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神威武器,震撼天下!

  提起刀,人们的耳边就会响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雄壮的歌声。千百年来,刀这种兵器在战场上被广泛使用。

  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石头、蚌壳、骨头制成石刀、蚌刀、骨刀,用以猎取野兽,并防止被野兽伤害。在石器时代后期,又出现了长约30厘米,厚不过1.1厘米的多孔石刀。多孔石刀一般是在一个长边开有刃,另一边的刀背却非常平直,在靠近刀背的地方又开有一排共7个整齐的圆孔,用于穿绳绑扎。在安徽潜山出土的一件7孔石刀上,7个孔整齐地排成一条直线。而南京出土的一件7孔石刀上,7个孔以弧形排列在刀背处。考古学家认为,7孔石刀安装有长木柄,即在长柄的一端竖直开有一个和刀背截面差不多的深槽,将刀背插入,露出7孔,然后可以用麻绳、皮条等穿孔绑扎系牢。在安徽潜山,还出土了一件长111.5厘米、刀身宽3厘米、厚1厘米的13孔石刀,不过,这种13孔石刀非常罕见。

  长刀就是指安装有长柄的刀,是在短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刀由于直背直刃,柄长刀利,砍杀有力,很适合用于各种战斗场合,历来为兵家推崇。三国时期,大将关羽使用重达82斤的“青龙堰月刀”(又叫冷艳锯)厮杀一生,留下千古美名,以至今天人们仍常常会提起“关公耍大刀”的故事。三国时期还有很多很多名将使用大刀,如曹真的部将王双使的是60斤重的大刀,孔坚则持古锭刀,骑古锭马。此外,黄忠、韩当等猛将也都曾横刀纵马,血战沙场。

  刀的崛起是与剑的衰落联系在一起的。秦汉时期,骑兵成为作战的主力,单纯的刺扎兵器已经不足以发挥效力,于是,擅长劈砍的长刀被广泛采用。

  当时,长刀的砍杀威力很大。《前汉演义》中曾这样描写道:“秦将章邯袭劫楚营,项梁觅路逃生。章邯金盔铁甲跃马舞刀,锋刃所及,血肉横飞。项梁身着常服,执一把短剑,仓皇出逃,逃出大营。二人狭路相逢,一个长刀猛劈,气焰逼人,一个短剑难支,心胆俱寒。”

神威武器,震撼天下!

  汉朝,冶铁技术已有相当的发展,制刀技艺日渐精湛,那时曾先后炼制出30炼、50炼乃至100炼的钢刀。东汉末年,文人陈琳在他写的《武库赋》中称颂恺甲的精美说:“恺则东胡胭巩,百炼精刚。”从此,“百炼成钢”这一成语便流行于我国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之中,用以比喻那些久经锻炼、非常坚强,最终成才的人。

  “’百炼成钢”中的炼是指将刀环反复折叠锻打的次数,反复次数越多,钢刀的坚韧性越好。追溯中国古代百炼钢的历史,至少可以早到战国晚期。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发现的战国晚期的钢铁兵器中,经检验有些就是以块炼铁为原料,在炭火中加热后添加碳,多次折叠锻打而成的。

  到西汉时期,这种反复加热锻打的工艺日趋成熟。通过对从河北满城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钢铁兵器进行检查,可以看出这些钢件的质量比燕下都的出土物有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减少了含碳不均匀的分层现象,夹杂物的尺寸和数量也有所减少,因此钢的组织细密,成分均匀。部分兵器的刃部还采用了局部淬火技术,使刃部坚硬锋利。应用刃部局部淬火制成的钢刀,刀刃坚硬而脊背较柔韧,刚柔结合,锋利而不易脆折。不但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而且降低了折损率,从整体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美中不足的是以块炼铁反复加热添碳锻打的工艺,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真可谓“千锤百炼”,费时费工。

  据说汉代一位最著名的制刀能手阮师,以他的技能连续劳作3年,才制成1770口刀,平均每天制刀不到两口。由于过度劳累,结果双目失明。为了改变炼钢生产效率低、炼钢发展受到限制的被动局面,人们努力探求利用可以大量生产的生铁,使它变得具有可锻性能的新方法。大约到东汉时期,一种以生铁为原料的崭新的炼钢技术已经成熟,并用于制作兵器。

  这项新的炼钢技术被称为“炒钢”,就是把生铁加热到熔化或基本熔化以后,在熔池中加以搅拌,借助于空气中的氧把生铁中所含的碳氧化掉。在山东临沂苍山曾出土一把东汉年间制作的30炼环首钢刀,为我们提供了时代较早的“炒钢”制品。这把刀全长111.5厘米,在刀背上有保存完好的错金铭文,共18字:“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份谏大刀吉羊宜子孙”。清楚地表明这把刀制作于东汉安帝永初六年,即公元112年,距今已1800多年。经过检验,钢的组织均匀,含碳量适中,约为0.6%-0.7%,夹杂物细小,刃口经淬火,相当锋利。由于表面氧化层不像块炼铁那样容易剥落,整个刀的抗腐蚀性能也有所提高。

  工艺先进的用“炒钢”制成的百炼钢应用于兵器制作,解决了原来以块炼铁渗碳制钢费工费时的难题,从而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刀剑的质量。到战争频繁的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的统治者都极注意制作各种百炼钢利器。例如魏武帝曹操早年就曾与工师共作“卑手刀”,准备起兵时装备部队。后来,他令手下人制作“百辟刀”,分赠他的儿子们。他在《内诫令》中称其为“百炼利器,以辟不祥”,表明这是以百炼钢制成的宝刀。曹操的儿子曹丕(魏文帝)还曾作《宝刀赋》,用生动的文字描述了百炼钢制刀的生产情景。在江南的吴国,吴大帝孙权也极其注重刀剑的制作,据梁陶弘景《刀剑录》所记,孙权曾在“黄武五年(226年)采武昌山钢铁作十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钢越炭作之,上有大吴篆字。”一次制作多达万口钢刀,自然是用于装备部队。至于蜀汉的诸葛亮,更是注重钢刀的制作,因而流传有“蒲元神刀”的故事。据《太平御览》所引的(蒲元传》记载,蜀相诸葛亮曾请蒲元造刀,蒲元就在斜谷地方开工制作,“熔金造器,特异常法”。刀制作时需要淬火,蒲元认为“汉水钝弱,不任淬火”,叫人去蜀江取水,因为“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不料派去成都取水的人,归途中将水器弄倒,只得取八升涪水补了进去。蒲元将送来的水用于钢刀淬火,马上发现有问题,“乃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犹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云:‘杂八升,何故言不?’取水者方叩头首服。”这个故事将蒲元说得过于神奇,自然有不少夸张的成分,但透过其神奇的色彩反映出的事实,可说明三国时期淬火技术更向成熟发展,且已能鉴别不同江河的水质及其对淬火效能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长刀已成为骑兵的重要武器。此时的长刀不仅制作工艺精细,而且装饰非常考究,刀上饰有各种鸟兽的形象,并且取有各种名字。

  唐代长刀又叫“陌刀”,这种刀两面有刃,通长1丈(唐代1丈约合现在的3.1米),重15斤。据《唐书·李嗣业传》记载,陌刀是骑兵、步兵的主要兵器,唐代军队中还专门组建了使用陌刀的陌刀队。并任命了专职的陌刀将,专门指挥陌刀队作战。据说大将李嗣业就善使陌刀,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披靡。

  隋唐以后,一种新的冶铁技术—灌钢法诞生了,并且很快就取代了百炼法,使刀刃的加工制作更加锋利。

  到了宋代,长刀的形制获得进一步的改进,由狭直的长条方刀头变成了前锐后斜的形状。当时,步兵使用的长刀被称为“朴刀”,刀柄比大刀短,需双手使用。《水浒》中的三员步兵头领—刘唐、宋全、雷横使用的就是朴刀。

  到了明代,由于在抗楼斗争中缴获了一些日本战刀,我国古代兵器专家便充分吸收了日本战刀的优点,将我国过去的长刀以长杆短刃为主改良成以短杆长刃为主。短杆长刃的优点是明显的,在战场上杀伤效能能够大大提高。这种短杆长刀刃部长5尺(明代1尺约合现在32厘米),柄长1尺5寸,重2斤8两,需双手握柄、猛烈劈砍。用此刀可一刀砍断敌长兵器的木柄,甚至能拦腰截断敌人躯体。此外,明代还保留了大量旧式长刀。有一种钩镰刀,刀脊背上突出一个大钩,是一种可钩可砍的两用兵器。

  到了清代,长刀又有了新的分类,人们将长柄短刃的刀称为“大刀”,而将短柄长刃的刀称为“长刀”。著名的“大刀王五”使用的刀就是长柄短刃的“大刀”。当时长柄“大刀”使用较为广泛,主要有3种类型:①刀背呈大波折形,凸起3个波峰,刀体重三四十斤,这种刀多用于武生练习;②刀背有四五个小波折,大钩形,刀体轻,刀上端向外曲屈,呈三角形,并有一钩向前伸出,此为军队广泛装备的实战用刀;③平刃大刀,此刀主要用于山地作战。

神威武器,震撼天下!

  尽管明清时代火器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长刀仍是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兵器。不过,随着战争形式的演变,长刀的形制日渐发展得实用、单一。

  这以后,长刀一直没有完全脱离战场。直到今天,一些国家的军队里仍装备有长刀这种武器。

  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国家及印度、波斯的刀与中国刀在形制上有显著的不同。欧洲各国短刀、长刀均较少使用,而是以用剑为主。但是,在阿拉伯国家和其他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及日本、土耳其等国则常使用刀这也许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