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揭秘夷字之谜:古汉字探秘之旅

深入了解“夷”字的起源与演变

“夷”字的起源与发展

带有“夷”字的词语繁多,如“匪夷所思”、“化险为夷”等。那么,“夷”字究竟有何含义?它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夷”(拼音:yí)是现代汉语中的次常用字,最早见于金文。从字形上看,它由“大”和“弓”组成。本义为讨平、平定,引申为除去、诛灭等义。此外,由于古代东方部族善于使用弓箭,因此“夷”也代指东方部族。

“夷”字的象形特点

据传,古代骨刻文的“夷”字是一个背着弓的人,弓可能有一个枝杈,用这个枝杈将弓背在肩上。甲骨文、金文中的“夷”字均为象形字,图形都是人与弓、矢的组合,实际意思是“背弓带箭之人”。字根为“人”,因此上古也读“人”或“仁”。

“夷”字的多种含义

揭秘夷字之谜:古汉字探秘之旅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提到:“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 清朝朱骏声《说文解字通训定声》中也提到:“东方夷人好战好猎,故字从大持弓,会意。大,人也。” 这说明“夷”字的本义是持弓之人。

以下是“夷”字的几种含义:

1. “夷”的本义是“东方之人”、“东方之族”、“东方之地”;

2. “夷”与弓有某种联系;

3. “夷”有被称作“仁”的风俗;

4. “夷”与解廌(即解豸)兽有关,该兽又与诉讼和司(伺)杀有某种联系;

5. 孔子曾向往夷地,似乎披露了他内心隐藏的东夷情节。

“夷”字的历史影响

《说文解字》中提到:“夷,平也。” 《逸周书·明堂》记载:“是以周公相武王伐纣,夷定天下。” 这说明周公旦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平定天下。

在甲骨文中,这个字很大可能就是指夷国,夷国是后羿封的,商代以前就存在。后羿代夏后少康复国清算了寒促一家,但夷国应该存留了下来。夏被商推翻后,夏王族向南北方向逃亡,商人也没有能够占领原来夏人控制的山东地区,这样山东地区就形成了权力空白。夷国很可能趁此机会壮大了起来,发展到了山东全境,成了可以和殷商抗衡的国家,这就是东夷的来历。

“夷”字在历史中的地位

东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载者。早期东夷是华夏族的族源之一。考古上,东夷文化发源于泰沂山区,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

“夷”字在晚清时期的使用

晚清时期,人们开始用“夷”称呼外国人,但并没有任何“侮辱性”的意思。英国在跟清朝签订条约时,看了起草的条约后非常不高兴,他们在阅读了英文版的条约后,愤怒地找到清朝,说“夷”这个字是对他们的侮辱,强烈要求改掉。

原来翻译官在翻译时,将“夷”翻译成了“barbarian”,是“野蛮人”的意思,严格来说,汉字是有这个意思,翻译得并没有错。当时清朝使用这个字时,只当它是一种地理概念,是一种籍贯,就是“外国人”的意思。后来清朝就用“洋”这个字来称呼外国人,比如“洋人”、“洋奶粉”,这个词到现在还在用。