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诺曼底登陆惊现德军神秘狙击手,揭秘身世之谜!

  1944年,随着纳粹德国在战线上的节节败退,同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拉开了解放欧洲的序幕。

  盟军诺曼底登陆

  整个诺曼底登陆战役,盟军共投入约288万的大军进行登陆进攻,而德军投入了138万兵力进行防御。可以说在这样的兵力悬殊之下,纳粹德国的战败是铁板钉钉的。

  经过数个月的血战,盟军在预料之中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德军开始转为全面撤退。

  诺曼底登陆战役,虽然最后是以盟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但是伤亡同样是十分巨大的,有超过22.5万人的伤亡。而与同时期纳粹德国8.3万余人的伤亡代价相比,不可谓不大,德军主要是被俘人数比较多。

  二战德国,不仅诞生了世界第一支特种部队,而且是世界首个成建制使用散兵的国家,所以特种作战比较注重。

诺曼底登陆惊现德军神秘狙击手,揭秘身世之谜!

  诺曼底登陆,虽然吹响了纳粹覆灭的号角,但不能否认的是,纳粹国防军的各兵种在这场战役中,表现都是比较出色的。尤其是狙击部队。

  诺曼底登陆战役,纳粹德国的狙击手,给予了盟军难以磨灭的血色记忆,尤其是盟军当中伤亡最为惨重的美军,更是到了“闻狙色变”的地步,给很多战士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德军狙击手

  德军狙击手,一开始就潜伏在诺曼底的各个角落,这里的登陆海滩遍布大量的灌木、篱笆、礁石、和壕沟。有了这些天然藏身之所和阻挡带来的几百米视距,使诺曼底成了极具狙击优势的地形,让这片场地成了德军狙击手的“狩猎场”。

  他们如幽灵一般,枪声响起的同时,盟军总会倒下一名战士,而最让人感到后怕的就是,看着身边的战友倒下,其余的人还压根没有发觉是从哪里射来的子弹。

  不得已,盟军只能是利用炮火优势对一切可能的“障碍”进行清扫,但所取得的效果不理想,灌木篱笆下德军事先挖好的战壕,大大削减了炮火的威力。

  而在篱笆之间,德军则布下陷阱、地雷和绊雷等。以人海战术和狙击空隙突破阵地,盟军都要付出大量的伤亡,最终不得已撤退。

  在德军当中,一些好的狙击手,甚至可以凭借地形优势,压制住盟军一个排的兵力,甚至更多。

  在众多德军狙击手当中,就曾诞生过一个堪称“人命收割机”的人物,叫做海岑诺尔。

  海岑诺尔

  二战期间,仅他一人记录的狙杀成绩就高达345名。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海岑诺尔曾经在一天之内,仅用手中的毛瑟98K配了一个6倍镜,就成功阻挡了美军8次的进攻。美军这8次进攻,无一例外8个指挥军官全部都命丧海岑诺尔手中,当天他还创造了1000米狙杀美军指挥官的成绩。

  没了指挥军官,进攻的美军瞬间就失去主心方向乱做一团。慌乱之中,不仅进攻变得盲目,而且更多的人成了这些德军狙击手的狙杀目标。

  这其中尤其以盟军新兵的伤亡率是最高的,往往看到指挥军官被射杀,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停下脚步,迅速匍匐在地。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颗又一颗无情的子弹。

  看着身边的战友不断死去,这种等待死亡的感觉,让很多盟军士兵心理上饱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根本不知道,接下来死去的会不会是自己。以至于出现有些士兵,在这种极端压抑的环境中,突然拿着枪,不顾一切地向周围嘶吼乱冲而去。

  而根据美军战后统计资料显示,曾出现过美军一个营,伤亡人数高达一半是由狙击造成,而负责狙击的德军仅仅只有两三个甚至更少。

  而这些德军潜伏的狙击手,像海岑诺尔这样,专门挑盟军当中有引导作用的兵种进行射杀的人,其实非常的多。

  像军官、士官、观察员、通信兵、炮手、传令兵、车辆指挥官……几乎都在他们狙杀的范围,一种恐怖的氛围在诺曼底笼罩开来。

  美军一位随军记者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描述:

  “到处都是狙击手,他们遍布草丛中、房屋里、残骸中、但更多是埋伏在诺曼底道路两旁,十字路口和桥梁也是他们伏击的首选……

  一两个狙击手随便开几枪,就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和破坏效果。”

  由此可见,简单的描述,就能切实体会那些德国潜伏的狙击手,给盟军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

  受伤的盟军士兵

  为了消灭这些“幽灵”,盟军几乎动用了能使用的一切办法。甚至不惜耗费大量炮火对可能疑似的埋伏地进行轰炸。而在有些地方,盟军不得不对但凡可能藏人的地方进行地毯式清理,花费整天的时间只是为了获得一个相对安全的露营地。

  发展到后来,为了减小伤亡,盟军部队前行大多采取蹲姿挪动、部队指挥官换上普通士兵衣服、士兵不能敬礼、不能直呼长官等称谓……

  而这些德军狙击手,失去了目标以后,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对留胡须的人开枪。

  当然啦,这也是后来盟军审讯俘虏时才获悉的,因为盟军当时,确实大多数军官有留胡须的习惯。

  在纳粹德国狙击手狙击盟军的同时,盟军方面也发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现象。

  常理而言,狙击手一般为了达到出其不意和隐蔽性的效果,经常会变换自己狙击的位置,绝不会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因为一旦躲藏位置暴露,那也就失去了狙击的条件。

  但是,德军很多狙击手,却时常反其道而行之。

  盟军官兵发现,一些德军的狙击手,即使在暴露的情况下,也毫无任何撤出阵地的迹象,只是不断地朝着盟军开火,而且这一现象非常普遍。

  这些暴露的德军狙击手,既然选择不撤退,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盟军官兵只要集中火力,消灭他们就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德军狙击手这种举动,和自杀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令盟军官兵们更为诧异的是,当他们占领阵地,发现他们消灭的敌人,很多都有着稚嫩的面孔,年纪大约只有十五六岁,甚至更小,用男孩来形容更为贴切。

  鉴于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盟军将他们称之为:“自杀男孩”。

  “娃娃兵”

  而这些“自杀男孩”,无一例外都是来自同一个组织“希特勒青年团”。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党于1922年成立的一个准军事组织,招募的都是纳粹德国13岁到18岁之间的青年男性。

  “希特青年团”成员

  这些青年男性,通常在加入该组织以后,基本上上层给他们灌输的都是“纳粹主义”和体能以及军事方面的特训,而学术和科学教育等方面则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训练洗脑以后,这些德国青年对于纳粹党和希特勒,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捧和崇拜,他们在未来也都是纳粹党的后备党员。而极个别一群激进份子和忠诚于希特勒的人,则又单独进入特殊的训练学校,成为纳粹党的高层和领袖储备。

  别看这些加入“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年龄都不大,但是这些人可并不比久经沙场的老兵稚嫩。

  他们根据自身特长和组织分配,都受过专门的特训,比如飞行、射击、暗杀、格斗、潜伏……而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这些青年狙击手,在登上战场之前,这些人大多都是已经训练有素。

  这些乳臭未干的男孩,经过特训以后,相对于普通士兵他们有些极高的作战素质,而相对于成年人,心智反而更加的单纯,根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冷血。

  在对希特勒和纳粹党近乎狂热的心理驱动下,他们将战争看作一场“刺激游戏”,更本不懂得害怕,所以哪怕被发现也不会逃跑,因为他们将逃跑看作是可耻的懦夫行为,是不合格的团员,同时也是对领袖希特勒的不忠诚。

  不得不说,希特勒在“洗脑”方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人物。历史证明也确实是这样子,极具演说口才的希特勒,通常几句话就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呐喊。

  希特勒

  曾经有盟军在战场上俘虏了一个“希特勒青年团”狙击手,当盟军抓住他时,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惬意,反而平静地对他们说:

  “你们就处死我吧,我反正已经杀了你们几十个人……”

  这其中所表现的对生命的冷漠,让俘虏他的盟军都后背发凉。

  在这其中,他们所表现的疯狂和好战,一方面是“纳粹主义”洗脑所致,更多的一方面是无知造就,他们将党卫队授与一个“S”的标志视为无上光荣,但殊不知他们就是“炮灰”而已。

  希特慰问青年团成员

  诺曼底登陆战役,遍布战场每个角落的狙击手,数量如此众多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但其实,这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事。

  1922年“希特勒青年团”成立时,一开始团员都是自愿加入,而这些加入的早一批青年,都是希特勒和“纳粹主义”的狂热崇拜分子,到1923年也只不过1000多人。

  而随着纳粹党的壮大,到1932年纳粹党上台前夕,这一数据就已经猛增至10万余人。

  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以后,在大肆吹捧“纳粹主义”的希特勒煽动下,这一人数立刻猛增至230万人,到1936年,人数更是高达500万人,而且这一年12月,纳粹德国将加入“希特勒青年团”列入法律,强制德国青年加入。

  1940年,“希特勒青年团”成员达到顶峰,超过800万人。

  二战后期,随着德军兵员的不断匮乏,这些团员,就成了补充兵员的首选,以至于战场上冒出了非常多的“娃娃兵”,这和二战日本似乎如出一辙。

  有了这么庞大的人群基数,挑选出那么多狙击手也不足为奇。

  当然了,如此众多的团员,再想经过系统的训练投入战场,个个都成精英那是不可能的了,很多人只是简单地学会开枪射击,便被投送到了战场,因为这对于希特勒而言,已经足够了。

  那些“自杀男孩”,仅仅是在洗脑后,为了一个“疯子”就妄送性命,不得不说,这是人性的悲哀。

  15岁的他被盟军俘虏,当被问及要怎么死时,他始终是个孩子,痛哭了起来。(二战著名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