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李立:揭秘商业奇才背后的传奇人生

  李立是一个老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晚年时,他曾经讲述过毛主席当年领导秋收起义后、带着队伍走上井冈山时的一些事情。值其忌辰,如去摘录这次讲述的部分内容,以志追思。

  “秋收起义”失败后,之前的五千多人的起义部队,到了三湾时,人员已经不足千人。到达三湾的那天,是1927年9月29日。

  李立回忆说:“中午12点钟左右来到三湾。当时,老百姓都不知道是什么军队,都上山、怕了。后来,才知道是工农革命军。大家就叫老百姓回来,开门、让部队住下。毛委员那个时候是住在我家的对面。”

  当时的队伍经过起义失败后,转移时中途又遭遇敌人袭击,士气非常低落,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改变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当时,主席领导的这支部队,名字叫做工农革命军;其组成:一部分是大革命时期建立的工农群众武装,另一部分是在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北伐军中的革命军人。群众武装,本来就是松散的、不正规的;北伐军是正规军,但是军阀习气严重。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之前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李立曾对儿子何继明多次说起,“三湾改编”之后、军队面貌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

  当时的何继明还十分不理解,认为是老父亲对毛主席和军队有感情,这么说是出于“革命浪漫主义”。后来经过多方了解才明白,这巨大改变并非父亲的主观浪漫想象,而是真实发生的的客观情况,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毛主席提倡的“民主带兵”原则。

  数十年之后,李立还记得那次主席的讲话:“3号的早晨,吃了早饭,就集合。集合到枫树坪,请毛委员讲话。

  “他说,同志们,敌人后面放冷枪,没什么关系,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了军长了。

  “他说,我们现在有两营人。你们都是暴动过来的,一个当十个、十个当百个,还怕干不起来吗?!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愿上井冈山的跟我来;不去的,发路费回家。”

  当时,袁文才领导的一支武装力量在井岗山一带活动。主席为了和他取得联系,就在三湾的协盛和店里写了一封信,派李立和他的叔叔李长俚送到茅坪的袁文才处。

  三湾改编,是中共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主席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此后,主席率领的这支秋收起义部队就在井冈山安下了家,开始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李立:揭秘商业奇才背后的传奇人生
  从三湾走出来的红军战士李立,作:李新明何继明(李立之子)

  ​  李立(1908—2006),原名李国华,江西省永新县人。1926年参加农协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共宁冈县委常委、少共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民运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民运部部长、湘鄂川黔少共省委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抗日战争胜利期间,任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科长、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八路军南下支队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鄂东区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中央土改工作团晋绥工作分团团长、中共河南南阳地委书记。1949年起,先后任江西省委委员、省委交通部部长,吉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河南省委委员,洛阳市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组织部部长,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省长,中共西南局委员等职。

  为第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次、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

  他亲眼见证了人民军队的三湾改编,亲身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期间再次亲历万里长征,全国解放后职务屡有变化,但他心中始终牵挂着三湾改编的精神永传。

  他,就是从三湾走出来的红军战士、我们的父亲李立。

  亲眼见证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原名李国华的父亲在三湾村亲历了三湾政编,是毛泽东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历史见证人之一。当时他是三湾村党支部的负责人,在协盛和杂货铺打工。三湾改编期间,他陪着毛委员住了五天。在谋划上井冈山时,毛委员问我父亲:“小李,你们村子附近有座山叫九陇山,请你介绍一下情况。”父亲介绍了有关的风土人情和复杂地形及茂密的森林后,毛委员又询问了宁冈和袁文才的有关情况,随后拿出一封信交给他说:请你设法把这封信送给袁文才。于是父亲把信拿回家交给爷爷李长寿,同时说明了毛委员的要求。爷爷说:“去茅坪的路你不熟悉,又是走夜路,这封信还是让你叔叔去送吧。”当天晚上,父亲的叔叔李德胜打着火把,连夜把信送到茅坪交给了袁文才。

  袁文才最担心的是红军把他这几十号人吃掉,立即开会研究分析是凶是吉,然后专门派龙超清、陈慕平和龙国恩把他写的回信送到三湾村。毛委员一看信,知道他还不了解这支军队,是一封婉拒的信(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叩首)。毛委员没有生气,他耐心地讲述了革命形势、起义军的现状和下一步的打算,并安排他们吃了午饭。临行前,给每一个送信的同志送了一条枪,包括两条长枪、一支短枪,然后告诉他们说:今后的斗争离不开武器,请把这里的情况转告袁文才同志。

  10月3日,毛委员离开三湾村时,给父亲留下三条长枪三十发子弹,让他组织成立三湾游击队。这支队伍后来在九陇山打游击,成为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一支重要力量,炎陵、茶陵、宁冈和永新四个县的游击队坚持革命斗争十年整,父亲是九陇山第二军事根据地的历史见证人。

  当年,毛委员在三湾协盛和杂货铺住了五天,对小伙计的我父亲李国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手十年后的1937年,有一次他俩在延安的街上偶遇。父亲见毛主席迎面走过来,一时不知所措。没等父亲开口,毛主席首先说:“小李子,你也走过来啦!”

  父亲心想:毛主席还记得我呀!他既感到非常吃惊,更为此激动不已。

  亲身经历两次长征

  1934年8月,父亲参加了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同志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成为红军长征先遣队的成员,为长征胜利和部队发展做出过特殊贡献。六军团在与二军团会师前,接到中革军委电令指示,要求已经突破敌军封锁线的六军团折返向东,结果走进了敌军22个团组成的包围圈。六军团经过激烈战斗,到突破重围时兵力已从9800余人减至3000余人,遭到重大损失。

  父亲时任二方面军的民运部部长,他积极组织干部,宣传动员群众,大力做好扩红的工作,仅在湖南永州新田县就补充兵员2000余人。

  1934年4月,红二、六军团进入云南境内。面对有漂浮冰块波涛滚滚的金沙江水,宽阔的江面不可能架桥,只有几条小船,几个小时才能运送百十人。父亲在三湾当过放排工,有撑木排的技能,为了尽快让几千人渡过江去,他建议部队领导组织人力砍伐竹木编织木排,用绳索牵引木排来回摆渡。结果,一天时间用十几个木排把部队安全运送过了金沙江。当大多数人员过江以后,还有大量的骡马面对激流不敢下水,任你怎么驱赶都不奏效。这时父亲牵过一匹骡子,把它拴在船尾,然后跳上小船,回头对战士们说:“我一开船你们就赶紧轰骡马。”接着父亲用力一撑船,就把骡子带下水向江心驶去,战士们乘势一哄而上,把岸边的骡马全都赶下了水,一时间金沙江的江面上都是渡江的牲口,很是壮观。部队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100个团尾追的敌人。军团长萧克夸奖说:“国华同志,这次部队渡江,你是立了大功啊!”

  1936年,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的指挥下,二方面军爬过海拔5000米的玉龙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长征二万五千里到达延安。部队的兵力从湘赣边界出发时的1万多人,到达陕北还有1万多人,毛主席夸奖贺龙不简单。

  1944年11月,父亲奉命参加了由王震司令员、王首道政治委员指挥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任政治部副主任,经历了第二次万里长征。这支5000人的部队为了实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战略决策,到敌后开辟华南抗日根据地,过黄河,渡长江,一直插到广东的南雄县。原计划与东江纵队汇合后建立根据地。

  但因抗日战争于8月15日胜利了,国民党反动派立即掉转枪口派出五个军来“围剿”这支5000人的南下支队。由于东江纵队没有接应上,中央军委批准这支部队返回中原和延安。南下支队立即急速掉头北返,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剿,连续四十多天急行军。

  往往是刚想休息或刚要吃饭时敌人就来了,日夜兼程艰苦卓绝,南下支队北返回到延安行程二万七千里。父亲在南下支队返回中原根据地时,奉周恩来调令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从1934年到1945年,他随这支英雄的部队在中国的大地上走了整整一个大圈,行程四万里。艰苦的斗争和万里征程锻炼了他的革命意志,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他始终信念坚定跟着党走。

  父亲在家乡只读过两年私塾,文化水平都是在革命工作中学习提高的。1937年底他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他在延安曾担任中央机关直属党委书记,亲历了1942年的整风运动和1943年的审干工作。面临内战爆发的危机,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搞好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巩固和发展解放区”的精神,中央机关组织了三个土改工作团,康生、陈伯达和我父亲分别担任团长。从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父亲在晋西北先后参加了三期土地改革运动,圆满完成了组织赋予的任务。党的工作和革命斗争实践,大大提高了他的思想路线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为日后担当领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1944年11月,李立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政治部副主任

  全国解放再负重任

  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国,父亲先后担任了河南省南阳地委、江西省吉安地委第一任书记和军分区政委,亲自领导了吉安地区的剿匪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他在万安县主持召开万人大会,公审处决了地主恶霸匪首肖家壁、陈正华等一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他在审查判决名单时发现有王佐的侄儿,就呈报江西省委:建议刀下留人,为王佐烈士留下后人。省委书记陈正人批准同意“刀下留人”,后来王佐的侄儿一直在南昌监狱服刑。

  1950年冬,父亲专程陪同解放后第一位外国友人、苏联的汉学家费德林访问革命摇篮井冈山。父亲担任客家话的翻译工作,再由师哲同志翻译成俄文。通过探寻战场遗址、亲历五大哨口之一的朱砂冲、拜谒红军烈士墓、召开群众座谈会,以及吃红米饭盖“金丝被”等生活体验,费徳林感慨地说:“中国革命比俄国革命要艰苦得多!井冈山可以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嘛。”父亲作为中央慰问团成员,亲自带队深入革命老区井冈山,给老区的群众送去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他深人细致的工作和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谋划,为吉安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1954年,父亲由中南局组织部副部长奉调河南省洛阳市任市书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他为建成洛阳拖拉机厂,矿山机械厂、轴承厂等十大厂矿,呕心沥血深入基层,依靠群众真抓实干,使一个新型的重工业城市拔地而起。1964年父亲调任贵州省省长,直接参与了云、贵、川大三线的开发建设事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组织修建了贵州省最大的乌江水电站,年发电量3304亿度;

  先后开通了川黔、湘黔和滇黔三条铁路,建成了以航空工业为主体的大三线工业体系。大三线建设的成就,改变了贵州的工业结构,改变了大西南的经济发展布局,为经济繁荣和民族团结奠定了基础。

  父亲在任职期间,继承和弘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勇于担当是他的特点。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经常下基层搞调查研究。他在河南洛阳担任市委第一书记时,一次下乡调查,发现有的老百姓因为缺粮甚至吃“观音土”,心情十分沉重。他把老百姓吃的观音土片带回来,一是让所有的领导干部看到,并说:老百姓的生活这么苦我们有责任啊;二是把观音土带回家,让我们品尝是什么滋味,提醒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父亲在河南省委担任书记处书记时,一次下乡发现有的单位报粮食产量,他就深人社队到粮食仓库实地检查,亲手用木棍子插入粮垛,发现不少粮垛下面是麦草,上面只覆盖了一层粮食。他意识到问题严重,就向省委书记汇报实情,结果被批评:“李立同志,你反映的情况只是个别现象,不是主流问题,不要总是看阴暗面!”父亲坚持说:“难道是我不对吗?我们不能图虚名招实祸啊!”当河南省信阳事件发生时,他作为中共中央中南局组织部部长受命带领工作组认真调查,实事求是地写报告把实情上报党中央。他说:“由于我们政策上的失误,才导致了严重问题的发生,使人民吃了苦头,我们太对不起人民了。”1964年,李立任贵州省省长

  父亲一生敢讲真话勇于担当的作风,给同志们和子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我父亲时,无不感慨他求真务实、一身正气、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对他坚守理想信念和自觉弘扬红色基因的定力感到由衷的敬佩。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结合战斗和工作实际体验,用业余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写作,先后写了《革命摇篮井冈山》《远征万里》《四十八天》等九本著作,从一个红军战士成长为一名业余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父亲回顾自己革命的一生,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坚定信念跟党走,永远跟着毛泽东。他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可以为革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他向我们子女交代说:百年后,要把他的骨灰安放在家乡三湾的山坡上。他要看着家乡的变化,愿美好的理想能一步一步变为实现。

  李立,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中学文化。1927年在江西永新参加工会并任工会小组长,任永新县小江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宁冈县磐市区委书记、县委常委,少共宁冈县委书记,少共湘赣省委委员,中共酃县县委常委,酃县县委书记,中共永新县委常委,少共永新县委书记。

  1934年任红6军团政治部分部部长,中共永顺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湘鄂川黔边区省委委员、边区少共省委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并兼党支部书记,任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科长,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并兼党总支部干部科科长,任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八路军南下支队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鄂东区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中央土改工作团晋绥工作分团团长,中共河南南阳地委书记。

  1949年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省委交通部部长,中共吉安地委书记兼吉安军分区政委,华中钢铁公司副总经理,中共中央中南局组织部副部长。

  1954年11月任中共河南省洛阳市委第1书记。1956年7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第1书记。1958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10月-1965年2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常委(1960年12月-1964年9月任中南局组织部部长; 1961年9月-1962年2月任中南局监察委员会书记)。1964年11月-1967年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5年7月-1967年1月任贵州省省长。

  1965年11月-196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大文化革命”中受冲击。

  1967年7月-1977年11月任贵州省革委会副主任(1967年12月-1971年5月任贵州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省核心领导小组成员;1971年5月-1977年4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

  1977年-1979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李立:揭秘商业奇才背后的传奇人生  1979年2月起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第5、6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8大代表;第9届中央候补委员;10大代表;16大特邀代表。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四十八天》、《南征北战》、《洛阳变迁》、《远征万里》、《革命摇篮井冈山》、《洪流滚滚》、《天翻地覆》、《忆征程》等。

  参考资料

  [1]

  贵州省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立同志逝世腾讯新闻(引用日期 2017-08-24)

  [2]

  贵州原省长李立在京病逝新闻中心(引用日期 2017-08-24)

  [3]

  李立 (1908~2006)中国作家网(引用日期 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