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是历史上各族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并流传的一种简短带韵、格言警句式的民间文学。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其中许多谚语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而且饱含深刻的哲理性。它采用比兴的手法,用通俗易懂、浅显明白、音韵和谐、便于记忆的文学语言来诠释深奥枯燥、复杂抽象、难于理解的哲学理论。凉山彝族的民间谚语“尔比”(意为讲解道理)就具有这种特点,被称为“语言中的盐,文艺中的花”,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随口讲述和引用,有的还成为了过去奴隶社会时期和现代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影响深远。如果在哲学(乃至历史、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引入具有哲理性的民间谚语,不仅贴近学生实际(凉山地区的彝、汉等族学生都较熟悉这些谚语),简化哲学理论,浅化教学内容,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强化了哲学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想教育也寓于其中。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民谚是教学中的味精和胃液。
有这样一则谚语:
野猪不拱,石头不滚。石头不滚,野鸡不惊。
野鸡不惊,骏马不奔。骏马不奔,马鞍不损。
从“猪拱”到“鞍损”,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辩证因果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这样:秦始皇的暴政引起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使汉初统治者惧怕农民阶级的威力而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前因后果,互为因果。
如:“一个指头拾不起豆子”,反映了对立统一关系。又如:“没有不长树的山,没有完美的人”。“话过头伤人,饭过量伤胃”。说明了“两点论”、一分为二和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的观点。
如:马跑千里,起在第一步。山高凭石子,树高凭根子。
这里的“千里”和“第一步”的关系,“山”和“石子”的关系,都说明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哲学原理。
还有的谚语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如果死亡降临,再有多大神通的“毕摩”(凉山彝族的巫师)也无法抵挡;
如果没有粮食、牲畜,再有多大权威的“土司”(彝族大奴隶主)也不会久长。
这是用形式逻辑上“以其之矛,攻其之盾”的矛盾律武器,给予唯心主义的有神论、宿命论以辛辣的嘲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的“毕摩”与“死亡不存在”两者必有一假。而常识告诉人们:“人固有一死”是真理,那么“毕摩”的“神通、法力”就都是假的了。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更深刻的命题或驳论(二难推理):“上帝能否造一块连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与这条谚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土司残暴奴隶逃,婆婆残暴媳上吊。
扫帚残暴荞麦跳,山火残暴山花笑。
这首谚语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形象解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也充分体现了奴隶们对未来斗争充满了必胜信心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还有许多谚语可供大家品味、思考和运用:
参天大松树,来自小苗苗。雪山万丈高,来自小山包。
一切东西有差异,相同一件也难觅。
乌云遮不住太阳,冰雪压不死野草。
乌鸦洗不白,石头煮不熟;主子吃人的心肠改不了。
鸡蛋无裂缝,苍蝇不缠绕;大地不长草,蹄印无法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