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做的错事,也是我人生中的唯一一个污点!”
在面对记者的镜头时,赵本山满脸的愧疚让人揪心,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自责。这个在舞台上总是满脸笑容的喜剧大师,此刻却显得格外沉重。
他口中提到的”她”,正是那个在他身无分文且一无所有的时期里,陪伴他度过艰苦日子的结发妻子——葛淑珍。
30年过去了,那个被抛弃在农村的妇女,已经在大连开起了好几家连锁店,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女企业家。这个昔日的”演员家属”,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葛淑珍现在过得怎么样?看看她的店面就知道了:生意非常红火,客人们甚至需要排队等位。但你可能会以为她是因为“赵本山前妻”的身份才获得的成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她甚至拒绝了女儿提出的利用赵本山的名气做生意的建议。
”我不能砸他的招牌,我不能砸自己的招牌。”此话中充满了一种倔强的情绪,又流露出一种傲气。就如同她所言,赵本山是赵本山,她是她。
对于过去的事情,她已选择放下。
从一个农村不识字的妇女,到如今的百万富婆,葛淑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性离婚后,天空也不会因此塌下来。她的成功告诉我们,与其依赖别人的光环,不如努力点亮属于自己的星光。
有人说她傻,放着现成的资源不用,非要自己熬。然而她却始终认为,人活一辈子,不能光靠着别人的名气吃饭。这些年来,她把店从小打到大,从一家发展到几家,靠的是诚信经营和用心服务。
如今的葛淑珍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站在赵本山身后默默无闻的女人,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被抛弃的女人的逆袭,更是一个普通女性自我实现的奋斗史。
这一切都要从那个改变她命运的转折点说起……
1994年的那个冬天,葛淑珍经历了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
当她抱着浑身发烫的赵铁蛋冲进医院时,她的双腿已经软得难以支撑。她一边流泪,一边祈祷:“老天爷,别带走我的孩子。”
然而,这个从小就身患残疾的儿子最终还是永久地离开了她。
12岁的赵玉芬看着母亲日日以泪洗面,甚至一度卧床不起,她也只能无奈地劝说母亲:”妈,你别哭了……”懂事的赵玉芬不止一次想到去找她的爸爸帮忙,可是每次都被母亲拦下。
葛淑珍的声音虽然虚弱,但态度却异常坚定,说道:”我们和他已经没有关系了,不该去麻烦他。” 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也不愿意求助于前夫。
这位性格倔强的女士,宁愿自己忍受所有的苦难,也不愿意轻易向别人求助。没有人知道她在深夜里悄悄落下了多少眼泪,但第二天,她仍旧能够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为了赚钱,她尝试了各种工作,包括营业员、勤杂工、工地小工等。尽管生活很艰苦,但她为了女儿必须坚强地活下去。
幸运的是,上天对这对母女心存善念。赵玉芬努力苦读,顺利地考上了大连外国语学院。为了照顾女儿,葛淑珍毫不犹豫地跟着去了大连,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租住了一个小房子。
白天,葛淑珍在外打工,晚上回家后母女两人一起共度晚餐,谈笑风生。尽管生活较为艰难,但她们的欢声笑语却从未间断。这位失去儿子的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
葛淑珍每次听到女儿说:“妈,等我毕业了就能挣钱了,到时候就轮到我照顾你了。”,她的眼眶就会湿润。她知道,自己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失去亲人的痛苦,让葛淑珍坚强面对生活,她决定在大连开启新的生活,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
这个想法的出发点不仅仅在于追求更好的生活,更是要证明:即便经历过生死离别,她也能重新站起来,用新的方式活出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
故事悄然在这个海滨城市展开,一场浴火重生的历程缓缓展开……
“春晚之后,我们说散就散”。
1989年,对于赵本山来说,是最得意也最煎熬的一年。
赵本山作为“东北三省”民间艺术节的优秀演员,他的名气如火箭般快速蹿升。然而,他兴高采烈地与妻子分享新创作的包袱时,得到的往往只有妻子傻傻的笑声。
赵本山面临事业上升期与家庭生活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
1990年,赵本山首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之后一夜爆红。乡村艺人出身的他,凭借出色的表演才华和独特的喜剧风格,成功打入全国观众的视野,成为人们口口相传、家喻户晓的“笑星”。
彼时的家,已不再是他的港湾,反而成了他事业的枷锁。
”离婚。”这两个字一出口,赵本山便做了最后的决断,”无论提出什么条件,我都同意。”
1991年,赵本山和葛淑珍的离婚手续终于办理完成。赵本山作为补偿,给了她25万元的补偿金、一辆轿车和一套房子。在那个时候,25万元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数目,赵本山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而此时的葛淑珍,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开始真正地尝到了“自立”的滋味。你猜猜她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在一家火锅店当洗碗工,月薪仅150元。
那位来自农村、目不识丁的年轻母亲,为了给儿子治病,开始在社会上闯荡,努力工作。
在另一边,赵本山因为一场车祸结识了马丽娟,两人在长期的相处中产生了感情,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对于这一切,葛淑珍从未有过任何的不满或抱怨。
每当女儿向她请求帮助把爸爸叫过来时,葛淑珍总是轻轻地摇头回答:”我们已经分开了,就不要再有任何瓜葛了。”
曾经恩爱的夫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在舞台上光芒万丈,一个在生活的苦海里独自摸索。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似悲惨的结局,却成为了葛淑珍的新生活的开始。
这一段姻缘始于1979年。
那年,葛淑珍年仅19岁,而赵本山已经是22岁的成年人。两个苦命人的结合,竟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门上贴着的两张”囍”字,屋里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就是他们婚礼的全部布置。
虽然现在的赵本山已经颇具声望,但他的人生经历却并不总是风光的。他幼年丧母,父亲也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只能跟着盲人二叔饥一顿饱一顿地度日。
为了能混口饭吃,我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演出队学习乐器,期盼着能在演出时混上一顿饱饭。
葛淑珍的生活并不好过。她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她只能和哥哥相依为命。直到19岁,她才等来了第一个说亲的。其实,她和他能走到一起,主要还是因为他们都很贫穷。
赵本山结婚后不久,女儿赵玉芬出生了。看着女儿白白胖胖的小脸蛋,这个家终于有了点盼头。赵本山继续跑红白喜事,不管价钱高低,只要能上台就拼命卖力气,在县城里渐渐有了些名气。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跟人捉迷藏。在1982年,赵铁蛋的二胎出生了,但这个孩子是天生的聋哑儿,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夫妻俩为了让孩子好养活,给儿子取了一个土气的名字,希望他能像铁一样坚强。
葛淑珍守在家里照顾孩子,赵本山四处奔波演出来补贴家用。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也勉强算得上幸福美满。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看似平淡的生活背后,却隐藏着婚姻破裂的危机。
葛淑珍虽然不识字,但她料理家务事却井井有条,赵本山每次回家都能吃得上热腾腾的饭菜。她还会模仿老师的样子,在家辅导孩子的功课。
那个时候的赵本山已经加入了铁岭民间艺术团,开始在正式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回头再看这段过往,你觉得他们都过得不容易吧?一个为了追求梦想而在外面努力拼搏,另一个则为了家庭而默默付出。可惜好景不长,当赵本山真正站上春晚舞台的那一刻,这个曾经温暖的小家也走到了尽头。
大连,这个位于东北的海滨城市,成为了葛淑珍人生的第二个起点。
当她接手那家两万块的小店时,周围的人都说她疯了。没有经验,不懂经营,连个像样的人脉都没有,这生意能做起来才怪。
刚开始的几个月非常艰难。准备的食材堆在厨房无人问津,连个正经客人都不见几个。那段时间,葛淑珍差点就撑不下去了。
”妈,咱用爸爸的名气吧?”女儿赵玉芬心疼妈妈,当她提出这个建议时,葛淑珍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她选择慢慢来,不愿意依靠前夫的名望。在她的认知里,既然选择了独立,就必须靠自己的本事生活。
于是,葛淑珍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提升经营:对菜品口味进行改良、增加菜品分量、严格要求店内卫生。她在经营的每个环节都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使得这家小店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葛淑珍的店生意逐渐红火,有时候客人还得提前预约才有座位,从一个人忙活,到请服务员、招厨师,再到开分店,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女人,可以凭借实力自立。
历经30年的变迁,当年那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如今已成为几家连锁店的老板。这个巨大的转变,并非她依附于他人,而是凭借自己的双手摘取了属于自己的璀璨星辰。
有一些人觉得葛淑珍很傻,放着现成的资源不用,但葛淑珍始终记得自己曾说过的话:“赵本山就是赵本山,我就是我。我不能砸他的招牌,更加不能砸我葛淑珍的招牌。
如今的她仍然单身,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她已经变得足够强大,能依靠自己。这个坚韧的东北女人,用一生践行了“宁可孤独,不愿将就”的信念。
这不仅是一个被遗弃的女性实现逆袭的故事,也是一个普通女性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奋斗史。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向世人传达:人生的光芒,不是借来的,而是自己点亮的。
希望这个故事可以给在生活中迷失方向的人们一些启示:生活即使再艰难,也要相信自己,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和耐心,终有一日,你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