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东北人口外流真相:全国东北化,东北衰败惊人!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并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观点。让我们一起纵观天下大事,品读社会人生

  今年7月21日,某视频博主放出了自己在三亚租豪车被“坑”的事件。

  2名视频博主在三亚的某租车平台租赁豪车后,号称“低价租车”的租车方,却用租车前早就存在的“剐蹭”来讹诈视频博主。

  视频发出后,人们在对三亚租车行业议论纷纷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那两个操着东北口音,却在三亚靠租车“讹诈”的“东北大哥”。

  从东北到三亚,相隔几千里,似乎却成了东北人“遨游”的天堂。

  一时间,在网络上许多网友都开始讨论自己的家乡“被东北人占领”的情况。

  那些“一脸横肉”,脖子上挂着大金链子,说话和动作都横冲直撞的东北人,似乎成了被当地人排斥的对象。

  然而,“人口东北化”的背后,却是东北人口净流出的无奈,和东北衰落的现实。

  天下谁人不知,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

  如果没有东北的重工业基础,新中国就挺不起腰杆子。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刚成立时是一穷二白,实际上,这个家想要当起来,除了发展重工业之外,毫无其他选择。

  当时,中国外有美国封锁,内有敌特风险,虽然倒向苏联,但是这个“老大哥”总想借着你“欠债”的理由摆弄、操纵你。

  可以说,在当时不发展重工业,中国就没有能保护自己的国防体系。

  于是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东北成了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而靠着国营企业,东北诞生了成千上万的职工家庭。

  他们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到工厂办的幼儿园、小学接孩子放学,回的是工厂分的职工住房。

  这样的生活哪怕放到现在也是许多年轻人艳羡的,但它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曾经的东北。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改革开放和打破“大锅饭”,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东北一下子走向了衰弱。

  东北衰弱的起源,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单一。

  在中国关起门来搞建设的那几年,东北的重工业在国内当然是属于竞品中的竞品。

  可是一旦开放市场,国外当时价低质优的重工业产品就纷纷涌入中国挤占市场。

  东北的工业品一下子失去了竞争力,加上东三省单调的产业结构,于是瞬间就步入了衰弱。

  第二个是伴随着产业衰弱而带来的工人失业。

  当整个东北的重工业靠着共和国输血时,东三省当然能够维持产业工人的生产、居住、教育、医疗等各项成本,但当产业开始衰弱,产业工人们就无可奈何地只能选择失业。

  失业的结果就是,大量适龄劳动力要么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要么只能南下发展。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三省犯罪率始终居高不下的原因也在此。

  由于大量产业工人失业,导致社会闲散人员增加,东北的犯罪率上升也间接导致了东北进一步衰弱。

  这也是为什么“金链子”“大纹身”,操着东北口音、一身横肉的“东北大哥”往往是人们印象中“黑社会”的代名词。

东北人口外流真相:全国东北化,东北衰败惊人!

  第三就是东北的产业总是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徘徊。

  由于历史原因,东北的出海口只有辽宁。

  但是不论是华北、华南等国内市场,还是彼时的苏联、日本、韩国等已经发展起来的周边国家,都已经逐步完成了工业升级改造,对重工业需求不大。

  除此之外,即便东北想要趁着重工业的底子开展轻工业或者加工制造业转型,也十分困难。

  一来是产业工人需要重新再培训,这在改革开放之初,教育水平在全国尚不普及的时期十分困难;

  二来重工业与轻工业属于两套完全不同的产业,转型需要时间。

  但对于深陷重重困境的东北来说,在这个市场决定一切的时代,有心也只能无力。

  于是,就像电影《钢的琴》里的东北下岗工人们,学了一辈子技艺却只能用自己的技艺去给孩子造架钢琴一样;

  就像曲婉婷的《我的歌声里》无论唱的多么动听,都无法否认资助她出国学歌的钱,来自其母亲贪污的无数东北下岗工人的取暖费。

  东北的伤痛,是东北工人的伤痛,是在风雪中冻毙的东北人的伤痛。

  所以,无怪乎东北人遍布中国。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又有几个人愿意离开生养的故土,去往完全陌生的城市呢?

  2003年10月,从官方印发关于振兴东北的有关战略意见开始算起,马上就要走到第20个年头了。

  现在,振兴东北已经到了关键节点,如果再没有显著成效的话,以后振兴东北只会越来越难。

  为什么东北的振兴如此之难呢?为什么振兴东北已经到了最关键的那个十字路口呢?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人口。

  2022年底,中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从过往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种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一旦形成,恐怕将很难逆转。

  这就意味着国内的城市之间,将爆发更加激烈的抢人大战。

  现在,侈谈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仍然为时过早,无论是低端的制造业、服务业,还是高端的技术研究、科技研发等,都需要人,尤其是人才。

东北人口外流真相:全国东北化,东北衰败惊人!

  但东三省恰恰是全中国人口流失最为严重的地方,没有之一。

  从2010年到202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十年时间,中国所有省份中,只有6个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其中甘肃、内蒙古、山西三省只是减少55-79万人。

  但东三省却一个比一个恐怖:辽宁减少115万,吉林是337万,黑龙江是646万。

  要知道,这十年的时间内,全国人口实现了7000万人的正增长。

  可想而知,如果从2020年开始的下一个十年,东三省仍然是本地人大量逃离当地,外地人想大量远离的话,人口流失将会越来越严重。

  此外,支持东三省的基础在于重工业、制造业和轻工业。例如辽宁的船舶、飞机、汽车等等。

  而众所周知,工业是最需要人的行业,如果东三省的人口流失继续严重,外省又不愿意进入,那么其赖以为生的工业只能面临萎缩的陷阱。

  目前从全国各省的“抢人”策略来看,基本都是通过集中力量发展省会城市或者省内一到两个城市。通过这些发达的省内少数城市,达到留住省内人才,吸引外省人才的目的。

  再例如,从2010到2020年这十年间,成都、西安、重庆等省会或者省部级城市成为了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其背后,就是各省份将资源全数调拨省会城市。

  而东三省也不例外,在政策支持下,其省内也就是长春、沈阳、大连人口有正增长,不过如今连哈尔滨这样的省会城市也免不了人口减少的命运了。

  那如何才能让“东北老铁”们留下来呢?

  2021年,中央再次提出“十四五”期间振兴东北的计划纲要,其中的六条措施虽然确实是对症下药,其民营经济、国企改革、民生改善等方面也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这药效没能赶上东北衰弱的速度,加上在人口减少的大背景下,东北仍然很难与其他省份产生“比较优势”。

  现在的东北,不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是大家都在进步,东北进步的步伐慢了,“慢慢进步也是一种退步”。

  那么,除开国家的大政方针外,东北要如何振兴呢?

  核心只有一条,就是破除对“东北衰弱”的妖魔化。

  东北确实在衰弱,但东北的衰弱却随着时间推移,被无数人妖魔化为“东北很穷、很土”,或者“东北人素质不行”之类的。

  但东北真得如人们所想吗?

  截止2022年,东三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1万元以上。东三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河北之后,四川之前,排在全国第15名,正好处于中游水平。

  如果我们单拎出来看,东三省的经济水平即便比不上东部省份,但和中西部省份比起来,还是具备领先优势的。

  但即便如此,东三省的人口仍然止不住地往外流,甚至比一众经济不如东三省的中西部省份还要突出。

  而造成此现象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东三省本来就是外来人口居多,多数为小家庭,宗族观念较弱,因此人口迁徙没有太大的阻力。

  除此之外,东三省寒冷的天气,也是促使其人口流出的原因之一。

  如今,东三省的衰弱,在传播中越来越夸张,甚至东北人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妖魔化,比如东北人彪悍,没素质,一言不合就打架等等。

  但实际上,这些标签都只是一种刻板印象,这不仅不是东北的真实面貌,反而是对东北的一种抹黑。

  所以,真正振兴东北,首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东北的“现代化”展现出来,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东北,从过往的刻板印象中走出来。

  而中国人只有正视东北,了解东北,才能真正振兴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