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陕西揭秘:“关中四大门”之谜!

  小编最早听到关中这个词

  还是在武林外传里

  吕秀才拿着关中大侠的牌子

  真是嘚瑟skr人

  再后来

  就听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当年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等人的约定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意思就是谁先打进关中

  谁就是扛把子!)

  为啥要给大家

  画这么大的饼呢?

  因为关中实在是

  太太太太难打了……

  “关”是一个很特别的概念

  同样作为古代的军事建筑

  “城堡”和“关”起到的作用

  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城堡大多数情况下

  只能保卫周边的领土

  而关却能守护身后的辽阔大地

  在古代

  攻打关隘

  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

  惨重的损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绕过关隘进行迂回包抄

  往往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对于想打进

  陕西关中的将领而言

  选择迂回战术基本不可能

  因为守护关中大地的

  不是某一座关隘

  而是四座!

  这四个坚固的关口

  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将关中大地牢牢围住

  就如同四个强大的守护神

  执着的保卫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陕西揭秘:“关中四大门”之谜!  千百年来

  让无数强兵悍将望而却步……

  举个例子:

  侵华日军在军事实力

  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也只能对关中望眼欲穿

  始终难越雷池一步

  下面小编就为老陕们

  详细介绍这四个

  默默守护了我们

  两千多年关口
陕西揭秘:“关中四大门”之谜!
  以及他们的历史吧!

  关中有四个大门:即东潼关(旧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共55623平方公里。

  曹操建潼关(旧函谷关)

  东汉末年,马超在潼关与曹操交战,虽然最后曹军胜利了,但是曹操输得很狼狈,既丢战袍又割胡子,伪装不成情急之下还用衣服下摆包住脑袋逃跑。曹操意识到防范的重要性,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设立潼关。潼关兴起之后,函谷关就因迁关、改道等原因逐渐废弛。

  古潼关位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这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大名关,都是历史上起到重要军事作用的著名关口,在历朝历代的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们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十大名关都以地势险要著称。其中,潼关又名冲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刘邦过散关

  另一头的散关亦称大散关,在宝鸡市境内,坐落在巍巍秦岭之中,连绵几百公里的大山横亘在巴蜀的周边。古人利用这条关道,开通了连结巴蜀与关中的陈仓道。这处险峻的兵家必争之地,扼南北交通要道,自古被称为“川陕咽喉”。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七十余次。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从这里经过。

  楚王困武关

  关中南大门叫武关,春秋时期设立。当时商洛一带为晋国疆域,为防楚国,在少习山构建关隘。战国时秦国占据少习山后改称为武关,指明将以武力讨伐东方诸国。武关扼居关中通往长江中游大道的要塞,秦未得武关,不可以制楚,足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因武关而得名的武关道,由长安东南溯灞河而上,过了秦岭,又沿丹水而下。

  李商隐作《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 :“莫叹万重山,君还我未还。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王维作《大散关》:“蜀门自此通,谷口望若合。日月互蔽亏,阴阳隐开阖……”。金戈铁马的战火早已熄灭,但爱国将士保家卫国精神永留千古。

  王维叹萧关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得过萧关。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关中西北方向的威胁主要来自陇西、河西及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主要是匈奴,隋唐时期主要是突厥、吐蕃,北宋时主要是西夏党项。萧关为关中抗击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

  萧关故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于陇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繁荣商贸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大诗人王维曾作《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其中提到的萧关,即说的是这里。

  还有什么和关中四大门

  有关的历史

  欢迎下方留言交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