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水汉沔,蜀魏互争;荆楚桂零,吴蜀攘夺;江淮之间,时吴时魏;遥领虚封,复淆视听”。
遥领和虚封亘古有之,并不是三国所独有的产物,高祖刘邦就以南越之地封以吴芮,但是彼时南越为赵佗所据,非大汉疆土。之所以要重点提到三国时期,是因为遥领虚封在三国时期极为盛行,对后世两晋南北朝都产生了影响。
遥领就是把本国的官员授予不属于本国的土地的地方长官,虚封则是指把不属于本国的土地当做封土分封给本国的王侯,可以说,遥领和虚封都是一种对非本国土地行使象征性的统治行为。
遥领和虚封
三国时期的遥领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遥领的对象是自己本国的臣子。比如公元221年的时候,刘备称帝,改元章武。章武元年,刘备任命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
州牧是汉代的地方长官,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分十三州部,每部设刺史一名,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到了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就把改刺史为州牧。东汉灵帝时,为了镇压黄巾军起义,再设州牧,使其成为掌一州之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咱们熟悉的刘备就“牧兼二州”,袁绍也担任过冀州牧,这些都等于割据政权。
所以马超领凉州牧,就是凉州的地方长官,张飞领司隶校尉,就是司隶地区的军事长官了。但是,咱们别忘了,刘备的蜀汉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拥有过凉州和司隶地区,这两个地方一直都是曹操或者说是曹魏的领土,而刘备集团或者说蜀汉政权在一直设有司隶长官,张飞之前担任蜀汉“司隶校尉”的是刘备本人,张飞之后是诸葛亮,这就是很明显的“遥领”了。同样的例子还有后来蜀汉大将魏延和姜维,他俩也都先后担任过蜀汉从未染指的凉州的刺史。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孙吴,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成都,把原来的益州牧刘璋迁到了荆州的公安。五年之后,吕蒙白衣渡江,袭杀关羽并占领荆州,刘璋又从刘备集团被转移到了孙权集团,此时吴蜀两国交恶,撕破脸的吴国拒不承认刘备益州牧的身份,把刘璋重新视为益州牧,刘璋死后,又以刘璋的儿子为益州刺史。吴国末代皇帝孙皓即位后,加封陆逊的儿子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此时蜀汉早已灭亡,益州也成了晋国的地盘。东吴之于益州和蜀汉之于凉州、司隶的情况一样,都是从其未曾染涉足过的疆土。
这种遥领在三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也被看做的“正规”的遥领。
第二种情况,遥领的对象就不是自己家的臣子了,而是外臣。先说一下什么是外臣,这是跟“内臣”相对应的这么一个概念。“内臣”就是直属皇帝的文武百官,别管你是中央大员还是地方县令,只要是归皇帝管,对皇帝负责,那就是内臣;而外臣,就是受到皇帝册封的周边少数民族首领或者是周边国家的君主,这类外臣只负责定期朝贡,而不参与国策的制定和国家的管理。
其实对于外臣的这种遥领更符合遥领的本意,因为外臣本来就不是属于自己的臣子,而遥领的地区,也不是属于本国的领域,把外地封给外人,正合适。
根据《吴书·孙权传》记载,东吴嘉禾元年,占据辽东的公孙渊派遣使者访问东吴,表示愿意向东吴称臣,并进献貂皮、良马。孙权非常高兴,给公孙渊加官进爵。什么官什么爵呢?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封燕王。听起来可是很了不起,又是州牧又是太守还封王的,可是您仔细瞧这四个地,哪个是江东地区啊?幽州、辽东、燕地,那原本就是人家公孙渊的地盘,不用你孙权封,也归人家管。拿人家的东西给人家,这买卖不亏。
有的朋友还说了,那不是还有青州牧呢吗?青州给他了,问题是青州是人家曹魏的地盘,孙权说给就给?他想给,先得问问魏明帝曹睿答应不答应。如此,孙权对于公孙渊,就是“遥领、虚授”。
还有在蜀汉的章武三年,刘备刚刚经历了伐吴战争的失败,病逝于白帝城。此次蜀汉益州郡的当地大族雍闿造反,派遣使者请求依附于东吴,吴国就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当时永昌是蜀汉领土,雍闿也并不是孙权的内臣,这个永昌太守就是很明显遥领性质。
其实孙权在称帝之前也受过类似的待遇。曹丕称帝后的黄初二年,称帝后的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准备发兵攻吴,孙权为了自保于是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曾经投降关羽的于禁等人送回北方以示友好。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而荆州、扬州、交州本来就是东吴的实力范围,这也是曹丕对孙权的一种“遥领”和“虚封”。
第三种情况和第一种类似,只不过在地区上有所不同。如果说第一种情况受封的地区是“敌占区”,那么第三种情况就是实力达不到的地区,也就是“三不管地带”。
比如东吴赤乌五年,孙权就打算出兵珠崖洲,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汉武帝时期,在海南岛上设立了珠崖和儋耳两个郡来进行管理,到了汉昭帝时期儋耳郡并入珠崖郡,到了汉元帝的时期,仅有的珠崖郡也被罢废,海南岛脱离了中央王朝成为了“三不管”地区。
孙权此番出兵,目的就是重新把海南岛划入中国的版图,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在出兵前,就任命了手下的聂友和陆凯为海南两郡的太守遥领两地;类似的还有蜀汉任命的越嶲太守,自打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之后,15年之后,蜀汉才恢复了真正意义上的统治,也就是说这15年,蜀汉任命的越嶲太守一直都属于遥领的状态。这种由于土著居民实力强大导致虽然该地区在本国所属疆域内,但是任命官员无法到任的情况,也属于遥领的一种形式。
由于存在大量的遥领和虚封,难免会出现不同国家有大量重复的官职。于是就有了两国由于交好而互相解除所领对方地区的官员的职务。比如孙权在称帝之后,跟蜀国按照盟约划分疆界,当时曹魏占有天下九州之地,两国厚着脸皮把九州平分了,把曹魏的地盘各取其四,其中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归吴国,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归蜀汉,还剩一个司州也以函谷关为界五五分成,把人家的领土都“云瓜分”了。
为了加强友好,蜀汉解除了本国交州刺史的职务(交州属吴国),而吴国也解除了本国兖州牧、冀州牧的职务(两地属曹魏,但是“云划分疆域”后属蜀汉)。
至于虚封,就更多了,除了之前提到的例子之外,刘备的两个儿子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西河王刘琮、安定王刘瑶、以及平襄侯姜维、济阳侯吴壹;还有孙吴方面,孙权的儿子南阳王孙和、琅邪王孙休、齐王孙奋等等,这些王国和侯国都属于虚封。
其实遥领和虚封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土地属于本国,臣子也是内臣,但是受任命的官员不去当地就职。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魏王曹操就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荣宠,酬赏有功之臣,这种遥领和虚封虽然和之前提到的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本文不进行讨论。
意义
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孙吴,尤其是蜀汉和孙吴,遥领和虚封的情况非常多,难道这仅仅就是为了YY那些不属于本国的领土吗?
其实不然。遥领和虚封跟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政治宣传上的虚张声势之外,其本质是在于对自身政权正统地位的肯定以及表明自己不弃大汉旧土的决心。
就魏蜀吴来说,曹魏占据地广人众的北方大部分疆土,曹操“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曹丕又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地理上都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反观偏安一隅的蜀汉和孙吴,就只能从别处找点自信。西蜀刘备,地狭人稀,但是“托以帝室之胄”,打出了“兴复汉室”的旗号,以汉家正统自居。而孙权,虽然“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但是缺乏政治资本,故联合刘备“共讨汉贼”,树立了自己的正面形象。
为了对抗来自北方的强大威胁,吴汉(蜀汉)两国只能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措施。而遥领和虚封,也正是蜀汉和东吴在这种国策和心理下产生的特殊政治制度,用来弥补自身地理疆域和政治地位上的劣势。除此之外,分封外臣还能达到军事分化,远交近攻的目的,而赏赐内臣也可以在笼络人心,激励将士等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曹魏之所以也有遥领和虚封,而是显示了其一统天下的决心和对蜀汉、孙吴两个“割据政权”的否定。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了蜀汉灭亡之后,当时晋王司马昭已经把天下看做是囊中之物,于是在灭蜀之后,又任命了一批官员遥领尚未平定的东吴领地。
结语
之后偏安一隅的东晋以及后来相互对立的南北朝,也由于正统问题和复杂的胡汉政治、民族问题出现了遥领和虚封情况,东晋对于被少数民族占领的大片领土,仍然任命官员以遥领之,其同样具有表明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展示自己正统地位的心理安慰作用。
这种情况甚至在近代也曾出现,1949年国民党政权兵败如山倒,丧失大陆大片领土,不得不退守台湾偏安东南,但是身居海外孤岛的“民国政府”依旧推举大陆各省“主席”,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遥领和虚封。
综上所述,三国以及两晋时期的遥领和虚封,表面上看只是象征性的统治,但是其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在中国历史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康家华
参考资料:《中国历史地理》 《资治通鉴》 《三国志》 《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研究》) 《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