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湛江粤西方言,雷州黎海话,一脉相承?

  大家知道,我的母语是雷州话,民间又称为黎话,这是一种神奇的方言。说它神奇,原因有三:一是黎话源自正宗古汉语,跟少数民族黎族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有些人却认为它是黎族的语言;二是这种话的叫法有争议,湛江这边说是雷州话,但茂名电白、广西北海、海南北部等地却称为黎话,不认可雷州话;三是湛江及周边位于粤西,离福建比广州远得多,偏偏这黎话还是闽南语系的一支。

  每每说起我的母语到底叫什么名字时,争议就很多,有时朋友之间还会因此发生辩论。我们遂溪这边及麻章、徐闻民间都说是黎话,然而雷州人似乎并不认可这个称谓。

  其实“雷州话”的定义本无可厚非。这个“雷州”不仅是指现在的县级市雷州,而是指古时候的雷州府。雷州府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深远,辖境包括今湛江市区、雷州、遂溪、徐闻等市县地。而现在的雷州市实为海康县。所以“雷州话”也就是雷州府所辖地区讲的话。

  位于湛江雷州的雷州府城门遗迹

  然而,跳出湛江,放眼全国,黎话这个名称应用范围更广。湛江、茂名、阳江、海南、广西沿海等地的闽南语分支方言,民间都普遍称之为黎话。

  那么,为什么这种闽南语方言被称为“黎话”呢?之前又是叫什么名字呢?

  由于祖宗没交待,也不知当时的情景,所以原因只能推测。“黎话”的叫法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为人知,但据明朝万历年代的《雷州府志》记载,当时雷州话叫做“东话”或“客话”。“东”,指出了东边的福建为这种语言的来源;“客”,指出了福建人迁移到雷州半岛的历史,都比较好理解。

  民国三十五年(1946)《电白新志稿》将电白方言分为海语系、客语系及越语系三类,黎话归为海语系,不单列;2000年版《电白县志》将县内的方言分为雷话、涯话、白话等11种,其中雷话分为黎话、东话两种;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旧时正话研究》将电白方言分为闽语、客家话(即涯话)、粤语及正话四大类,其中又将闽语分为黎话、海话两种。从茂名电白的史料来看,黎话只是一个分支,与现在的大范围统称的“黎话”又有不同。

  而湛江雷州人普遍对黎话这种称谓比较排斥,因为在雷州话中“黎”字比较贬义,比如“黎仔”是指以前在乡下捡破烂为生,不会说雷州话的人,又称“乞丐公”;比如“鲁讲话黎黎”, 意思是说“你说的话不标准”。

  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讲白话或吴川话的人,又偏偏把讲雷州话人群称为“黎佬”、“黎仔”,更难听一点的叫“黎鬼”。过去,湛江有一些无知的人,还一口咬定我们讲的是少数民族的语言。上一辈人因语言产生的隔阂与误会不少(自觉划分为“吴川圈”与“雷州圈”),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好多了,相互之间合作、交友、结婚的越来越多。比如我虽然是“黎仔”,但我老婆是吴川妹,相处得都不错的。

  黎话人群是怎样来的呢?史料记载迁徙的来源有这几个:一是在宋徽宗年间(1101-1125年)至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因中原战乱,加之福建人多地少,大批汉民从福建的莆田、晋江、闽县、福州、汀州等地和广东的东北部地区大量迁入;二是到高、雷、廉、琼等州县任职的官员退职后,在此定居的(包括战乱回不去的);三是明清时期海防驻军官兵的后裔(如茂名电白的神电卫、湛江通明村的白鸽寨水师等);四是到此经商贸易的商贾人留居的。

湛江粤西方言,雷州黎海话,一脉相承?  在这里提一下,湛江普遍一条村只有少量几个姓甚至一个姓,而通明村一条村有几十个姓,就是因为村民是来自不同姓氏的水兵后代,所以才拥有如此多的姓氏,这一点也佐证了海防驻军官兵后裔落户雷州半岛的史实。

  湛江通明村年例再现水师风采

  关于粤西的这条闽南语分支为何叫做“黎话”,我归纳了民间传说的三种理由,跟大家探讨一下。

  一是说“黎话”是“雷州话”的同音,也就是“雷话”。这种说法是可能的,对于雷州半岛以外的人来说,“雷州话”这三个字似乎本身没有意义。但不排除雷州府的人流出,将雷州话带到外地,所以简称为“雷话”。

  二是说“黎话”是“来话”的谐音。在广府语系中,“黎”跟“来”发音类似。高州文化受广府影响较大,高州府历史和影响力从整体来看,又比雷州府更加久远(从冼夫人时代算起),而雷州府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主要是宋明时期。原住的高州府人则将这些外来人口说的话称为“来话”,即外面来的话,非本土的话。

  三是“黎话”与“涯话”对应。大家知道,涯话本是客家话,如果不知道来历,只听到人家说话发音“涯涯”音比较多,就抛开客家话的渊源历史,简单粗暴地称人家为“涯话“。那么“黎话”在某些人耳中,就是“鲁鲁(你)”音比较多,发音中好像舌头比较大的样子,边音比较多。以讹传讹,就从“鲁话”演变为“黎话”了。

  最后说一下“海话”。闽南语系的“海话”主要分布在茂名市电白区西部的电城镇、旦场镇、麻岗镇、树仔镇、岭门镇、马踏镇和阳江市阳西县的儒洞镇、沙扒镇书村、上洋镇福湖、下洋,营仔镇等地区。

  这些村镇的移民同样是来自福建,为躲元军追杀和山匪,迁徙路线主要是海上,因此“海话”就很好理解了。而在史料记载中,海话又称鲁话,就如上文所说,黎话中“鲁(你)”这个词用量很大。

  茂名电白的海话,跟湛江的雷州话(黎话)、海南省北部地区的海南话相近、在发音上略有不同。黎话与海话,与闽南地区(漳州、厦门、泉州)的闽南话、台湾地区的台语甚至潮汕地区的潮汕话同出一脉,都属于闽南语系的分支。

  从海上来的话称之为“海话”

  作为闽南语的分支,在广东潮州、汕头则叫潮州话(潮汕话),在海陆丰叫学老话。我以前发布的黎话视频中,有不少潮汕朋友说能听懂一些。

  而廉江也有一种“海话”。这种“廉江海话”与电白的“海话”不同,语言专家认为其不属闽南语系。《石城(廉江)县志》又称之为“海獠话”。它主要分布于廉江西部沿海车板镇的名教、陆地、南垌、多浪、车板圩附近以及高桥镇的德耀、红寨、营仔镇的下洋村等。廉江海话的语音比较接近廉江白话的语音,如果讲廉江海话的人讲书面语言,讲廉江白话的人大致能听懂。与之对应的还有一种话叫做“地獠话”,主要分布在廉江石城镇的那良村、吉水镇的梧村垌、那楼寨等乡村。

  廉江也有少量闽南语系的黎话人群,主要分布于横山、河堤、龙湾三个镇,新民镇大部份居民讲黎话,营仔、新华、良垌、石城镇的部份居民也讲黎话。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员的流动,雷州话、黎话、海话等闽南语系受外来影响越来越大。由于本身地处不发达地区,又属广东,之前被白话冲击和融入最大,现在普通话的势头也很猛。部分黎话已经被外来语同化,使得我们80后90后一代讲的黎话越来越不正。

  其实,黎话人群一直以来在湛江地区是最多的。且不说雷州府时期基本都讲黎话,从广州湾时期算起,过去在湛江的讲黎人群也高达70%以上,但令人可惜的是,现在讲黎人数越来越少,日常使用黎话的湛江人群估计不超过40%。

  红色为湛江的雷州话片区

湛江粤西方言,雷州黎海话,一脉相承?  以我为例,我家兄弟几个都会讲黎,但又会讲白,也就是大家笑话的“土白话”。我外家是吴川人,由于我工作很忙,孩子就放外家带,现在讲一口白话,我的母语则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飞鸟哥也是讲黎的,但老婆是广西容县人讲白话,儿子也只会白话和普通话。现飞鸟哥儿子在广州工作,今后也打算在广州定居,下一代讲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

  虽然现在雷州话、黎话、海话的叫法存在着很多争议,但也许在一百多年后,这种方言将彻底消失,甚至连一本字典都可能无法留下。而我们现在这个方言混乱的时代,只能成为一段有趣的历史,供后人一笑罢了。对于雷州话(黎话)的方言危机,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