1枚高爆炸弹和2枚燃烧炸弹。高爆炸弹直接打中了波特普尔巷的兰妮大楼,造成严重破坏,并导致3名儿童死亡,24名成年人和另一名儿童受伤。接着它又前往克棱肯威尔路上空,转向东南,将一串炸弹投掷到皮革路和哈同花园,同时还严重破坏了法林顿路上处于十字街和查尔斯街之间的建筑物。此后飞艇飞过史密斯菲尔德市场,来到了大英帝国的金融中心:伦敦城上空。
值得一提的是,L-13号飞艇携带了一枚300千克重的高爆炸弹,这是当时规格最大的航空炸弹,马蒂上尉称这枚炸弹为“爱的礼物”。当飞艇抵达巴索洛缪.克洛斯上空时,马蒂上尉推动杠杆,将这枚“礼物”送了下去。炸弹落在距圣.巴索洛缪医院不远处的位置,在地面上炸出了一个深2.4米的大坑,爆炸中心附近的建筑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一家印刷厂甚至因此起火 ,当时两名男子:威廉·冯吉(William Fenge)和弗雷德里克·桑德斯(Frederick Saunders)从卡特上将旅馆跑出来寻求掩护场所,却不幸遇到爆炸,目击者称他们都被炸成了碎片。一只挂在墙上的时钟成为了这场灾难的无声见证者———它的指针停留在22:59分。
在从圣保罗大教堂上空飞过后,L-13号飞艇又将10余枚燃烧弹扔向伦敦市政厅周围的伍德街、埃德尔街、巴辛霍尔街和摩尔盖特街等处。虽然地面上因此多处起火,但历史悠久的市政厅以及另外两座仓库都没有遭殃。不过伍德街的沃德先生百货公司就没这么幸运了,它的批发袜店和存货均遭到大火的袭击,蒙受的经济损失估计为207000英镑。
从当天晚上22:50起,部署在伦敦的25门高射炮一直在向德军飞艇开火,但毫无成效。当天晚上22:53,伦敦防空炮指挥中心发出紧急信息,指出所有高射炮的射击高度太低,以至于弹药都在飞艇下方爆炸。一份官方备忘录后来承认,对德军飞艇的尺寸和飞行高度的判断可能出现了严重偏差。不过这些高射炮的射击和超过二十具探照灯也多多少少吸引了马蒂上尉的注意力,使得他在指挥飞艇飞过英格兰银行附近时没有发动任何攻击。美国记者威廉姆.谢弗德也经历了这场空袭,或许是出于职业本能,他对自己看到的场景做了描述:
“长长的、表面光秃秃的齐柏林飞艇飘浮在秋天的星空中,它看上去显暗黄色,有点像满月时的月亮的颜色。长长的探照灯光柱从城市的屋顶上指向天空,试图用白色的指尖触碰那个死亡信使。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整个城市,这是齐柏林的炸弹在坠落、杀戮、燃烧……..”
记者先生还注意到一发炮弹在距离飞艇很近的位置爆炸,旁边一个市民高呼道:“上帝啊!(飞艇)不行啦!”可是L-13号还是平稳的飞走了。
当L-13号飞越伦敦墙时,在地面上一个电话接线站工作的阿尔弗雷德.格洛什正在屋内,他后来在描述自己通过窗户看到的情形时说:“似乎是一道火光向我直射而来,我几乎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炸弹击中了几码外一家饭店的斜屋顶,然后掉进伦敦墙内,马路上很快燃烧起来。我向天空张望,最后看到探照灯发现了飞艇,我看的很清楚,那真是一副壮美而恐怖的场景。”
L-13号飞艇随后来到利物浦街车站上空,马蒂上尉准备在这里发动最后一击。在距离这个车站45.72米远的布洛姆菲尔德街与利物浦街交汇处,一颗高爆炸弹直挺挺的打中了一辆35A路公交车,在后部的售票员座位下面爆炸了。被炸懵的司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怔怔的看着自己少了几个指头的手,售票员当场死亡,其他乘客被掀到了车体前部,其中两位同样失去了生命。
飞艇投掷的其它炸弹落在了利物浦街车站周围,给附近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其中一颗炸弹在诺顿.福尔盖特街爆炸时,刚好有一辆8路公交车路过,结果司机和8名乘客当场死亡,另有10名乘客受伤。另一颗炸弹命中了一条铁路隧道上方的马路,炸断了水管,并严重破坏了煤气管路和电气管路。
当天晚上23:00,伦敦高射炮停止了毫无作用的射击,L-13号飞艇也差不多在这时候结束了行动,开始返航。不过它在向北飞行经过埃德蒙通时,一门部署在帕里亚蒙特山上的高射炮发射的炮弹在距离飞艇很近的距离上爆炸,这迫使马蒂上尉下令让飞艇爬升到3300米高度。
在整场空袭中,只有两架驻扎在雅茅斯的BE.2c型飞机起飞拦截,但它们都没有发现德军飞艇,其中一架飞机还在着陆时坠毁,飞行员死亡。至于L-13号,它于1915年9月9日凌晨2:00从凯斯特上空离开了英国。
1915年9月8日夜晚的这场空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第四次把炸弹投入伦敦。根据统计,伦敦在这场夜袭中共有22人死亡、87人受伤,经济损失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530787英镑。这是一战时期德军发动的所有单艘飞艇空袭中,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
首都连续四次遭到袭击, 使伦敦的防卫问题成了英国公众的关注焦点,在9月8日这场夜袭中,数以千计的伦敦市民看到德军飞艇大摇大摆的飞越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且高射炮弹落地后造成的破坏甚至比飞艇炸弹还要大,公众在面对以前想像不到的空袭时显得无奈而无助。英国媒体把这场夜袭称作“齐柏林的谋杀”。
七,日德兰海战
从1914年战争开始,英国和德国都希望两国舰队之间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以确定谁拥有最终的海军优势。当然,双方都想在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手不利的情况下进行战斗。
这场战斗最终发生在 1916 年 5 月 31 日至 6 月 1 日在日德兰半岛西海岸附近的北海进行的三次交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拥有151艘舰艇,与拥有99艘舰艇的德国公海舰队对峙。虽然皇家海军最终损失了两倍的吨位(113,000吨对62,000吨)和两倍的水手(6,097对2,551),但这场战斗通常被认为是英国的胜利,因为它遏制了德国舰队突入更广泛的大西洋。
日德兰大海战:
战争不只分胜负,还有“双赢”
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一战期间,英德两国海军为争夺制海权,曾在此进行了一场大血战。令人惊奇的是,战后双方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打仗不就是要决出胜负吗?怎么会有这样“奇葩”的结果呢?咱们从头说起。
一战前,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始终保持着海上霸主地位,它的庞大舰队耀武扬威地游弋于全球各个海洋上。德国作为后起之秀,一直觊觎英国的海洋霸权,两国展开了长达20多年的造舰竞赛。但到一战爆发时,德国在舰只数量、排水吨位、火炮口径和数量上仍远不及英国。
因此,一战初期,英国凭借其海军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英国的主力舰队像一条看门狗一样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国的公海舰队,使其长期困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成了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
日德兰半岛、斯卡格拉克海峡位置图。德国海军从波罗的海到达北海,必经斯卡格拉克海峡。因此日德兰海战又被德国人称之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
海军不如英国,德国便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传统的陆军身上。但经过一年多的作战,特别是在凡尔登和索姆河的战役中,德国陆军被迫陷入长期苦战的僵局。此时德国迫切希望一场海上的巨大胜利来打破英国封锁,保证德国在海上的航行自由,获得物质补给,从而扭转战争的被动局面。
1916年1月,鱼雷专家莱茵哈特·舍尔被任命为德国公海舰队司令。雄心勃勃的舍尔改变前任采取的消极避战态度,不再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而是准备冲出去和英国人干一场,拼掉英国主力舰队。
尽管舍尔好斗,他却避免同强大的英国海军进行全面战斗。他制定了一个富有进攻性的计划: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沿着英国沿海地区开始一系列打了就跑的袭击,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出战,如果形势对他有利,就集中德国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为了实现这一计划,舍尔花了4个月,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岸,并实施布雷和侦察行动。
1916年5月30日,舍尔认为时机成熟,想把英国皇家海军诱入圈套,他以弗兰茨·冯·希佩尔的一支小舰队作为诱饵,自己指挥的德国舰队主力在五十英里之后跟踪。舍尔推论,英国不会派出整个舰队来拦截一次有限的侵袭,如果英海军出击,希佩尔进行象征性的抵抗后就转舵,把追击者引入德国大舰队射程内。
舍尔的计划似乎无懈可击,但天机已经泄露。早在1914年8月25日,德军“马格德堡”号在芬兰湾触雷搁浅,德国海军救援时被突然出现的俄国海军打跑,致使德军未能彻底炸毁“马格德堡”号的残骸。事后,俄国潜水员在德国军舰残骸里,意外发现了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并将其提供给英国,使英国海军部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而德国仍蒙在鼓里。
舍尔的作战计划刚刚制定,就被英国海军截获。炮术专家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决定将计就计,实行同样的诱饵计划,把德国主力舰队引入自己的包围圈:由戴维·贝蒂率领侦察舰队与德国海军的主力舰队短暂交火后,迅速撤退,将德国主力舰队引入杰利科率领的英国主力舰队的包围圈,凭借英舰队庞大的火力和速度,杰利科认为完全有把握歼灭德国主力舰队。
5月30日晚,比德国海军早四个小时,英国海军共151艘战舰几乎倾巢而出,贝蒂率领6艘军舰的英国侦察舰队从罗赛思港出发,杰利科率英国主力舰队从斯卡帕弗洛港出发。5月31日凌晨,德国海军的全部家底99艘战舰离港出发,希佩尔率领5艘军舰的“诱饵”舰队走在舍尔率领的大舰队前面。双方相向而行,5月31日15:32贝蒂和希佩尔同时发现对方。日德兰大海战正式爆发。
德国占据了天时地利。贝蒂舰队处在向阳的方位,下午的阳光直射英军,晃得英国炮手睁不开眼,而德军炮手背对阳光。此外,贝蒂舰队处在下风向,舰艇冒出的滚滚浓烟和炮火硝烟都被吹到了英军一方,大大降低了英军的能见度。希佩尔舰队完全没有这些问题,可以准确无误地开炮。因此,德舰平均命中英舰四弹,自己才被击中一弹。
英国方面还出现了火力分配失误,结果造成“狮”号和“皇家公主”号向同一目标开炮,而实力最弱的“不倦”号却被派出与强大的“冯·德·坦恩”号对决。最要命的是,英国舰队对德军中实力强劲的“德弗林格尔”号视而不见,于是该舰得以从容调动12英寸重炮射击英军。
德舰“冯·德·坦恩”号连续三次击中英军“不倦”号的右舷,“不倦”号发生大爆炸,舰上1026名官兵,仅有几人幸存。英舰“狮”号被德舰“吕佐夫”号命中,炮塔损毁后,火舌直扑舰艇的弹药存放库,千钧一发之际,惟一幸存的炮塔军官,英勇的哈维少校不顾个人安危,下令向弹药仓注水才避免弹药殉爆,但“狮”号已失去战斗力。
交火仅20分钟,英国就损失了“不倦”号和“狮”号2艘军舰,英国的侦察舰队危在旦夕。英舰“玛丽女王”号先开炮击中德军“德弗林格尔”号和“塞德利茨”号,但随后遭到这两艘军舰的“围殴”齐射,同时命中弹药库,发生可怕的爆炸,“玛丽女王”号迅速化为一道火球,舰上1275名官兵只有9人获救。
由于德国占据天时地利,德“吕佐夫”号、“塞德里茨”号和“德弗林格尔”号、“毛奇”号虽也被多次命中,但都未被击中要害,没有沉没。交战中,德国海军展现了精良的射术,德国舰艇上的光学测距仪性能优于英国测距仪,加之德国舰艇主炮口径稍小,在8000米以内的近距离海战中具有优势。
杰里科得知前锋部队与敌人遭遇并陷入苦战,随即下令大舰队支援。18:15英国主力舰队发现德国的主力舰队,英国主力舰队转向东北方向,抢占德军航线前方的有利阵位。按照日俄战争的经验,如果英国舰队占领“T”字阵位,可以集中火力摧毁德国先导舰,而德国舰队难以发扬全部火力回击。见下图。
舍尔发现自己的舰队被英国人堵在路上,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怎么办?他下令舰队180度的大转弯,因为180度是一个”U”形转弯,这时舰首方向的第一支军舰变成了尾巴,舰尾就变成了舰首,然后迅速逃跑。
德国主力舰队拼命逃离英国舰队的火网,英军旗舰上的参谋人员建议马上追击,英国舰队可以利用航速快、射程远的优势追击德国舰队,以平行炮战消灭对方。英国战列舰装备机械火控计算机,可以集中控制全舰火力。如果进行平行炮战,双方同向而行,对口径大炮多的英国舰队更有利,英军更适合15000-20000米远距离海战。
但是,英国舰队司令杰利科顾虑德国驱逐舰鱼雷攻击,拒绝追击,放走了德军。当时的海战,鱼雷射程加大了,造成战舰不敢靠上去,而这方面正是德国海军的强项。战前,英国海军情报局侦察到,德国海军演习过驱逐舰穿越战列舰队形的战术,正是为了掩护战列舰撤离。
杰利科害怕遭到鱼雷的齐射,当时叫“勃朗宁射击法”,即我不打你单舰,我把你的舰队看成一艘舰来打,进行大量的鱼雷齐射,这样就能保证三分之一的鱼雷可能会命中,这样的损失率是英国不愿意接受的,所以杰利科放弃了追击。
虽然杰利科下令停止追击,但他命令舰队向南行驶,企图切断德国舰队返回基地的航线。23:30德国主力舰队后卫与英国驱逐舰队遭遇,4艘英国驱逐舰沉没,德国一艘前无畏舰被击沉。1916年6月1日凌晨4:20,英国海洋监视系统发现,德国舰队已经逃离。因担心遭遇德国潜艇的袭击和触雷,英国舰队决定返航。日德兰海战就此结束。
日德兰海战英国参战舰艇151艘,阵亡6094人,损失各类舰艇14艘,共约11万吨;德国参战舰艇99艘,阵亡2551人,损失各类舰艇11艘,共6万吨。德国虽然舰艇沉没较少,但是战列巡洋舰只有1艘“毛奇号”还有战斗力,此后德国公海舰队再也不敢冒险了。
海战结束后,英德双方都向世界宣称自己是胜利者,日德兰海战也由此成为世界海战史上一段著名公案。德国海军以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英国海军虽损失较大,但制海权没有被撼动,仍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德国海军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正如美国《纽约先驱报》6月3日作的形象评论:德国舰队痛打了狱卒,但是依然被囚。
日德兰海战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海军历史上战列舰时代规模最大、最后一次舰队决战,达到大舰巨炮主义的最高潮。此后,以战列舰进行硬碰硬的作战方式告别了历史舞台。
德国、英国和其他海上强国开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新型力量和探索新的战法。二战中出现的潜艇破袭战和航母海空决战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日德兰海战送走了人类海战史上一个旧的时代,同时揭开了人类海战史上的新篇章。
八,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攻势从 1916 年 7 月 1 日持续到 1916 年 11 月 18 日,是盟军对凡尔登战役的重演,这是一次利用消耗耗尽德国军队并结束战争的失败尝试。这次攻势发生在法国北部前线25英里的范围内,由四支盟军对德军进行。到战斗结束时,双方共有350万军队参与,双方死伤共计107万人。仅在战斗的第一天,英军就损失了57,000名士兵。
一)、战前准备
现如今索姆河已经成了风景区,索姆河畔的亚眠市也是法国的旅游胜地之一,光去旅游的话还真看不出来这里曾经是一片惨烈的战场。
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索姆河地区其实是比较平静的,只不过它不会一直平静下去,索姆河战役是协约国在1916年总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突破德军防御,以便转入运动战,同时减轻凡尔登方向德军对法军的压力。由于索姆河地区并没有什么战略目标,所以约瑟夫·霞飞提出这个方案时英军总指挥道格拉斯·黑格并不情愿,虽然他并不归霞飞管,但他的作战方针是只要他没有感觉到灾难降临,在法国的地盘上还是听法国的指挥官的意愿比较好。
所以早在凡尔登战役之前,英军就开始集结部队运送弹药到索姆河,英法联军计划在凡尔登牵制德军,然后在索姆河发动大规模进攻,击溃德军来获得决定性胜利;然而德军也不是没准备,英国人调兵的同时他们已经把索姆河的防御工事修筑的固若金汤,他们精心构筑了有12米深的底下坑道网,里面几乎什么都有,厨房洗衣房还有急救站,甚至还有电灯(在当时这是奢侈品)。
二)、战斗开始
由于另一边凡尔登战役的惨烈,霞飞筹划已久的攻势被推迟好几个月,到了1916年6月24日,英法联军对德军阵地开始了长达一周的炮轰,这场空前猛烈的炮击使德军阵地陷入一片火海,整个阵地地动山摇,德军的掩体和障碍物不时的被炸上天空,同时英法联军的飞机一边在德军阵地上盘旋给炮兵纠正弹着点,一边不停地扔炸弹然后俯冲扫射,这7天德军阵地承受了一百五十多万发炮弹。
三)、“索姆河地狱”
7月1日,炮击停止,英法联军像德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他们以为经过一周的炮击,应该已经扫平了障碍,但德军的防御工事依旧固若金汤。当英国人蜂拥而至时,防御工事后的德军架起马克沁机枪对英军进行了疯狂扫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英军取得了一定战果,占领了德军部分阵地,但仅仅一天他们死伤的人数就超过了六万。相比起来法国人倒是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一天过后英军的右翼和法军占领了德军第一和第二道阵地。德军利用英法联军的进攻间隙调整兵力加上防御纵深并实施了一定的反击。
此时德军意识到英法联军在索姆河发动的进攻规模是空前的,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牵制凡尔登的德军,于是德军迅速往索姆河增兵。7月9日英法联军再次发动进攻,但由于德军的增兵,英法联军在兵力上几乎已经没有优势了,到了7月10日英军第四集团军伤亡近十万,不得不暂缓进攻,此后双方一直处于胶着状态;7月13日英军使用骑兵在夜间突袭,成功冲破德军第二道防线,只不过其他预备队没能赶到,孤身犯险的英军骑兵很快被机枪扫射殆尽。此后双方一直在增兵,战争已经变成了消耗战。
9月15日,英国把自己的新式武器——坦克送到了战场上,德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直接吓懵了,18辆坦克在泥泞的弹坑中如履平地,压倒了曾经阻挡过无数步兵的铁丝网,越过堑壕将德军的工事压得支离破碎,坦克上还装了机枪和火炮,打的德军尸横遍野;不过遗憾的是坦克虽然给德军造成突然性的打击,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个时候的第一代坦克“马克 I”威力远不如现代化坦克,而且速度还慢,数量也不够。9月底英法联军再次在索姆河以北的正面发动进攻,这次英国又动用了13辆坦克,只不过德国人已经有了经验,用上了一切手段击毁坦克,结果只有四辆坦克和步兵占领了德军一线掩体,剩下的或被德军击毁或陷在弹坑里动不了。
之后的几个月,双方的炮火依旧在持续,一日复一日的消耗战中,士兵一片又一片的倒下;到了11月,索姆河地区下起了大雨,士兵们寸步难行,成千上万的车辆,几十万的士兵和几百万颗炮弹将索姆河畔的泥土搅成的血色的泥浆取代了爆炸扬起的尘土。战斗还在继续,炮火还在轰鸣,英国人的坦克也因为大雨陷在泥里,时间一天天过去,战壕被移平,铁丝网也被摧毁,整个索姆河地区弹坑累累,尸横遍野,随着双方的损失不断地增加,到了11月中旬,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双方的物资已经接近枯竭,持续了四个多月索姆河战役黯然结束。
四)、战役总结
索姆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是息息相关的,德国人利用凡尔登战役牵制了英法联军在索姆河的力量(当然这不是德军发动凡尔登战役的目的,虽然它有这个效果),而英法联军利用索姆河战役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力量。索姆河战役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役,英法联军突破德军防御以便转入运动战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12月中旬,另一边的凡尔登战役也结束了,同样,法金汉的“让法国人把血流尽”的目标也没实现。索姆河战役比凡尔登战役开始的晚结束的早,而且历时不到凡尔登战役的一半,但双方伤亡人数高达一百三十万,比凡尔登战役多出三十多万,很大原因是因为德国系统化的使用马克沁机枪,给英法联军造成极大损失,此外在我看来索姆河地带的地形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怎么说呢,整个一战本来就是一场争夺霸权的战争,所以无论是凡尔登还是索姆河在我看来都谈不上正义,那些高高在上的政客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士兵血流成河,尤其是威廉二世,这个战争狂人所做的一切真是让人不齿,所以看到那个营销号贬低犹太人的同时吹捧威廉二世我才会如此愤怒。
九,坎蒂尼战役
美国于1917年底参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组建军队并将其部署到大西洋对岸的西线。1918 年 5 月 28 日,美军第 1 师的部队在法军的大力支援下首次发动攻势,进攻并占领了索姆河畔的坎蒂尼镇。
第1师在接下来的72小时内遭受了七次反击,但保住了该镇。该师的凶猛表现是美国远征军保持独立指挥的一个因素,这场战斗让德国陆军注意到,以前未经考验的美国人是一支强大的战斗力量。
坎尼战役:罗马神话的破灭
战斗双方及指挥者∶罗马(伦蒂乌斯·瓦罗)VS迦太基(汉尼拔)双方力量对比∶罗马步兵8万,骑兵6千;迦太基步兵4万,骑兵1.4万。
争夺重点∶意大利坎尼附近区域以及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如何改变世界∶罗马帝国遭受重创,罗马军队无力再派遣强大的军队去与迦太基军队作战,罗马扩张的势头得到延缓。
布匿战争∶矛盾之源
罗马于公元前273年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开始向外扩张,与早已称霸西地中海的迦太基发生冲突,于是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把他们之间的战争称为布匿战争。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战争先后爆发了三次。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主要战场在西西里岛及其附近海域。公元前264年,罗马出兵渡过梅萨纳海峡,击败迦太基军,战领梅萨纳(今墨西拿)城,继而占领西西里岛大部地区,于公元前262年攻占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西南岸的主要据点阿格里真托。
但迦太基具有海上优势,仍控制着西西里岛西部地区和沿海一些要塞。为夺取海上优势,罗马迅速扩建海军,并发明了新的海战技术装备——接舷吊桥。在公元前260年的米拉角海战和公元前 256年的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大败迦太基舰队,随后乘胜登陆北非。公元前 255年,迦太基发动反攻,在北非的罗马军大部被歼,前往增援的罗马舰队则在返回途中遇风暴袭击,几乎全军覆没。罗马重建舰队,于公元前241年在西西里岛以西埃加迪群岛附近重创迦太基舰队,夺得制海权。迦太基无力再战,被迫讲和,放弃西西里岛及与意大利相邻的各岛屿。
然而,罗马背信弃义,继续扩张。迦太基不甘失败,准备复仇。公元前219年,汉尼拔率迦太基军攻占与罗马结盟的西班牙城市萨贡托。次年春,罗马向迦太基宣战。汉尼拔于是决定先发制人,抢占先机。公元前218年4月,汉尼拔率领9万步兵、1.2万骑兵和37头战象,从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出发,冲破重重艰难险阻,于9月末越过了阿尔卑斯山,到达北意大利平原。
罗马人措手不及,被汉尼拔连续击溃。在敲开意大利的北大门后,汉尼拔继续挥军南下,趋向亚德里亚海岸,以便打击罗马人的后方。公元前217年,汉尼拔率军穿越毒气弥漫的沼泽地带,在特拉西梅诺湖附近的山口设伏,一举歼灭罗马追兵2万余人,并继续挥师南下。
公元前216年春,汉尼拔攻占了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城。坎尼是罗马的重要粮仓,如果失去坎尼城,罗马将陷入更大的困境。因此,罗马决心全力夺回。但是,迦太基人早已在城外平原上安下营寨。是年8月2日,在坎尼城附近的平原上,汉尼拔与罗马进行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史称坎尼会战。
布阵斗法
这次会战,罗马将所能调动的8万步兵、6千骑兵全部投入战斗;迦太基军也投入了4万步兵和1.4万骑兵。从力量对比来看,罗马军在步兵数量上占绝对的优势,而迦太基军则在骑兵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
罗马军的阵势是∶步兵在中央,骑兵分在两翼。步兵排成70列,分左、中、右三路,以重装步兵放在阵形中心,每列之间有一定距离。骑兵放在步兵的左右两翼∶右翼是罗马公民组成的少数骑兵,左翼为意大利联盟的骑兵。整个队形突出深度,其优点在于以重装步兵的强冲击力来突破对方的阵线。罗马执政官瓦罗指挥右翼,另一位执政官鲍鲁斯指挥中路,塞维利阿指挥左翼,每个指挥官都精选1,000骑兵作为机动部队,以便必要时出击。
针对瓦罗的战术,汉尼拔把自己的部队列成半月形∶左右两翼是主力,由骑兵和重装步兵组成;将步兵突出配置于中央,前弱后强,中央兵力最弱。这样,迦太基军的整体阵形呈”凸”字形,凸面向着敌方。汉尼拔的用意,是以突出的步兵引诱罗马军主力集中攻击于此,将其诱│人己方阵内,再以两翼的强劲骑兵和重装步兵首先歼灭罗马军的两翼骑兵,然后迂回到敌阵之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汉尼拔亲自指挥中央一路,他的外甥汉诺指挥右翼,他的弟弟玛哥指挥左翼。
另外,汉尼拔还精选了3,000骑兵放在身旁,作为后备力量。同时,汉尼拔令500轻装士兵携带长矛、盾和短剑,准备执行假投降任务。汉尼拔还详细了解了坎尼的天气规律,掌握了中午时分一般有强劲东南风的情况,据此,他将各路方阵面向西北展开,以便充分利用自然力的有利因素。为了切断敌人的退路,汉尼拔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敌阵后方的树林里,以便在风起时从后面打击敌人。
待迦太基军摆阵完毕,罗马军主帅瓦罗针对敌方两翼强,中间弱的阵势,临时将自己的阵势作了一番调整,缩小正面,加大
纵深,增强中央方阵的力量,企图以绝对优势一举击垮汉尼拔的中央方阵。这一调整正中汉尼拔的心意,罗马军主力也因缩小了相互间隔而无法灵活战斗。
兵不厌诈
决战前,双方指挥员骑着马来回鼓励他们的将士。瓦罗要他的将士们牢记堂上的双亲和儿女,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汉尼拔则鼓励他的将士们不要忘记昔日的光荣,要为荣誉而战。
公元前216年8月2日上午9时,广阔的战场上吹响起了刺耳的军号,双方的步兵发出一片呐喊声,弓箭手、投石手和投射手相互投射”子弹”,一场巨大规模的血腥残杀开始了!罗马步兵一开始就排着密集的方阵,全力向迦太基步兵的中心部猛攻。按照预定方案,迦太基军的中央方阵徐徐收缩,致使左、右、中各个方阵变成了”凹”字形阵势。瓦罗见状,以为敌军方阵已力不能支,遂指挥主力发动更猛烈的攻击。
结果,罗马的步兵由两侧向中央汇合进攻,队伍越来越长。此时,迦太基军的500名轻装步兵突然”投降”了罗马军,罗马军收缴了他们手中的长矛和盾牌后,将这些”降兵”安置在阵形后方。瓦罗看到敌军的”降兵”,又看到敌军的中央方阵正在继续”败退”,以为这场会战的关键时刻已到,便将预备队全部投入了战斗。
汉尼拔是一个掌握战场火候的老手,他见时机成熟,在自己中央方阵被突破之前,命令步兵从侧面出击,使罗马军的中央方阵陷于被动。同时,汉尼拔下令左右翼的步骑一起出击,从两翼包围敌人。汉尼拔左翼的重装骑兵势如破竹,迅速击垮罗马军右翼的骑兵,然后分兵一路迂回敌后,直扑罗马军左翼骑兵的侧后,罗马军的左翼骑兵经不住对方优势骑兵的前后夹击,迅速溃逃。汉尼拔立即向伏兵发出战斗信号,埋伏在树林中的迦太基军队,迅速从后面包抄过来,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形成了对罗马军的包围之势。罗马人四面受敌,阵势大乱。迦太基骑兵初战得手后,以一部追击逃散的敌方骑兵,余部配合步兵合围罗马步兵。
战至中午时分,正如汉尼拔所预计的那样,海面上刮起了强劲的东风,随即扬起了漫天尘土,只见黑云滚滚,风沙弥漫,面向东南的罗马步兵被风沙吹得两眼流泪,无法观察敌方行动,而迦太基士兵却由于背对东风,借助风力,投射出又远又猛的石头和箭矢。罗马步兵虽众,此时已挤成一团,攻无力,退无路,陷入束手待毙的绝境中。就在罗马人阵势大乱的时候,留在他们后队的那500名强悍的迦太基”降兵”也趁势作乱,突然从怀中抽出短剑,奋力向就近的罗马士兵杀去。这一战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杀到日落,只杀得天混地暗,阴风惨惨。这场残杀整整持续了12个小时。罗马的8万大军,有54,000人战死,10,000多人被俘,执政官鲍路斯和军团将校全部阵亡,指挥决战的执政官瓦罗率残部逃跑。汉尼拔总共只损失了6,000人。坎尼惨败的消息传到罗马,元老院采取了紧急措施∶任命了独裁官;宣布把17岁以上青年全部征入军队;由国家出钱,向私有主赎出8,000名年轻的奴隶,用来组成两个军团;为了向神明祈祷,举行野蛮的仪式活埋了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
战后余波
坎尼战役就此结束,罗马军战死沙场的步兵多达5万,骑兵也有4千,留守罗马大营的1万士兵全数被擒。霍尔沃德在《剑桥古代史》中写道,这是”汉尼拔的最高成就。它以其时机选择上的无比精确,骑、步兵战术的高度协调,表现出它是古代战争
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军事艺术典范。
侥幸脱逃的罗马人不到1.5万名,其中之一正是瓦罗。他的蹩脚战术使汉尼拔事半功倍。死者之中有一大批下级军官以及80名元老院议员。这支当时罗马史上最庞大的野战军就此毁灭。
十,一战的终章,默兹-阿尔贡战役
1918年8月,在协约国的反攻下,德军接连败退,福煦之前以为战争会持续到1919年,现在他坚信1918年底战争一定会结束!当前协约国的主要任务是攻破“兴登堡防线”,这条从伊普雷东北的海岸延伸到瑞士边界的防线是1917年兴登堡为防御协约国军队而构建的防御工事,好像二战时期的“齐格菲防线”就是在它的基础上修建的。
当初尼韦尔曾发动“尼韦尔攻势”大举进攻“兴登堡防线”,结果铩羽而归,协约国伤亡了40万人,法军内部还起了兵变,而德国只伤亡25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防御型的武器是优于进攻型武器的,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的传统进攻方式在战壕、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太大效果。英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提出,协约国应该在9月发动一次攻势,夺取或切断德军用来调动部队和补给的铁路线,只要德军丧失了运输系统,战斗力就会进一步被削弱。
? 黑格建议对德军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一翼为英国远征军,向东横扫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另一翼为美军第一集团军和部分法国军队,向北穿过默兹河和阿尔贡森林区。如果第一支右翼部队能突破德军的五道防线,就能切断德军位于色当和梅济耶尔的主要的铁路干线,迫使德军沿着崎岖的阿登地区的两侧后撤。福煦采纳了黑格的建议,计划在9月底发动这次攻势。
为了发起这次攻势,圣米耶尔攻势结束仅一周,潘兴利用夜间时间通过不是很够用的公路和铁路网,将美军迅速布置到新的进攻地区。对于美军来说这次行动的规模是空前的,美军60万士兵和5000门大炮从80公里外调往前线,战线后方更是储备了数万吨弹药和其他补给品。9月26日黎明时分,潘兴指挥美军第一集团军三个军同时进攻,与此同时,法军的古罗第四集团军也开始全线进攻。傍晚的时候第一道防线已被美军攻下,另外美军第五军第七十九师在第二天中午之前占领了蒙福孔两边远离主阵地的突出部。
? 德军方面,鲁登道夫很早就意识到,一旦协约国快速猛攻,他的部队很难有秩序地通过列日那拥挤的隘道撤退,为了迟滞协约国进军的速度,德军对戒备已经非常森严的默兹-阿尔贡地区继续加强防御,确保每片树林每个村庄都变成敌军进军的障碍,并在前方阵地的身后再修建多道防线,层层设防节节抗击。在美军负责进攻的那块德军防区里,铁路线比较靠近前线,为了确保铁路安全,德军构筑了纵深长达十英里的堑壕防御系统。
美军的作战地带横跨几乎整个默兹河谷。东侧防守该地区的是马克思·卡尔·冯·加尔维茨集团军(这个集团军貌似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番号我没查到,索姆河战役他指挥德军第二集团军,我不敢确定在这里是否有改动),西侧是那支“威廉皇储集团军”(番号应该是第五集团军)。这里山路崎岖,植被茂盛,很适合打防御战,德军在这里利用有利地形修建了三道防线。
这次进攻美军打的非常艰难,虽说右翼的部队基本完成了作战任务,但中路和左翼的部队在密林和深谷中寸步难行,即便在开阔地带也会遭受德军密集的子弹射击和猛烈的炮击。进攻打了两天,美军最终没有攻到德军的主阵地,更艰难的是这时候鲁登道夫又往蒙孔福和阿尔贡森林紧急调了8个师。
德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后,之前进展顺利的美军第一集团军也慢了下来,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美军在攻到德军的阿普勒蒙-布略勒防线后再也无法前进。10月4日,潘兴撤下原来的进攻部队,用先前参加过圣米耶尔战役的部队再次发起了进攻。当然德军的防守部队也不是吃素的,由于地形问题也没法机动,美军只能强攻,最终美军凭借强大的炮火支援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拿下了德军的阵地。另一边的英军在美军进攻开始后的第二天对“兴登堡防线”发动了猛烈进攻,10月5日,英军以极其惨重的伤亡为代价突破了“兴登堡防线”,然而鲁登道夫这时候却玩起了空间换时间,让部队后撤,虽然英军突破了“兴登堡防线”,但之后就无法再前进了。
不过此时的德军已是强弩之末,这次战斗一线部队只有120个师,国内出现各种问题,部队的厌战情绪愈演愈烈。
10月12日,潘兴把部队一分为二,第一集团军由亨特·利格特指挥,向北继续进攻,第二集团军由罗伯特·布拉德指挥,于默兹河和摩泽尔河之间向东北进攻。面对美军的进攻,德军到处抽调预备队来应付,到了十月底,美军基本突破德军最后一道防线,攻占阿尔贡森林。面对美军的进攻,鲁登道夫到处抽调预备队的行为给协约国其他部队减轻了压力,德军其他地方的防线一个个被突破,失败已成定局,眼看胜利无望的鲁登道夫也在十月底选择了辞职。
11月,潘兴再次替换部队,马不停蹄的进攻德军最后一道防线剩下的部队,兵锋直指默兹河上游,11月6日攻占了色当附近的高地,并用火炮攻击梅济耶尔到蒙梅迪的铁路线。其实这时候德军已经彻底失败了,国内爆发了革命,史称德国11月革命,威廉二世被迫退位,而前线的士兵却被命令继续抵抗,小说《西线无战事》的主角差不多就死在了这次革命的前几天,电影更惨,战争结束前一秒他被刺穿了心脏。11月10日,布拉德第二集团军向蒙梅迪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次日也就是1918年11月11日,德国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