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百名记者百村行:蓬溪县文井镇赵先村独家报道

  来源:遂宁日报-遂宁新闻网

  2020年11月20日 特别报道03版

  蓬溪县文井镇赵先村通过社会扶贫新模式推进精准扶贫

  昔日贫困村迸出发展新动力

  村名片

  蓬溪县文井镇赵先村位于文井镇西南部,距蓬溪县城18公里,距文井场镇7公里,属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辖6个组,幅员面积3.07平方公里,共有田917亩、土 1446亩、户籍人口425户131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20人)、劳动力678人、低保户26户27人、特困户12户12人。

  大事记

  ●2018年,引进蓬溪县吉星泰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村闲置土地200亩,投入2018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8万元;

  ●2018年,引进一带益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达2000余头,投入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万元、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万元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引进蓬溪县众智中药材种植公司,流转土地550亩,种植金丝皇菊、佛手、茱萸等,投入2018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5万元、2019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

  ●2018年,赵先村整村脱贫;

  ●2019年,整合近500万元,建立蓬溪县北部片区社会扶贫服务中心,解决贫困人员及当地老百姓务工就业5000人次。

  “村里引进了业主,搞起了养猪场,村民种魔芋、种南瓜,公路、水利都整得好,变化很大。”日前,站在产业基地的田埂上,蓬溪县文井镇赵先村70多岁的老村主任康年裕打开了话匣子。

  赵先村属于旱片死角、库区移民贫困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赵先村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通过社会扶贫新模式推进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发展产业,2019年实现全部脱贫,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迸发出发展新动力。

  赵先村的村民采摘金丝皇菊。刘昌松摄

  补齐短板发展产业

  康年裕所在的产业基地种着金丝皇菊和佛手,是众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的土地。2018年以前,这些土地还是撂荒地,零零散散地种着些粮食。

  “产业发展是全村的短板。”赵先村党支部书记王珀璟告诉记者,补短板,村里瞄准产业发力,2018年引进蓬溪县众智中药材种植公司,流转350亩土地,金丝皇菊、佛手、茱萸等中药材在赵先村的土地扎下了根。

  “采取集体经济入股、支付土地流转金、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入股、就业等多种方式联动,带动村民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中药材植物。”众智中药材合作社理事长唐学坦告诉记者,如此,贫困户土地闲置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提供的技术指导也让贫困户学会了科学种植。

  “企业产生带动作用,村民自己也在想办法。”王珀璟告诉记者,目前,村内已建设有蓬溪县吉星泰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带益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场、兴顺家庭养殖农场等多个种养合作社及个体家庭农场,发展起了优质水稻种植、生猪和肉牛养殖等产业。

  创新模式社会扶贫

  10月14日,天空中飘着小雨,赵先村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天,蓬溪县北部片区“10·17”扶贫日文井镇现场会暨直播带货活动在位于赵先村的蓬溪县北部片区社会扶贫服务中心举行。

  直播间内,主播们介绍着村里的特产,王珀璟也向网友带货,详细介绍产品生产加工流程、营养成分以及价格。不一会儿,直播限时秒杀的100单金丝皇菊被一抢而空。

  蓬溪县北部片区社会扶贫服务中心是蓬溪县委、县政府立足武引蓬船灌区、依托本之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的,而赵先村成为了中心的“主阵地”。

  在服务中心背后的车间内,村里的贫困户赵新明忙着按等级筛选金丝皇菊。“从2018年7月份我就开始在这里打工挣钱,每天上班8个小时,就跟在城里打工一样。”赵新明笑着告诉记者,对于这份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工作,他十分珍惜。

  除了在车间干活,村民还在基地里干些施肥、除草、下种苗等活。“村里有10多个贫困户在基地干活。”唐学坦介绍,“一个月干10多天,每人月均收入在700元左右。”

  集体经济盘活资源

  有了产业,有了扶贫模式,赵先村发展集体经济也有了底气。

  “今年村集体牵头组建起了一个合作社,依靠各项扶持资金的合理运作,积极探索推进合作社代耕模式。”王珀璟谈到,这样的模式解决村上撂荒闲置土地较多的问题,同时也推广了规模农业、生态农业,加快了赵先村农业现代化进程。

  今年,合作社代耕了50亩撂荒田,种植起了优质水稻,还种植了50亩蜜本南瓜和10亩魔芋,全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可达6万元。

  同时,村里还在易地搬迁点附近开垦烂荒田,因地制宜,新建屯水田80余亩,引进业主发展净水养鱼。

  “不缺吃不缺钱,本地就能挣钱,村民精神面貌比以前好,脸上笑容更多了。”初冬的太阳洒在佛手树上,暖在康年裕和基地里劳作的村民心里。
百名记者百村行:蓬溪县文井镇赵先村独家报道
  唐彪给蛋鸭喂食。刘昌松摄

  返乡创业记

  “未来的农村,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

  “对面那个两楼一底的小洋房就是唐光财家。”顺着村书记王珀璟手指的方向,车子慢慢驶到了唐光财家门口,彼时,一位年轻人正在给大约200只鸭子喂食。“真的没想到,曾经是贫困户的我家,如今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看着自己的新家,唐光财无限感慨。

  2014年,51岁的唐光财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唐光财家中5人,长子唐彪23岁,刚入社会,无一技之长,无收入;次女唐燕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并落下后遗症,长期瘫痪在床;16岁的三子唐黄江正在读书,家庭负担重,收入来源少。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作为长子的唐彪在2015年外出务工。

  经过几年的打拼,唐彪的眼界逐渐被打开,家乡开展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也不时传到他的耳朵里。乡村振兴,产业必行。唐彪看中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前景,2019年,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回到赵先村后,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帮扶干部共同的帮助下,唐彪申请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发展养殖蛋鸭、跑山鸡、淡水鱼等产业,全家还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2019年投入了6万余元,养殖了2000只鸭子,建设堰塘10余亩。”唐彪说,“未来的农村,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我希望早点富裕起来,发展更多更好的产业,带动周边百姓一起富裕。”对于未来,唐彪充满信心。

  扶贫人物志

  蓬溪县本之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蓬溪县众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学坦

  发展中药材产业荒山变金山

  “如今,金丝皇菊正处于丰收时期,荒山变成了金山。”日前,文井镇赵先村村民都说,家乡这几年发展太快了,硬化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还成立了蓬溪县北部片区社会扶贫服务中心,打工不用出远门,照顾家庭和经济增收两不误。

  究竟是什么促使昔日的穷山村变了样?蓬溪县本之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蓬溪县众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学坦给出了答案。

  毕业于南充外国语学校的唐学坦2009年入职四川蓬溪汇通药业有限公司。经过10余年的打拼,如今公司旗下的芯汇通大药房门店遍布蓬溪、辐射南充。农村出生的唐学坦,从2018年1月起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从最初接济贫困学生到深入乡村了解农村现状,再利用贫困村的闲置土地发展中药种植项目,竭尽全力助推脱贫攻坚。2018年,唐学坦投入200万元,成立蓬溪县本之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发展中药材,让赵先村开出幸福花,让贫困户走出幸福路。

  “2018年,他几乎都待在田间地头。开荒、翻耕、调形、机耕道修建、种苗栽培指导、施肥……这一待,就是整整260天。”公司员工王勇说,“公司的业务他都留在晚上处理,2018年,他掉了20斤肉,当时很多朋友和亲人都无法理解。”

  2019年,唐学坦再次投入500万元改建废弃建筑文井镇赵先村小学(原新明小学),建立2000余平方米的蓬溪县北部片区社会扶贫服务中心,设有就业扶贫车间,车间包括初选、清洗、烘干、食品包装、仓储等,长期吸纳3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每年支付务工工资20余万元,工人人均收入超6000元。如今,赵先村的金丝皇菊已经获得四川省扶贫商标并正式投放市场,真正做到了种植、加工、精品包装、销售一体化模式。

  目前,唐学坦已投入2000余万元在全县流转土地5000余亩,公司常年聘用务工人员400余人,带动贫困户843户2110人就业,年支付贫困人员保底分红款30余万元、土地流转金120余万元,支付务工工资200余万元,为贫困村与贫困户脱贫提供有利保障,村集体保底收入20余万元;为部分村集体每年创收超2万元,在家务农的贫困户务工收入、土地租金和保底分红年收益达5000元超过300户,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物访谈
百名记者百村行:蓬溪县文井镇赵先村独家报道
  建立扶贫机制巩固脱贫攻坚

  ——访蓬溪县文井镇党委书记罗小容

  记者:文井镇有省定贫困村1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559户3842人,脱贫攻坚任务重、责任大。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过程中,文井镇有哪些创新路径?

  罗小容:文井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镇村联动,全员参与,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党政正职管总、分管领导负责、班子成员包片、镇村干部包村、帮扶干部包户”工作体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高脱贫攻坚考核比重,构建镇村联动、齐抓共管格局,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二是坚持基础先行,多渠道争取资金项目,大力改善各村特别是贫困村的道路、水利、住房、电力、医疗等基础设施。三是坚持产业带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全域建园、村村入园、户户入社”产业扶贫思路,分片布局中药材、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稻虾蛙和畜禽养殖5大产业园区,发展家庭农场、专合组织68家。以赵先村为中心,建立北部片区社会扶贫中心,辐射周边12个贫困村流转土地5000亩建成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实现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土地流转收益、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务工收入等保障贫困户脱贫奔康。四是坚持智志双扶,创新开展一本宣传册、一个微信群、一张积分券、一堂感恩课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感恩教育活动,不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聚力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五是坚持巩固提升,认真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开展对标查短补短工作,探索建立相对扶贫机制,做到在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记者:文井镇如何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罗小容: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乡村振兴,文井镇将结合城乡融合发展,优先发展农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借助高峰山、蓬船灌区,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提升文井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展乡村经济,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全媒体记者刘春燕)

  记者手记

  小菊花铺满幸福路

  满眼金黄,空气里弥漫着菊花的淡香;一派繁忙,菊园中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是记者在赵先村采访时最直接的感受和体会。

  初冬时节,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文井镇赵先村成片的菊花地里,20多名菊农正忙着采摘菊花,一筐筐新鲜的菊花被陆续送往村里的北部片区社会扶贫服务中心扶贫车间加工。小小菊花承载着赵先村发展壮大的梦想,更为赵先村的百姓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赵先村,必定会在众人的齐心努力下变得更加美丽,充满无限的可能!

  (全媒体记者 李佳雯 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